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月 13 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2978.47 点,较上期下跌 0.9%其中,欧洲航线报收 5165.62 点,下跌 1.2%地中海航线报收 5712.91 点,下跌 1.7%;美东航线报收 2336.52 点,上涨 4.3%;美西航线报收 2022.62 点,上涨 0.1%;日本航线报收 918.60点,下跌 0.5%

沿海散货813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246.28点,较上期上涨0.6%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 DWT)煤炭运价59.6/吨,上涨2.9%;秦皇岛至上海(45DWT)煤炭运价42.9/吨,上涨2.6%

远东干散货812日,远东干散货综合指数报收2322.82点,较上期上涨1.8%,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30.924美元/吨,上涨5.3%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4.201美元/吨,下跌4.5%

进口原油812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516.68点,较上期下跌0.7%。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31.12下跌1.0%;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33.07,下跌0.3%

国际市场月 12 日,BDI 为 3503 点,较上期上涨 3.8%BDTI 为 609 点,上涨 0.3%


受德尔塔变异毒株加速扩散以及其他新冠变异毒株影响,欧美等主要经济体每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明显反弹,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高位徘徊, 月 13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4281.53 点。欧洲航线,随着德尔塔新冠毒株加速传播,欧洲多国新冠疫情有所反弹,部分国家防疫措施有所收紧。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 月制造业 PMI 终值为 62.8,好于预期值,显示欧元区经济复苏形势向好。市场运输需求总体高位徘徊,部分欧洲港口拥堵情况延续,市场运力供应依旧紧张。本周,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维持满载水平,市场行情平稳。地中海航线,市场运输需求高位徘徊,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接近满载水平。北美航线,尽管美国 月份非农就业数据表现亮眼,远超预期值,但受德尔塔新冠毒株流行影响,美国经济复苏节奏有待观察。本周美国日均新增新冠病例数基本保持在 10 万例以上,市场对各类防疫物资及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依旧保持高位。月属于传统货运旺季,但受疫情影响,美国港口装卸效率大幅下滑,集装箱滞压、运力周转不畅以及港口拥堵等情况犹存,市场运力供给依旧紧张。本周,上海港美西、美东航线的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基本维持满载水平,航线运价总体保持稳定。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台湾航线运输市场行情总体向好,进口市场表现好于出口市场,综合指数上涨。大陆至台湾地区,各口岸市场运价走势分化,东南、北方口岸运价走高,支撑出口成分指数小幅上涨。台湾地区至大陆,各口岸市场运价均走高,带动进口成分指数上涨。

 

本周,受部分地区疫情爆发和天气因素影响,部分大宗散货运输渠道受到限制,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运价小幅回调。月 13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246.28 点,较上周上涨 0.6%煤炭市场需求方面:三伏天已进入末伏阶段,迎峰度夏进入下半程。受天气影响,沿海部分地区连遭大雨,气温回落。不过,沿海地区电厂日耗仍处于高位水平,电煤有刚需补库需求。因煤价预期存在不确定性,电厂补库节奏放缓,采取低库存策略。煤炭价格方面:保供稳价政策落地,市场看空情绪渐浓。在一系列保供组合拳的作用下,煤炭主产地增量较乐观,加之疫情原因煤炭公路外运受限,产地库存出现累积,矿方接连下调报价。政策加码背景下,市场预期看空,煤炭价格理性回落。进口煤市场方面,随着国内供应增量不断释放,进口煤市场价格也进入试探性下行阶段。运价走势方面:本周,沿海煤炭运输市场整体走势较为平稳,煤炭价格下跌引发下游一小波补库热情,周中市场货盘有所增加。之后,随着煤炭价格看跌情绪升温,电厂采购热情降温,运输市场以长协货盘为主。运力方面,受疫情影响,江内港口船舶周转速度减慢,搁置部分有效运力,内外贸兼营船外流不顺,转投内贸航线。沿海煤炭运输市场运价涨跌互现,小幅波动。

 

