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动态信息周报20210611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述:
集装箱:6 月 11 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 运价指数报收 2442.57 点,较上期上涨 2.9%。其中,欧洲航线报收 4013.86 点,上涨 4.6%;地中海航线报收 4797.74 点,上涨 4.3%;美东 航线报收 1977.92 点,上涨 1.8%;美西航线报 收 1643.48 点,上涨 1.5%;日本航线报收 929.84 点,上涨 1.3%。
沿海散货:6月11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241.73点,较上期下跌3.6%。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 DWT)煤炭运价 56.6元/吨,下跌5.8%;秦皇岛至上海(4~5万 DWT)煤炭运价37.9元/吨,下跌0.3%。
远东干散货:6月10日,远东干散货综合指数 报收1844.8点,较上期下跌1.7%,巴西图巴朗至 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2.541美元/吨,下跌3.0%;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0.409 美元/吨,下跌0.1%。
进口原油:6月10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 518.41点,较上期下跌9.8%。其中,中东湾拉斯 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31.67, 下跌10.2%;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 运价(CT2)报WS32.60,下跌9.4%。
国际市场:6 月 10 日,BDI 为 2669 点,较 上期上涨 8.0%;BDTI 为 580 点,下跌 1.5%。
随着集装箱运输市场传统旺季的临近以及欧美国家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总体高位徘徊,部分航线运力供给依旧偏紧,运价稳中有涨。6 月 11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 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3703.93 点,较上期上升 2.5%。
欧洲航线,中国华南地区港口疫情形势有所反弹以及港口拥堵情况加剧,导致装卸效率下降,部分航 商选择跳港或更改航线以确保班期稳定,叠加前期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产生的影响,市场运力供给依旧偏 紧,集装箱供不应求情况犹存,集装箱空箱周转速度仍显迟缓。本周,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接近满 载水平。
地中海航线,运输需求维持高位,市场供需关系略显紧张。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维持在 100% 左右。
北美航线,美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随着疫苗的不断推广,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回落至低位。经济复苏 整体持续向好,对市场进口运输需求形成有利支撑。然而,目的港港口拥挤以及集装箱周转效率低下的情 况依旧存在,市场供求关系仍显紧张。
台湾航线,运输市场小幅波动,综合指数总体平稳。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东南口岸市场运 价下跌,但受北方口岸市场运价走强影响,出口成分指数微跌。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东南市场略 有上涨,北方口岸市场运价下跌明显,进口成分指数微跌。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4 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降幅超预 期,但精炼油库存和汽油库存大增。美国东海岸的恶劣天气降低了汽油消费量。上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 降至近 15 个月来最低水平,因经济重启提振了对旅游相关服务的需求,市场对强劲需求持乐观态度。尽管 新冠肺炎疫情的重新抬头以及欧元区、日本和印度等主要经济体重新实行封锁,全球经济复苏已被推迟, 但是 OPEC 在其月度报告中坚持其对 2021 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强劲复苏的预测,并预计美国对 2021 年需求 增长的贡献最大。总体来看,乐观的需求预期,以及媒体对美国解除伊朗官员制裁的乌龙报道,助力本周 油价上涨至两年多高位,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周四报 72.33 美元/桶,较 6 月 3 日上涨 1.76%。全球原油运 输市场 VLCC 型油轮运价小幅下跌,苏伊士型油轮运价保持平稳,阿芙拉型油轮运价波动下行。中国进口 VLCC 运输市场运价低位下探。6 月 10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 (CTFI)报 518.41 点,较 6 月 3 日下跌 9.81%。市场整体低迷,在船位始终充足的情况下,租家控制出货 节奏,中东市场 7 月装期的货要下周后期才能出来,在船燃价格较高、船东收益极差的情况下,部分船东 被动决定按兵不动。中东航线日均 TCE(等价期租租金)再次跌破保本线,西非航线日均 TCE(等价期租 租金)在保本线边缘挣扎。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31.67,较 6 月 3 日下跌 10.2%,CT1 的 5 日平均为 WS32.24,较 6 月 3 日下跌 10.3%,TCE 平均-0.2 万美元/天;西非马 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32.60,下跌 9.4%,平均为 WS33.61,TCE 平均 0.2 万美 元/天。
