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40621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6月21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829.22点,较6月14日上涨5.5%。其中,欧洲航线报收2677.11点,上涨5.1%;地中海航线报收3235.93点,上涨5.4%;美东航线报收1563.58点,上涨6.1%;美西航线报收1440.54点,上涨5.3%;日本航线报收726.62点,上涨2.6%。
沿海散货:6月21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67.56点,较6月14日下跌0.2%。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DWT)煤炭运价34.2元/吨,较6月14日上涨0.3%;秦皇岛至上海(4~5万dwt)煤炭运价20.7元/吨,上涨0.5%。
远东干散货:6月20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803.15点,较6月13日上涨2.2%;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7.113美元/吨,上涨4.8%;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1.044美元/吨,上涨2.4%。
进口原油:6月20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1002.38点,较6月13日下跌2.0%。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50.19,下跌2.7%;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55.62,下跌1.2%。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延续稳中向好的走势,运输需求总体稳定,多数远洋航线市场运价上涨,但涨势有所放缓,综合指数继续走高。6 月 21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3475.60 点,较上期上涨 2.9%。
欧洲航线,据欧洲经济研究所(ZEW)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 6 月 ZEW 经济景气指数为51.3,好于市场预期及前值,创 2021 年 7 月以来的新高,数据显示欧洲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有利于对欧洲航线的运输需求起到支撑作用。与此同时,亚欧航线也面临着较多风险因素,包括红海地区的地缘紧张局势以及近期开启的中欧贸易争端,未来亚欧航线运输市场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本周,运输需求保持稳定,供需基本面稳固,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上涨。地中海航线,市场走势与欧洲航线保持同步,市场运价继续上涨。
北美航线,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5 月份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 0.1%,低于市场预期的 0.3%,零售数据增长放缓,表明消费者支出压力加大。持续的通货膨胀、逐渐降温的就业市场和不断增加的债务成本可能导致未来美国零售情况继续表现低迷,加大未来经济增长停滞的风险。本周,运输需求维持在较高水平,运力供给仍处于较为紧张的局面,市场运价继续上行,但涨幅有所放缓。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台湾航线运输市场货量总体保持稳定,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微涨。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小幅上涨,出口成分指数上涨。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和北方地区运价有不同程度上涨,东南地区运价下跌,进口成分指数小幅下跌。
本周,终端库存高位波动,下游以刚需采购为主,市场货盘释放偏少,沿海散货综合指数小幅下跌。6月 21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967.56点,较上期下跌 0.2%。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本周,南方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水电等清洁能源发电挤压燃煤发电需求,电煤日耗偏低,电厂库存积压,消耗缓慢。下游采购以长协采购、刚需拉运为主。沿海八省日耗 191.6 万吨,库存 3821 万吨,存煤可用天数约 19.9 天。煤炭价格方面,产地安监约束仍存,煤矿供应增量有限,加之港口煤炭价格倒挂,发运积极性不佳,部分优质煤炭供应趋紧。终端以维持刚需为主,市场交投情况冷清,煤炭价格弱势维稳。环渤海各港合计日均调进量 116.5 万吨,合计日均调出 100.7 万吨,合计调进量好于调出量,港口库存大幅累积。运价走势方面,随着本周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天气,下游电厂日耗持续低位运行,上下游港口煤炭库存积压严重,且在长协煤及进口煤的稳定供应下,终端整体采购需求延续弱势,拉运节奏放缓,沿海煤炭运输市场陷入僵局,运价底部平稳波动。
本周,海岬型船巴西铁矿石货盘持续释放,市场氛围转暖,船东报价坚挺,带动两大洋市场运价稳定上涨。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市场煤炭运输需求无明显改善,日租金小幅波动。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在海岬型船市场运价上涨的影响下小幅上行。6 月 20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 1803.15 点,较 6 月 13 日上涨 2.2%。