本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各船型租金高位运行,海岬型船太平洋和远程矿市场走势出现分化,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市场可用运力继续受疫情和天气影响维持偏紧状态,推动租金继续上涨,远东干散货指数持续上升。月 12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指数(FDI)综合指数为 2322.82 点,运价指数为 1688.72 点,租金指数为 3273.97 点,较上周四分别上涨 1.8%1.0%和 2.4%海岬型船市场太平洋和远程矿市场走势分化,总体仍在高位波动。太平洋市场,周初因新加坡放假,市场活跃度偏低,由于缺少运输需求支撑,上半周租金持续下跌。临近周末,在巴西航线持续上涨带动下,市场氛围回暖,市场运价企稳回升。月 12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43428 美元,较上周四下跌 1.0%;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4.201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4.5%。远程矿航线,因巴西至中国航线租金水平低于太平洋航线,船东空放意愿较低,现货市场可用运力偏紧,航线运价持续上涨。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30.924 美元/吨,较上周四上涨 5.3%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月 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降幅基本符合预期,精炼油库存增幅超预期,汽油库存降幅略不及预期。美国上周原油出口增加,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较去年同期增加 11.3%。由于需求增加,原油总体库存数周来一直呈下降态势,然而 Delta 变种病毒的蔓延,使石油需求复苏的脚步不断放缓。尽管 OPEC 在报告中仍坚持需求增加的预测,但国际能源署大幅下调今年剩余时间的全球石油消费预测,并预期 2022 年将出现供应过剩,令油价承压。伊朗政府的权力交接,使该国可能以更加强硬的姿态参与谈判,甚至可能令谈判进程脱轨。本周油价波动盘整,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周四报 71.05 美元/桶,较 月 日下跌 0.04%。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 型油轮运价低位震荡,苏伊士型油轮运价小幅上涨,阿芙拉型油轮运价小幅波动。中国进口 VLCC 运输市场运价低位徘徊。月 12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516.68 点,较 月 日下跌 0.67%。本周市场相对活跃,货盘稳定放出,但由于船位较多,运价始终被压制在低位。船东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倾向做短航线,长航线相对短航线更平稳。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31.12,较 月 日下跌 1.0%CT1 的 日平均为 WS31.28, 较 月 日下跌 1.0%TCE 平均-0.3 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33.07下跌 0.3%,平均为 WS33.11TCE 平均 0.1 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上海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规划共分发展基础、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个部分。

                                                                   多地发布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

   近日,上海、海南、江西、湖南等地发布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总投资规模超万亿元。《湖南省“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公路、水路)》提出,“十四五”期间,湖南预计完成投资约5000 亿元。湖南省近日也对“十四五”规划建设的 10 条高速公路项目(第一批)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总投资约 1183 亿元。《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7 月 22 日正式发布,提出 10 项主要任务。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将完成2 万亿元综合交通投资,其中铁路 4000 亿元、轨道交通 4600 亿元、公路 8800 亿元、水运 1020 亿元、民用机场 750 亿元、站场枢纽 570 亿元、管道 400 亿元;将基本建成省域、市域、城区 3 个“1 小时左右交通圈”。《海南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明确,到 2025 年力争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5 年累计突破 2200 亿元。江西省的交通“十四五”规划目标为综合交通规划建设总投资 6000 亿元,较“十三五”增加 1519 亿元,增长 34%。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正加紧《“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编制,力求抓紧修改完善规划,抓紧履行程序,抓紧报批印发。

                                                               《船舶进出港报告管理办法》于 月 日起实施

   8 月 5 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正式发布《船舶进出港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 9 月 1 日起施行。《办法》将航行于沿海、内河水网区域、内河非水网区域船舶全部纳入,实现了船舶进出港报告管理在空间上的全覆盖,迈出了沿海、内河船舶监管融合发展的第一步,为丰富水上船舶动态感知手段,带动内河水域船舶监管能力提升,推进“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和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奠定基础。据介绍,《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监督规则》制定,共分为六章、三十条,整合了以往关于海船、内河船舶报告相关要求以及船舶进出港报告系统管理等内容,对需船舶进出港报告情形、报告内容、报告时限、特殊报告情形、海事监管、航运航运企业主体责任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天津-海南”外贸内支线实现首航

   近日,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天秀河”轮驶离天津港,船上装载的 112 吨镀锡薄钢板,将在海南洋浦自贸港衔接国际航行船舶,出口至南亚某国。这是天津港首票经海南自贸区实现对外出口贸易的内支线货物。今年 1 月,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通知》。天津港作为 15 个退税政策试点的启运港之一,符合条件的出口企业的货物从天津港启运到海南洋浦自贸港转运出境,可享受提前出口退税 3-20 天的政策。此外,开展外贸内支线业务到海南洋浦港中转的运输企业,也可以享受到本航次所需的燃料油保税政策。

                                                              山东港口烟台港打造中韩集装箱“跨国快递”业务

   从山东港口烟台港获悉,今年前 7 个月,烟台港对韩国集装箱业务增幅达 26.3%,该港中韩集装箱业务成为两国间的“跨国快递”。据悉,自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以来,烟台港依托优势运力和精品航线,将每周 6 班的中韩客箱船航班打造成目前中韩两国客箱船密度最高的航线,同时,还将每周 13 班的中韩集装箱班轮打造成中韩小商品和跨境电商业务的“跨国快递”。山东烟台是中韩贸易合作的桥头堡,2021 年上半年对韩国进出口达 276.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8%,韩国成为烟台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

