航运动态信息周报2021093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9 月3 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3097.58 点,较上期上涨0.6%.其中,欧洲航线报收5305.97 点,
下跌0.9%;地中海航线报收5706.33 点,下跌2.3%;美东航线报收2289.71 点,下跌5.9%;美西航线报收2319.37 点,
上涨10.5%;日本航线报收934.02点,上涨0.5%。
沿海散货:9月3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307.46点,较上期上涨3.1%。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
万DWT)煤炭运价68.4元/吨,上涨5.6%;秦皇岛至上海(4~5万DWT)煤炭运价47.8元/吨,上涨6.0%。
远东干散货:9月2日,远东干散货综合指数报收2580.42点,较上期下跌2.8%,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33.891
美元/吨,下跌5.9%;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3.852美元/吨,下跌8.4%。
进口原油:9月2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542.65点,较上期上涨3.8%。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
运价(CT1)报WS33.17,上涨4.5%;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34.10,上涨3.0%。
国际市场:9月2 日,BDI 为4001 点,较上期下跌4.6%;BDTI 为617 点,上涨2.2%。
受德尔塔等多种新冠变异毒株流行影响,全球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国内疫情形势好转,部分港口解封,出口货量随
着拥堵缓解逐步回升。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继续保持高位,综合指数稳中向好。9 月3 日,上海航运交
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4502.65 点。
欧洲航线,欧洲多国新冠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各类物资需求量大,运输需求总体保持高位。航线运力总体变化不
大,但部分欧洲港口拥堵情况依旧严重。本周,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接近满载水平,市场行情总体平稳。地中海
航线,运输需求稳定向好,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接近满载。北美航线,随着德尔塔毒株肆虐,美国每日新增新冠
病例数保持在17万例以上,市场对防疫等各类物资的运输需求持续保持高位。新冠疫情导致集装箱滞压、运输周转不畅
以及港口拥堵等情况仍然十分严重。本周,上海港美西、美东航线的平均舱位利用率基本保持满载水平,航线运价走势
良好。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运输市场货量回升,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下跌,出口成分指数、进口成分
指数均有下跌。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地区运价微跌,东南地区运价下跌,北方地区运价与上期基本持平,出口成分指数
小幅下跌。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地区运价微跌,东南地区运价有较大幅度下跌,北方地区运价上升,进口成分指数下跌。
本周,在沿海地区气温回升以及煤炭供应趋紧等因素影响下,运输需求向好,大船供给紧张,沿海散货运价上涨。9 月
3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307.46 点,较上周上涨 3.1%。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本周,华南、华东以及进江等区域均迎来高温天气,民用电需求提升明显。加上迎峰度夏结束,前
期因高峰限电减少的工业用电需求也在持续转好,民用电、工业用电均有所回暖,电厂日耗煤量攀升至较高水平。部分电厂
库存紧张,采购需求释放,尤其华南地区电厂因进口煤缩减,采购较为迫切。煤炭价格方面:南方迎来“秋老虎”天气,民用
电需求提升,加上工业用电需求回暖,电厂库存降至较低水平,采购需求强烈。然而供给方面,由于月底管票紧张,叠加安
检趋严,产能释放低于预期。北方环渤海港口煤炭调入不及调出,港口煤炭资源紧张。煤炭价格表现强势。运价走势方面:
进入9 月份,气温出乎预料升高,带动沿海地区煤炭需求释放。除了原本表现较为强势的华南地区,进江以及华东地区电厂
采购需求本周也有一定程度改善。然而,外贸航线运价近期上涨明显,不少兼营船舶流入外贸航线,使得国内货多船少,尤
其巴拿马型船供给持续紧张,船东积极挺价,沿海煤炭运价迎来较好涨幅。
本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总体活跃度一般,各船型运价走势各异,海岬型船市场高位回调,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高
位小幅波动,缺乏再涨动力。远东干散货指数在海岬型船下调的影响下有所回落。9月2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
货指数(FDI)综合指数为2580.42 点,运价指数为1810.95 点,租金指数为3734.64 点,较上周四分别下跌2.8%、2.6%和2.9%。