海岬型船两大洋市场运价稳定上涨。本周上半周,太平洋市场铁矿石货盘保持稳定,但市场可用运力偏多,加之东南亚假期,市场较为安静,澳大利亚至青岛航线运价稳定在 10.6美元/吨附近。下半周,大西洋市场铁矿石货盘增多,带动运价小幅上涨。6 月 20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27502 美元,较 6 月 13 日上涨 6.2%;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1.044 美元/吨,较 6 月 13 日上涨 2.4%。远程矿航线,本周,大西洋市场巴西铁矿石运输需求稳定,供需呈紧平衡状态,运价稳步上涨。临近周末,铁矿石货盘增多,成交氛围升温,运价加速上行。6 月 20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7.113 美元/吨,较 6 月 13 日上涨 4.8%。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14 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减少 254.7 万桶至 4.57 亿桶,降幅 0.55%,进口 705.4 万桶/日,较前一周减少 125.0万桶/日,出口增加 123.0 万桶/日至 441.8 万桶/日,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为 2004.8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增加 0.25%。欧派克维持对 2024 年和 2025 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并上调了这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被带到以色列和真主党之间的新战线,短期内双方很难降温,对中东战火蔓延的担忧,也给油价提供支撑。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持续回暖,周四报 85.64 美元/桶,较 6 月 13 日上涨 3.93%。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 型油轮运价承压下滑。
VLCC 市场运价持续阴跌。6 月 20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1002.38 点,较 6 月 13 日下跌 2.0%。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50.19,较 6 月 13 日下跌 2.68%,CT1 的 5 日平均为 WS50.63,较上期平均下跌 3.68%,TCE 平均 2.3 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55.62,下跌 1.23%,平均为 WS55.85,TCE 平均 3.0 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意见》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决策部署,推动实施全国港口航道布局规划,引领水运行业中长期发展,奋力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水运新篇章。《意见》明确沿海强能级、内河稳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大重点内容。围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保障重点领域安全,深化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枢纽港的具体要求和建设重点,重在提升沿海港口发展能级。针对全国规划提出的 2.5 万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目标,着力联网补网,打通关键“堵点卡点”,构建内外联通、覆盖全面、协调融合的内河水运基础设施网络。聚焦存量资源优化利用、多式联运发展、港产城协同、智慧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切实提升水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水平。
三峡船闸通航 21 年来过闸货运量近 21 亿吨从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获悉:截至 2024 年 6 月 18 日,三峡船闸已累计运行 20.43 万闸次,通过船舶103.53 万艘次,通过旅客 1226.17 万人次,过闸货运量达 20.77 亿吨,有效支撑了长江黄金水道的安全通畅。据介绍,三峡船闸是世界上连续级数最多、总水头和级间输水水头最高、技术最复杂的内河船闸。自2003 年三峡船闸面向社会船舶开放通航以来,随着沿江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库区航道、港口条件改善,物流需求进一步释放,过闸货运量节节攀升。三峡船闸日均运行闸次由 23 闸次提升至 31 闸次,吃水控制标准从 3.3 米提高到 4.3 米,单闸次平均实载吨位从 3140 吨提升到 15264 吨。目前,三峡船闸年货运量已连续 10 年突破 1 亿吨。
邮轮在海南停靠或出发最高可奖 2200 万元为加大对海南邮轮旅游市场的培育力度,推进海南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制定了《海南省关于邮轮旅游奖励实施细则》。根据《细则》,奖励对象为境内外邮轮公司(或包船企业)、旅行社和船舶代理公司。奖励方式以邮轮旅游执行航次、运营天数、接待入境人次为标准,实行阶梯奖励,主要分为第一梯次、第二梯次、第三梯次。在奖励标准方面,对邮轮公司(或包船方)奖励总额不超过 2200 万元,实施的奖励标准分为航次奖励、天数奖励。航次奖励以海南港口为访问港的,每个航次奖励 20 万元;以海南港口为母港的,第一梯次每航次奖励 5 万元,第二梯次每航次奖励 10 万元,第三梯次每航次奖励 15 万元。天数奖励仅适用于母港邮轮,不适用于访问港邮轮,第一梯次每天奖励 3 万元;第二梯次每天奖励 5 万元;第三梯次每天奖励8 万元。
浙江分级分类动态监管内河运输船6 月 15 日起,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出台的《浙江省地方海事辖区内河运输船舶分级分类动态监管办法(试行)》正式实施。该办法是浙江交通深入推进三个“一号工程”重要举措,也是长三角海事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重大突破,为信用交通新型监管机制提供制度支撑,助力世界一流强港和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示范省建设。《办法》提出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船舶安全等级为基础,构建船舶动态监管、精准执法的全链监管体系。首创船舶全等级评定机制,建立由船舶“基本资质、交通事故、违法行为、安全检查、绿水积分、正向激励、负面清单”等指标组成的评定标准。运用大数据分析对内河运输船舶实施实时综合质量动态评定和安全等级划分,将船舶分为 AA、A、B、C、D 五个安全等级,并以“内河船舶码”等数字化应用为支撑,实施“一码查询、一码服务、一码监管”。
