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7 月 9 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 价指数报收 2698.83 点,较上期上涨 1.7%。其 中,欧洲航线报收 4432.43 点,上涨 0.9%;地 中海航线报收 5180.33 点,上涨 1.1%;美东航 线报收 2185.91 点,下跌 0.7%;美西航线报收 1923.19 点,上涨 6.2%;日本航线报收 907.18 点,下跌 2.9%。沿海散货:7月9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 运价指数报收1145.66点,较上期上涨0.9%。其 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 DWT)煤炭运价51.2 元/吨,上涨16.4%;秦皇岛至上海(4~5万 DWT) 煤炭运价32.5元/吨,上涨12.8%。 

远东干散货:7月8日,远东干散货综合指数 报收2140.77点,较上期下跌1.1%,巴西图巴朗至 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5.813美元/吨,下跌4.0%;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1.864 美元/吨,上涨1.7%。 

进口原油:7月8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 526.59点,较上期下跌0.8%。其中,中东湾拉斯 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31.77, 下跌0.7%;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 价(CT2)报WS33.63,下跌0.9%。 

国际市场:7 月 9 日,BDI 为 3281 点,较 上期下跌 1.7%;BDTI 为 588 点,下跌 0.2%。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维持高位,航线运价基本保持平稳。7 月 9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 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3932.35 点,较上期上升 0.7%。欧洲航线,近期新冠疫情形势在欧洲总体平稳,部分疫情好转的国家生产生活持续恢复,各类物资需 求保持增长。然而,由于德尔塔新冠毒株在以英国为代表的个别欧洲国家出现并开始流行,防疫和生活必 须品的需求增加。运输需求总体处于高位,个别港口由于疫情防控措施收紧而出现拥堵。本周,上海港船 舶平均舱位利用率接近满载水平。即期市场订舱价格基本稳定。地中海航线,运输需求稳定,上海港船舶 平均舱位利用率在 95%以上,多数航次满载。北美航线,自新冠疫苗投入使用以来,疫情在美国总体得到一定控制,但近期随着传染力更强的德尔 塔毒株的出现并开始流行,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开始回升。经济活动和防疫需求使得目的地市场对各类物资 的进口需求继续保持高位。新冠疫情导致的集装箱滞压、运输周转不畅以及港口拥堵等情况依旧困扰着运 输市场,僵局暂时未获得实质性突破。本周,上海港美西、美东航线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基本保持满载水 平,航线运价总体保持稳定。

 

台湾海峡两岸间市场点评:本周台湾航线运输市场行情略有波动,综合指数相对平稳。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口岸市场运价 相对稳定,但受东南、北方口岸市场运价下跌影响,出口成分指数下跌。台湾地区至大陆,北方口岸 市场运价下跌,但受华东、东南口岸市场运价上涨带动,进口成分指数上涨。

 

       本周,前期积压的需求开始释放,下游采购热情升温,沿海散货运输需求有所改善,市场走出阶段 低谷,运价上涨。7 月 9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145.66 点, 较上周上涨 0.9%。煤炭市场需求方面:本周,前期停限产企业陆续开工,工业生产基本恢复正常。同时,南方部分地 区出梅,气温明显升高,空调制冷需求提振,民用电、工业用电同时拉动耗煤需求。此外,前期部分电 厂库存下降较为明显,具有较强的补库需求,煤炭需求一定程度回暖。煤炭价格方面:本周,煤炭供给 端的运行回归正常水平,主产区生产基本恢复,供给能力得到一定提升。此外,7 月份开始,进口煤到 港量增多,水电逐渐发力,加上长协煤继续发挥稳定市场作用,高兑现率保证电厂生产需要。煤炭供需 环境略放宽松,煤炭现货价格下跌。本期,发热量 5500 大卡动力煤现货价格 964 元/吨,下行 20 元/吨。运价走势方面:天气逐渐炎热,沿海地区民用电耗量快速上升,煤炭消费旺季特征显现。电厂采购热情 提升,运输需求一定程度回暖。鉴于后期用煤高峰环境下,需求将继续转好,船东挺价心态较强。华南 地区需求改善相对突出,而内外贸兼营船流向外贸市场,以及短航线运输收益受到船东青睐,导致该地 区运力略显不足,运价领涨。