海岬型船市场明显回调。太平洋市场,周初英国假期,市场表现安静,运价高位小幅波动。周二开始,太平洋市场货盘一
般,且随着前期压港运力逐渐释放,市场可用运力增加,且FFA 远期合约价格下跌,太平洋市场运价快速回落。临近周末,
太平洋市场止跌企稳。9月2日,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3.852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8.4%。远程矿航线,继
上周运价创新高后,本周货盘一般,运价高位回调。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33.891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5.9%。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和精炼油库存降幅超预期,
汽油库存增幅超预期。本周美国墨西哥湾地区遭受艾达飓风袭击,艾达飓风过后,墨西哥湾仍有近94%的原油产能关闭,使
得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原油库存跌至2020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为油价提供看涨信号。OPEC+周三同意逐步增加石油产量的
现有政策,并上调了2022年的需求预期。本周油价小幅上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周四报72.98美元/桶,较8 月26日上涨2.43%。
全球原油运输市场VLCC型油轮运价小幅回暖,苏伊士型油轮运价小幅下跌,阿芙拉型油轮运价小幅波动。
中国进口VLCC运输市场运价小幅反弹。9月2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542.65 点,
较8月26日上涨3.81%。本周市场上半周相对安静,临近周末中东和西非集中出货,并且燃料油价格一直较高,船东集体推动市
场。目前中东中旬的货盘已经放出过半,船位依旧充足,租家不断测试船东底线,但以现有货量来看并不足以推动市场明显上行,
运价小幅反弹。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33.17,较8月26日上涨4.5%,CT1 的5日平均为
WS32.25, 较8月26日上涨2.0%,TCE平均-0.3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34.10,上涨
3.0%,平均为WS33.57,TCE平均0.1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新修订《海上交通安全法》9月1日施行
新修订的《海上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海安法)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海安法的实施,将构建我国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新
体系,对提升海上安全保障能力、保障资源通道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安法是我国海运
领域的基础性法律,确立了海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本次修订是自1983年颁布以来的首次全面修订。新海安法共10章122条,
重点从事前制度防范、事中事后加强监管、强化应急处置等方面完善制度设计,主要修订内容涉及优化海上交通条件、规范海上
交通行为、严控行政许可事项、完善海上搜救机制等方面,并强化了责任追究,还从船舶登记、船舶检验、航行安全、船员保障、
防治污染等方面全面、系统履行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海事公约义务。为贯彻实施新海安法,交通运输部已完成《海事行政许可
条件规定》《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船舶引航管理规定》等5
件配套规章的修订,9月1日起与海安法同步施行。
国家发改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按照经济、高效、便捷、绿色、
安全的要求,提出到2025年,实现东中西三条通路持续强化,通道、港口和物流枢纽运营更加高效,对沿线经济和产业发展带动
作用明显增强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包括:一是主通道畅通高效。以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为补充的干线运输能力大幅提升,铁
海联运集装箱运量达到50万TEU,跨境铁路班列达到2000列。二是港航能力显著增强。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
枢纽港设施功能、服务配套全面完善。新增国际航线10条以上。北部湾港、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000万TEU、500万TEU,
其中外贸箱吞吐量分别达到200万TEU、100万TEU。三是通道经济初具规模。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高效运行,区域统一大市场初
步建立,多式联运“一单制”取得新进展,通关便利化水平和物流效率大幅提升。
上港集团投建运营以色列海法新港正式开港
以色列当地时间9月1日,上港集团投资建设及运营的以色列海法新港正式开港,这是我国企业首次向发达国家输出“智慧港口”
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港口建设工程自2018年正式启动,计划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已建成。一期码头岸线长度805.5米,年设计