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海联运中心正式运营6 月 19 日,广西北海铁山港第一个铁路专用线入园集装箱货运枢纽综合货运站——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海联运中心正式开通运营。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海联运中心位于北海铁山港区北暮作业区 3#泊位后方陆域,占地面积约 209 亩,总投资 1.5 亿元。联运中心项目历时近 3 年建成了 1 束 2 线铁路专线,加上正在运营的北海铁山港区 4 束 8 线铁路专线,整个北海铁山港区年货运量能力远期将超 2000 万吨。北海联运中心利用园区专用线及丰富的机械设备优势,提高铁山港码头集装箱装卸效率,加快桂东班列、玉林班列、本地货源的发运,缓解港口的铁路装卸压力,有力提升了北海铁山港区的物流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集疏运体系。
5 月份中欧班列创单月运量历史新高从国铁集团获悉,5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 1724 列,发送货物 18.6 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 14%和 13%,创单月运量历史新高,货物品类不断拓展,运量持续强劲增长,较好地服务了中欧经贸往来。今年以来,国铁集团积极拓展境外运输通道,持续开行跨黑海、里海南通道测试班列,5 月份南通道中欧班列开行 13 列,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同时,加强与海关、边检等部门沟通,协调境外铁路企业加大接车和换装力度,积极推广铁路快速通关模式,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和效率,西、中、东通道运量同比分别增长 11%、26%、11%。
中国船燃签订绿色甲醇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日前,中国船燃与中广核新能源、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签订《巴林左旗年产 20 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产销一体战略合作协议》。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进一步推进了风光氢合成绿色甲醇从生产、运输、仓储、加注、消纳整个产业链条的合作,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绿色甲醇产业链、供应链为切入点,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拓宽合作范围,努力形成企业发展与赤峰经济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该项目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中广核新能源主导 50 万千瓦风光氢一体化项目建设,风电制氢的下游产业与生物质合成绿色甲醇,根据制氢规模,年可生产 20 万吨甲醇;中国船燃负责绿色甲醇产品的消纳,用于远洋货轮燃料供应;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负责绿色甲醇的运输和仓储。
新加坡 5 月船用燃料销量跃升至四个月高位根据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的最新数据,新加坡的船用燃料销量在 5 月环比和同比均有所增长,达到四个月来最高水平。数据显示,5 月新加坡的常规燃料和生物燃料的总销量达到 478 万吨,同比增长 5.7%,环比增长 13.7%,结束了连续四个月的下降趋势。从燃料类型来看,今年 5 月,新加坡极低硫燃料油(VLSFO)销量环比增长 17.2%至 264 万吨,高硫燃料油(HSFO)销量环比增长 8.6%至 174 万吨,馏分油销量环比增长 20.3%至 34.53 万吨,生物混合燃料销量环比下降 9.4%至 5.4 万吨。其中,HSFO 在总销量中的份额已由去年同期的 32%增长至 36.4%。此外,新加坡 5 月的 LNG 销量环比激增 37.1%达到 4.88 万吨,创下最高单月销量记录。甲醇没有销售记录。自 2023 年 6 月以来,新加坡新增生物混合燃料、LNG 和甲醇三种销售燃料。MPA 表示,自 2024 年初以来,新加坡的船舶停靠量大幅增加。5 月,新加坡抵港船舶总吨位同比增长 0.3%,达到 2.67 亿吨。这一增长主要是由散货船带动,其总吨位同比增加 378 万吨。油轮吨位同比增加 279 万吨,集装箱吨位同比减少 540 万吨。
美西最大集装箱港口 5 月吞吐量下降近日,美西两大港口洛杉矶港(Los Angeles)和长滩港(Long Beach)公布了 5 月份的集装箱吞吐量数据。5 月份,洛杉矶港共处理了 752893TEU 货物,同比下降 3%;其中进口重柜为 390663TEU,同比下降4.5%;出口重柜为 125963 TEU,同比增加 24%;处理空箱 236268TEU,同比下降 12%。5 月份,长滩港共处理了 695937 货物,比 2023 年 5 月下降了 8.2%;其中进口重柜同比下降 4.5%至345271 TEU,出口重柜同比下降 21.1%至 100885 TEU;空箱同比下降 7%,至 249782 TEU。
全球集装箱总运力突破 3000 万 TEUAlphaliner 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6 月 19 日,全球正在运营的集装箱船数量共计 6980 艘,总运力为 30017781TEU,全球班轮船队运力规模有史以来首次突破 3000 万标箱。全球集装箱航运业花了大约 50年才在 2001 年达到 500 万 TEU,但从 2000 万 TEU 到 3000 万 TEU 仅用了 7 年,平均每年增长 142.9 万TEU。BIMCO 的数据显示,今年将有 478 艘集装箱船交付,运力为 310 万 TEU,比 2023 年的纪录高出 41%;集装箱船队的运力预计将在 2024 年增长 10%。随着船舶订单继续涌入,预计从 3000 万标箱攀升至 3500万标箱的速度将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