                                                                       冷藏集装箱运费将大涨

   德路里 8 月 9 日发布了《冷藏运输市场年度回顾和预测》,预计冷藏集装箱运费在 2021 年将大幅上涨,并在 2022 年进一步上涨。根据德路里对全球 15 条冷藏贸易航线运费加权得出的全球冷藏集装箱运费指数,2021 年第二季度,该指数同比上涨了 32%,预计到第三季度末,同比涨幅将达到 50%。分航线看,东西向主要航线的运费涨幅最为明显,南北航线运费普遍较低,特别是南美西海岸、中美地区以及非洲南部地区的出口航线。冷藏集装箱运费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运力短缺,托运人面临严重的舱位不足问题。与此同时,供应链的持续紧张,也导致冷藏集装箱严重短缺。德路里冷藏运输市场研究主管 Philip Gray 分析说,随着全球贸易逐步正常化,预计干箱运费将在 2022年下降,而冷藏集装箱运费则将继续上涨。这主要由于原本通过专业冷藏运输船运输的货物,转至通过冷藏集装箱运输。而到 2022 年,这一变化趋势将更加明显,意味着冷藏集装箱货运需求将继续增长,叠加运力紧张的情况,将继续支撑冷藏集装箱运费上涨。

                                                                       美国 2021 年海运改革法案提交美国会

   据美国媒体报道,两党议员日前正式向美国国会提交了 2021 年海运改革法案(Ocean Shipping Reform Act),旨在解决当前美国供应链的拥堵问题,同时满足该国企业的进出口需求。该法案将为海运合同运价制定新要求,同时,设立了处理滞箱费和滞港费投诉的新程序,并在对承运人监管方面,赋予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更大的权力,主要包括:更新对承运人的要求。要求承运人或码头运营商,证明其实施的滞箱费和滞港费,符合 FMC 的相关规定,否则将面临处罚。如果收费是基于国家规定的公共港口费率,码头运营商应有条件的免除滞箱费和滞港费。更新了 FMC 关于滞箱费和滞港费的解释性规则,并责成承运人遵守满足公共利益的最低服务标准,这些新标准也将由 FMC 确定。要求承运人或码头运营商,至少保留 5 年所有有关滞箱费和滞港费的发票记录,并向 FMC 提供。世界航运理事会(WSC)认为,美国政府的此次改革,不会创造出公平的竞争环境,而是会让市场向有利于美国托运人的一边倾斜,如果美国政府要介入,就必须确保各方都享有公平的权利。WSC 解释称,新法案存在缺陷。美国当前面临的供应链瓶颈,不应只由承运人负责。

                                                                             诺唯真邮轮二季度亏损扩大

   8 月 6 日,诺唯真邮轮控股公布二季度业绩。数据显示,二季度该公司总收入 436.8 万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 1692.9 万美元;净亏损 7.18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净亏损 7.15 亿美元基本一致。邮轮运营总费用同比下降 17.2%;每公吨燃料价格从 2020 年的 594 美元上涨至 673 美元,总燃料支出为 5410 万美元。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诺唯真邮轮控股预售票销售额为 14 亿美元,其中包括约 8 亿美元的未来邮轮积分。该公司表示,2022 年的预订仍然乐观,总体预订状况明显高于 2019 年的创纪录水平。目前,诺唯真邮轮控股已经对其三个品牌的所有 28 艘邮轮进行分阶段复航计划,从 2021 年 7 月 25日起,到 2022 年 4 月 1 日完成。预计到第三季度末,约 40%的邮轮将投入运营,2021 年年底复航规模将达到约 75%,2022 年 4 月 1 日完成全船队复航。

                                                                     上半年全球前 20 大船厂排名出炉 中国船厂 11 

   根据克拉克森数据统计,截止 7 月 20 日,2021 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 840 艘,合计 2489.76 万 CGT,其中,全球排名前 20 大造船厂新签订单 558 艘,合计 2067.87 万 CGT,艘数和 CGT 分别占 2021 年上半年新船订单总量的 66.4%和 83.1%。从接单船厂国家来看,全球 TOP20 造船厂中,中国船厂 11 家,韩国船厂6 家,日本船厂 2 家,越南船厂 1 家。数据统计显示,就三大主力船型而言,2021 年上半年全球散货船、油船(含化学品油船,下同)和集装箱船新签订单数量为 130 艘、161 艘和 324 艘;其中,全球 Top 20 造船厂散货船、油船(含化学品油船)和集装箱船新签订单数量分别为 62 艘、106 艘和 280 艘,在全球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新签订单数量中的占比分别为 47.7%、65.874%和 86.4%。

                                                                            内蒙古鄂尔多斯首次开行中欧班列

   8 月 6 日,随着中欧班列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萨克物流园区缓缓驶出,标志着鄂尔多斯市首次开行中欧班列,而这趟开往俄罗斯莫斯科的中欧班列,也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开行的第 9条中欧班列线路。鄂尔多斯至莫斯科中欧班列的货运能力可覆盖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及陕西北部等地区,改变了这些地区以往产品出口依赖环渤海港口海运的情况,运输时间较海运减少约 25 天,对“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高质量建设将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