       本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各船型有涨有跌,海岬型船先降后升,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市场货盘不 多,活跃度不高,但由于运力并不十分宽裕,租金高位小幅波动,远东干散货指数先抑后扬。7 月 8 日, 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指数(FDI)综合指数为 2140.77 点,运价指数为 1594.28 点,租金指数 为 2960.52 点,较上周四分别下跌 1.1%、0.3%和 1.8%。海岬型船太平洋市场和远程矿航线运价先抑后扬。上半周,FFA 远期合约价格下跌,且巴西远程矿货 盘偏少,市场整体氛围偏弱,太平洋市场运价延续下跌走势,下半周,FFA 远期合约价格止跌反弹,市场 看涨氛围浓厚,太平洋市场运价止跌反弹。7 月 8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31765 美 元,较上周四下跌 4.8%;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1.864 美元/吨,较上周四上涨 1.7%。远程矿 航线,上半周由于巴西市场铁矿石货盘有限,租家压价厉害。下半周虽然市场放出 8 月装期的较高成交, 但即期市场价格变化不大。7 月 8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5.813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4.0%。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2 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降幅超 预期,精炼油库存大幅增加,而汽油库存降幅大超预期。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较去年同期增加 17.8%。在原油与汽油库存大幅下降的推动下,油价攀至新高,不过 OPEC+关于产油国联盟在 8 月份及随 后几个月如何增加供应的问题上陷入僵局。总体来看,原油库存迅速下降,燃油需求达到创纪录水平都利 好于油价,但非洲疫情加速蔓延,日本奥运会的召开对防疫限制措施升级,短期油价走势还在于 OPEC+产 量谈判结果。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周四报 74.08 美元/桶,较 7 月 1 日下跌 2.42%。

      中国进口 VLCC 运输市场运价低位下探。7 月 8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 (CTFI)报 526.59 点,较 7 月 1 日下跌 0.82%。本周市场依旧安静,货盘屈指可数,租家持续控制出货节 奏,雪上加霜的是船燃价格上涨,令船东 TCE 惨不忍睹。目前 WS 点位已经没有下降空间,预计会随着燃 料油价格小幅调整。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31.77,较 7 月 1 日下 跌 0.7%,CT1 的 5 日平均为 WS31.79,下跌 2.1%,TCE 平均-0.4 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33.63,下跌 0.9%,平均为 WS33.66,TCE 平均 0.03 万美元/天。

 

航运要闻

                上海将于 2025 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7 月 8 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经过“十 三五”时期的发展,上海已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初步具备了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到 2025 年,上 海将基本建成便捷高效、功能完备、开放融合、绿色智慧、保障有力的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十四五”总体目标:全力支撑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 的战略链接,形成枢纽门户服务升级、引领辐射能力增强、科技创新驱动有力、资源配置能级提升的上海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新格局。围绕总体目标,到 2025 年,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 4700 万 TEU 以上,集装箱水 水中转比例不低于 52%,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不低于 65 万 TEU。 

                  《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日前正式印发《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到 2025 年,浙江将 基本形成内畅外联、经济高效、泛在先进、安全绿色、整体智治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将完成约 2 万亿元综合交通投资,其中铁路 4000 亿元、轨道交通 4600 亿元、 公路 8800 亿元、水运 1020 亿元、民用机场 750 亿元、站场枢纽 570 亿元、管道 400 亿元,基本建成省域、 市域、城区 3 个“1 小时左右交通圈”,实现五个先行引领,打造十大标志性成果,争创交通运输现代化 先行省。至 2035 年,浙江省将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强省,基本实现高水平交通运输现代化,形成“六纵 六横”综合运输通道和以杭州、宁波(舟山)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与温州、金华(义乌)全国性综合交通 枢纽为核心的现代都市枢纽体系;全面形成高品质 3 个“1 小时左右交通圈”和 2 个“123 快货物流圈”, 为建设“重要窗口”提供全方位支撑。 

                          海南自贸港发布第十三批制度创新案例 

       7 月 5 日,海南自贸港发布第十三批制度创新 7 项案例。其中,“保税港区物流分离监管”案例,在 洋浦经济开发区内对货物进出洋浦保税港区实施“点对点直转”监管,破解货物(试行危险化学品)申报 入区后又需出区结转到下游企业,安全管理风险较大,运输成本较高难题;“境外船舶移籍‘一事联办’” 案例,将进口船舶技术勘验、机电产品进口许可等手续,由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审批,同时通过远程视频验 证、邮寄申请材料等实现船舶登记“不见面审批”。                    

                         武汉打造长江流域最大水铁联运基地 

       7 月 6 日,由武汉市政府主办,以“支点长江港通全球”为主题的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推介会在武汉 举行。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二期是国家长江干线港口 12 个重点水铁联运设施联通项目之一。该项 目位于武汉市新洲区阳逻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总面积约 852 亩,总投资约 28 亿元人民币,主要包括码 头作业区、铁路站区、附属作业区三大部分,计划 2022 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二期项目将于今年 8 月 1 日开港运营,形成“铁港同场、运营同场、查验 同场、信息同场”一体化格局,最终形成 100 万 TEU 吞吐量,50 万 TEU 水铁联运量,成为长江最大水铁联 运基地。               