航运要闻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关工作情况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 6 月 9 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联组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建 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关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栗战书委员长出席并讲话,王东明副委员 长主持会议。共有 6 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同志在会上提出询问。徐如俊委员就推进党中央关于建设交 通强国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思路和举措,欧阳昌琼委员就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 吕薇委员就加快构建安全可靠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蔡玲委员就有效保障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资金,吕世 明委员就交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衔接,郅慧代表就推进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多式联运等问题分别提 问。国务委员王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 航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海上交通安全法》发布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的通知》,结合交通运输执 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做好《海上交通安全法》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工作。《通知》指出,《海上交通安全法》是我国海运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是对原有法律的全面系统修订, 将于 202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各单位要通过全面梳理,对现行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与新颁布的《海上交通安全法》不一致的情形,及时予以相应修改或者废止,以维护法制统一,保障法律 有效实施。《通知》要求,各单位要切实抓好《海上交通安全法》的贯彻实施。一是要切实加强船舶船员管理;二是要贯彻落实安全保障制度;三是要全面强化航行安全监管;四是要健全完善搜救应急和事故调查处理 机制;五是要扎实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炉
6 月 8 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 出,“十四五”时期,上海综合交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持续完善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智能化、 绿色化”为特征的超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坚持“强枢纽、织网络、提品质、优治理、促转型”的发 展策略;发展目标是:打造“立体融合、人本生态、智慧高效”的高质量、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国 际航运中心世界一流,区域一体化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全国领先,综合运输服务品质一流,交通治理能力全 面现代化。《规划》在巩固和提升国际海空枢纽能级方面提出,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 4700 万 TEU 以上, 水水中转比例 52%以上,国际航运枢纽港服务品质世界领先,联通、绿色、智能的现代集疏运体系进一步 完善。具体举措包括:一要进一步提升港口设施能力;二要打造高效畅达的集疏运体系,特别是要持续推 进“一环十射”高等级航道建设,形成“连接苏浙、对接海港”的格局;三要建设国际一流邮轮港;四要 健全水上安全保障体系等。
海南“十四五”期间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将达到 80 个
6 月 8 日,《海南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力争海南 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五年累计突破 2200 亿元,“四方五港两核心”的沿海港口基本形成,沿海港口 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达到 80 个,全省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到 3.5 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 750 万 TEU, 初步建成立足海南岛、服务全国、面向“两洋”、联通世界的国际航空航运枢纽。海南还将构建以三亚国际邮轮母港为核心、海口国际邮轮始发港为重要组成的邮轮港发展格局,逐步 建设儋州邮轮挂靠港等港口,推进游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国际邮轮港。
华南枢纽港拥堵加剧