吞吐量为106万TEU;二期码头岸线长度715.7米,年设计吞吐量为80万TEU。 上港集团以色列海法新港是以色列60年来的首个新码
头,也是迄今为止地中海沿岸最先进、最绿色、建设速度最快和成本最节省的码头,将给海法港乃至整个以色列港口行业带来重大
提升。
腾讯与招商港口成立联合实验室 打造“智慧港口”
8月30日,招商局港口集团与腾讯签署合作协定,双方将联合成立创新联合实验室,共同推动港口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数位化。
未来,双方将针对资源分散、运行效率低、数位化程度低等行业难题,共同开发集卡、物流、贸易等数位助手,为港口、物流、贸
易商、终端消费等生态圈相关方提供智慧物流、智慧贸易、智慧零售、数位金融等数位化服务,建立多方共赢的港航流量经济。双
方还将依托招商港口的港口网路和业务场景,结合腾讯在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数位孪生、人工智慧等方面的优势技术能力,围
绕无人集卡、港口数位孪生及模拟推演、作业智慧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港口科技高地,并将成果转化输出,助力港口生态圈
完成智慧化升级。
广州南沙港区喜迎两条外贸新航线
近日,广州港南沙港区传来新航线挂靠喜讯,锦江航运日本航线、中谷海运海防航线 CV2首航,为客户提供更多日本、越南直航
服务。8月24日,班轮“通爵(MILD JAZZ)”成功挂靠南沙港区一期码头,这是由锦江航运运营的日本航线首航南沙港区。此航线
投入3艘1100TEU 集装箱船,周一靠泊南沙,挂靠港序为东京、横滨、太仓、上 海、厦门、香港、海防、南沙、香港、上海、太仓、
东京。8月28日,“新海绣”轮靠泊南沙三期码头,中谷海运华南首条外贸航线——海防航线CV2成功开通。该航线投入一艘529TEU
船舶周班运营,挂靠港序为南沙、蛇口、海防、南沙。
上海海关与鹿特丹海关试水跨境贸易链数据交换
上海海关与荷兰海关之间的关际合作,在两地相关数据安全法规框架内,上海海关与鹿特丹海关试水跨境贸易链数据交换等务实
合作,旨在加强海关安全准入风险防控,保障货物供应链安全与便利。截至今年7月,鹿特丹港与上海港之间已有84条供应链通过了
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安全评估,大量从事中荷乃至中欧贸易的企业从中受益。今年,从鹿特丹港出发的钢铁制品、汽车配件、仪器设
备等海运商品进入上海港后,通关时间比上海港进口商品平均通关时间压缩近20%。
美国西海岸港口拥堵加剧
美国港口拥堵问题持续恶化,目前美国西海岸有多达44艘集装箱船排队等待停泊位置,突破2月初的历史纪录,平均等待时间进一
步拉长。据彭博社报道,全球航运供应链持续混乱,随着美国购物旺季即将来临,截至8月27日,美国加州洛杉矶港和长堤港已经有44
艘集装箱船滞留,数量超越2月初40艘的历史纪录水平,洛杉矶港的平均等待时间也从8月中旬的6.2天增加至7.6天。与此同时,港口
拥堵也影响到了美国内陆交通运输,导致许多集装箱货物无法高效地进入物流中心及仓库。造成这种状况的部份原因来自劳动力短缺,
此外也有企业正赶在年底假期前囤货的因素在内,8、9月是货品赶在10月黄金周前从中国出口的关键月份。
赫伯罗特订购75000TEU集装箱
为了解决缺箱问题,德国集运巨头赫伯罗特近日订购了75000个标准集装箱,但未透露最新这批集装箱的价格。按今年年初赫伯罗
特以5.5亿美元的价格订购了15万TEU集装箱的价格,最新的订单将花费近2.8亿美元,预计将在年底前交付。自2020年年初以来,赫伯
罗特已经陆续订购了62.5万TEU 集装箱。目前,赫伯罗特拥有280万TEU集装箱,其中包括 25万TEU冷藏箱。
前10大造船集团包揽近八成订单
今年以来,新造船市场显著复苏,新船订单量快速增长,全球前十大造船集团揽获了近 80%的新船订单,中国前5大造船集团揽获了
78%新船订单,订单集中度不断提高。根据克拉克森最近发布的报告,2021年前7个月,全球前十大造船集团共计接获615艘新船订单共
计2340万CGT,占今年总订单量的79%,这一比例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个百分点。在手持订单方面,前十大造船集团手持订单量共计1558
艘6000万CGT,占全球市场份额71%,远高于 2010年初的41%和2019年初的60%。目前全球前十大造船集团依次为现代重工集团(4家船
厂)、中国船舶集团(20家船厂)、三星重工(1家船厂)、大宇造船(1家船厂)、扬子江船业集团(3家船厂)、中远海运重工集团
(6家船厂)、Fincantieri 集团(8家船厂)、今治造船(11家船厂)、招商工业集团(6家船厂)以及Meyer Neptun(2家船厂)。
国铁集团:中欧班列连续16 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
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8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030列,发送集装箱96.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2%、40%,较
去年提前2个月实现年度开行破万列。自2020 年5月起连续16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自2021年5月起连续4个月单月开行超1300列。今
年1月至8月,西、中、东通道分别开行5125列、1766列、3139列,同比分别增长37%、15%、35%。目前,中欧班列已铺划73条运行线路,
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70多个城市,运输货品达5万余种。此外,国际合作防疫物资运输被纳入中欧班列重点保障范围,实行优先承运、
优先装车、优先挂运,做到快装快运、应运尽运。疫情发生以来已累计向欧洲国家运送防疫物资1280万件、9.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