                              “长赐”号货轮驶离苏伊士运河 

       据埃及媒体报道,伊斯梅利亚经济法院 7 月 6 日同意解除对“长赐”号扣押令,并允许其应苏伊士运 河管理局要求于 7 日离开运河,前往荷兰鹿特丹港。克莱德律师事务所(Clyde&Co.)合伙人 Jai Sharma 表示,前往鹿特丹的航程可能需要两周左右,因为事故造成的损失,这艘船的航行速度会比平时慢,船上 仍有价值超过 6 亿美元的货物。 

                     德鲁里:今年集运业利润接近 1000 亿美元 

       尽管今年集装箱航运业面对诸多挑战,但在过去的 12 个月,天价的运费和几乎无法满足的集装箱运 输需求推动了航运公司的收入。据航运咨询机构德鲁里(Drewry)集装箱航运市场季度分析,在港口和船舶系统运营受到巨大干扰的 背景下,2021 年承运人利润接近 1000 亿美元,平均运费上涨 50%。 

                              以星轮船从塞斯潘长租 10 艘船 

       据悉,塞斯潘近日签署了一项租约和一份新造船合同,将向以星轮船长租 10 艘 7000TEU 双燃料动力 船。塞斯潘表示,公司将与一家大型船厂签订造船协议,建造能使用 LNG 动力的集装箱船,这批船预计 2023 年第四季度至 2024 年开始交付。但塞斯潘并未指明船厂的具体名字,新船总价格预计 10.5 亿美元。塞斯 潘表示,此次为期 12 年的租约将产生总现金流约 18 亿美元。对以星轮船而言,这意味着约 4.1 万美元的 船舶日租金。 

                                 海运贸易增长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根据英国劳氏的预测,2021 年海运贸易预计将增长 4.2%。在 2020 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海运 贸易总量下降了 3.4%。其中,液态散货贸易受到的影响最大,下降了 9%;而干散货贸易受益于周转量的 增长仅下降了 1.6%;集装箱海运量仅收缩 1.4%。LLI 咨询公司主管 Christopher Palsson 表示,与 2008-2009 年经济衰退时相比,如今世界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因此贸易复苏的速度也更快。唯一的阻碍是供应链紊 乱影响了运输效率,集装箱短缺和港口拥堵暴露出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Palsson 认为,未来的海运贸易 增量将来自人口和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的亚洲和非洲。增长将发生在离商品生产更近的地方,这意味着需要 运输的货物更少。世界贸易组织(WTO)预计,在 2020 年下降 5.3%之后,2021 年全球贸易将增长 8%。丹麦航运首席执行官 Anne Steffensen 表示,未来几年海运贸易的增长率可能会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但趋势依然保持强劲。Steffensen 认为,疫情可能会促使各国将商品生产转移到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但 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回迁,供应链多元化的出现将有利于航运业的发展。 

            克拉克森: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总计为 2402 万 CGT 

      克拉克森最新数据(截至 2021 年 7 月 5 日)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总计为 2402 万 CGT, 比去年同期的 824 万 CGT 增加了 192%,这是自 2014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中国船企接单量为 1059 万 CGT,位居全球第一;紧随其后的韩国船企接单量达 1047 万 CGT;日本船企接单量为 182 万 CGT,排名第 三。 

      截至今年 6 月底,全球手持新船订单为 8091 万 CGT,比 5 月底增加了 17 万 CGT。其中,中国以 3041 万 CGT 排名第一,韩国为 2673 万 CGT,日本为 866 万 CGT。 

                     中船集团上半年新船订单同比增长 2.9 倍 

      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集团船海业务累计完工交船 102 艘、917.2 万载重吨,分别为年度计划的 52.8%、 57.3%,完工艘数和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 18.6%、19.3%。中国船舶集团上半年新船订单累计承接 232 艘、 1838.6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2.9 倍,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 

                 上半年国家铁路发送货物 18.45 亿吨 同比增长 8.9%

        1 至 6 月份,国家铁路发送货物 18.45 亿吨,同比增加 1.5 亿吨、增长 8.9%,日均装车 16.8 万车, 同比增加 1.55 万车、增长 10.2%。重点物资运输得到有力保障。上半年,国家铁路煤炭运量完成 9.61 亿吨,同比增长 12.4%。国家铁路 煤炭、电煤日均装车 7.6 万车和 4.9 万车,同比分别增长 12.9%、19.4%。完成矿石运量 2.06 亿吨。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两翼齐飞。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 7377 列、发送 70.7 万标箱, 同比分别增长 43%、52%,综合重箱率达 98%。目前,中欧班列覆盖范围扩展至欧洲 23 个国家 168 个城市, 累计开行突破 4 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增长迅猛,上半年开行 2705 列、发送货物 26.9 万标箱,同比 分别增长 11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