据供应链可用性监管平台 project44 的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7 日,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船舶平均停靠 时间已增至 18 天,盐田周边地区的港口拥堵情况也十分严重。截至 6 月 7 日,有 47 艘船即将抵港,其中 约有 32%的船舶将延误,预计未来几周港口拥堵情况将会进一步加剧,多家班轮运营商已宣布调整挂靠港 口。Containers xChange 数据显示,过去两周华南港口的集装箱可用性大幅下降。由于运回华南港口的空 箱较少,从华南发货的货主可能面临长时间的货运延误或设备价格上涨。在近 3 个月的时间里,盐田港入 境集装箱数量下降 19%,南沙港下降 16.4%,蛇口港则下降了 29.6%
前 5 月江苏省内河集装箱运量大涨
最新统计,1-5 月江苏省共完成内河集装箱运量 29.51 万标箱,同比增长 45.21%,比 2020 年全年 32.8% 的增速提高近 13 个百分点,已接近上半年 30 万标箱的目标。今年以来,江苏省已新辟 6 条内河集装箱航线,其中 4 条分别通达镇江港、苏州港太仓港区和张家港 港区,2 条为内河港口之间航线,加密 2 条内河集装箱航线。前 5 个月盐城、常州、淮安等地内河集装箱 运量同比增速均超过 50%。
万海航运首开美东航线投入 10 艘集装箱船
万海航运日前正式宣布,将从6月18日起开辟亚洲到美东航线(AA7),该航线将配置10艘2800-4000TEU 集装箱船。这也是万海航运今年 3 月进军美西线后,再次布局北美航线。根据航线规划,美东航线沿线靠港顺序为台北、厦门、蛇口、盖梅港、纽约、萨凡纳、台北。
全球运营集装箱船一个月增加 16 艘
Alphaliner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 6 月 4 日,全球运营集装箱船总运力为 24703093TEU,较一 个月前增加 133068TEU。全球运营集装箱船数量为 6220 艘,较一个月前增加 16 艘。与 5 月相比,全球前 二十大班轮公司排名中,除 UniFeeder 再次回到第二十、德翔海运退出前二十外,其他排名没有变化。引人关注的是,地中海航运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运力一个月内增加了 72644TEU,其中船舶数量 增加了 8 艘,新造船订单增加了 6 艘至 40 艘,成为近期运力增长最多的班轮公司;其次是现代商船,与 5 月份相比,运营船舶数量增加 7 艘,运力增长 69641TEU;运力增长排名第三的是赫伯罗特,与 5 月份相比, 运力增加 32898TEU,运营船舶增加 9 艘,包括新增 7 艘租赁船舶和 2 艘自有船舶。
美国需求飙升加剧物流供应链困境
全球最大的零售行业协会美国零售商联合会(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警告称,市场需求的增 长将继续放大劳动力、设备和运力短缺等问题。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 Brian Moynihan 表示,当前消费者支出激增,主要归因于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 推动,预计美国经济今年将增长 7%,2022 年将增长 5.5%。但美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运输能力和 劳动力的短缺。美国零售商联合会和哈克特协会最新发布的《全球港口追踪月报》预计,2021 年上半年美国港口进口 箱量将达到 1280 万 TEU,比 2020 年同期增长 35.3%;全年进口箱量将接近 2900 万 TEU,比 2020 年增长 14.5%。其中,6 月份进口箱量预计为 213 万 TEU,同比增长 32.8%;7 月为 219 万 TEU,增长 14.2%;8 月 为 226 万 TEU,上涨 7.5%;9 月为 214 万 TEU,上升 1.7%;10 月为 207 万 TEU,下降 6.5%。预计美国西海 岸 2021 年的进口箱量比 2020 年增长 14.3%,达 1550 万 TEU;东海岸的进口箱量预计增长 14.8%,达 1190 万 TEU。
黄埔文冲“云”交付全球最大火车滚装船
6 月 8 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美国船东 CG Railway 建造的全球最大火车滚装系列船首制船“CHEROKEE”(切罗基人)号完工交付。该船长 180 米, 型宽 38.6 米,型深 10 米,吃水 6.9 米,服务航速达到 14.4 节,载重量达到 21900 吨,轨道长度达到 2500 米,可一次性载运 136 节火车车厢(单节车厢长 14 米),成为同类型船舶中的世界第一。“切罗基人”号作为美国与墨西哥港口的特定航线定制船,该船将用于美国与墨西哥港口之间的火车 运输,以滚装方式实现火车装卸火车上仅载货,没有乘客。与路上运输相比,海上运输能使火车减少约 50% 的行程,大大降低了墨西哥湾区域的物流成本和时间。该船将为船东货运提速 60%,提高年均载货量 50%, 降低运营成本 30%,为船东实现降本增效以及提高利润。
浙江打造义甬舟开放型经济发展带
6 月 9 日,《浙江省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十四五”规划》发布。浙江将推动资源整合、空间融合, 做强宁波-舟山,金华-义乌两大极核,协同共建义甬舟开放型经济发展带,增强东西双向辐射能力,打造 具有先行示范效应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性开放大通道。《规划》提到,“十四五”时期浙江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辐射能力将显著增强,宁波舟山港在货物吞 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保持全球第一和全球前三的基础上,进入世界一流强港行列;金华—义乌港成为 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铁路国际陆港和中欧班列集散枢纽;将“义新欧”打造成中国效益最好、市场化程度最 高、竞争力最强的中欧班列,年开行量达 3000 列。到 2025 年,宁波舟山港大型集装箱和万吨级以上大宗散货专业化泊位将分别达到 40 个和 140 个以上;金华-义乌港力争完成年集装箱吞吐量 400 万标准箱,海铁联运量 40 万标准箱;拓展优化海外网络,航线 数量达到 26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