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40426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4月26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193.64点,较4月19日上涨0.6%。其中,欧洲航线报收1669.04点,下跌3.0%;地中海航线报收2308.15点,上涨2.9%;美东航线报收1026.72点,下跌1.1%;美西航线报收909.82点,下跌0.5%;日本航线报收723.12点,较上期持平。
沿海散货:4月26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83.59点,较4月19日下跌0.4%。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DWT)煤炭运价33.7元/吨,较4月19日下跌9.4%;秦皇岛至上海(4~5万DWT)煤炭运价20.9元/吨,下跌9.1%。
远东干散货:4月25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671.88点,较4月18日下跌6.0%;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5.757美元/吨,下跌4.4%;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0.350美元/吨,下跌12.1%。
进口原油:4月25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1136.21点,较4月18日下跌3.0%。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58.58,下跌2.8%;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60.81,下跌3.4%。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表现良好,远洋航线运价上涨,支撑综合指数延续上行走势。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5.3%,较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 1.6%。2024 年国民经济开局良好,经济向好态势得到巩固和增强,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为我国集运市场保持稳中向好起到长期的支撑作用。4月 26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1940.63 点,较上期上涨9.7%。
欧洲航线,据标普环球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 4 月综合 PMI 初值升至 51.4,高于前值及市场预期,增速创近 11 个月最高,显示出欧洲经济出现向好迹象。但各行业复苏并不均衡,其中服务业表现良好,制造业则继续低于荣枯线。未来欧洲的经济表现仍值得关注。近期,多家班轮公司宣布欧洲、地中海航线自 5 月 1 日起出运的航班运价上调,幅度在 100 至 500美元/TEU 之间不等。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基本同步,市场运价小幅上行。
北美航线,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3 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增长 2.6%,好于市场预期,显示出美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但这也导致了近期通胀水平持续反弹,未来美联储为遏制通胀,可能将在更长时间内维持高利率,对后续美国经济继续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本周,运输需求表现良好,供需基本面稳固,主要航商在签约季内推动涨价计划,即期市场订舱价格走高。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台湾航线运输市场货量平稳增长,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小幅上涨。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出口成分指数微涨。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地区运价小幅下跌,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有不同程度上涨,进口成分指数上涨。
本周,下游终端商品库存充裕,采购拉运谨慎,运输需求转淡,船多货少格局下,沿海散货综合指数弱势运行。4 月 26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983.59 点,较上期下跌 0.4%。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本周,受冷暖空气交汇影响,华南区域强降雨持续,中东部区域气温下降,居民用电需求走弱。加之风电、水电等绿色能源季节性发力,华南电厂负荷率平均降至七成以下,火电淡季特征明显,沿海八省日耗 184 万吨,库存 3411.9 万吨,存煤可用天数约 18.5 天。煤炭价格方面,受下游终端需求进一步转弱影响,北方港口煤炭交投热度下降,港口合计调出量大幅回落,叠加大秦线检修即将完成,北港累库预期上升,市场观望情绪较浓。同期,煤炭产地安全检查频繁,供给同步收紧。淡季背景下,煤市供需双弱格局延续,煤价小幅波动。环渤海各港合计日均调入量 122.9 万吨,合计日均调出 106.9万吨,合计调进量好于调出量,港口库存累计上升。运价走势方面,周内煤炭价格走弱,北方港口成交渐少,加之下游终端节前阶段性补库完成,采购拉运以小货量为主,巴拿马船型运力过剩情况再现,沿海煤炭运价小幅下行。
本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大中型船行情走弱,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转跌。海岬型船两大洋市场铁矿石货盘较少,且可用运力充足,运价下跌。巴拿马型船市场船货僵持,日租金保持稳定。超灵便型船市场即期煤炭、镍矿、钢材等货盘运输需求转好,推动日租金上涨。4 月 25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 1671.88 点,较上周四下跌 6.0%。
海岬型船两大洋市场运价走跌。本周,太平洋市场略显安静,虽然周内澳大利亚矿商现身市场寻租,但即期铁矿石货盘较少,且可用运力充裕,运价持续下跌。4 月 25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22934 美元,较上周四下跌 21.2%;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0.350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12.1%。远程矿航线运力也较为充裕,不过巴西铁矿石 6 月装期货盘增加,市场氛围相对较好,运价小幅下跌。4 月 25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5.757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4.4%。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19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减少636.8万桶至4.54亿桶,降幅1.38%,进口649.7万桶/日,较前一周增加3.6万桶/日,出口增加45.3万桶/日至517.9万桶/日。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为1982.1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增加0.13%。美国原油库存在连续两周增加后,本周意外下降。美国商务部周四公布,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年率初值为增长1.6%,低于预期的2.4%。尽管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局势有所缓和,但加沙地带的冲突仍旧存在升级的风险,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仍将影响油价的走向。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高位波动,周四报89.28美元/桶,较4月18日下跌0.32%。全球原油运输市场VLCC型油轮运价承压下滑。
VLCC市场运价小幅下跌。4月2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1136.21点,较4月18日下跌3.0%。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58.58,较4月18日下跌2.75%,CT1的5日平均为WS59.13,较上期平均下跌5.39%,TCE平均3.1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60.81,下跌3.36%,平均为WS61.68,TCE平均3.5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习近平总书记重庆考察重要讲话激励交通运输行业开拓创新4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考察时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方面要齐心协力,把这一标志性项目建设好、运营好,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物流园区要积极运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联运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许仁安表示,重庆市交通运输系统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为总抓手,以支撑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为重要牵引,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引领,加快建设“2 小时重庆”,全力构建“4 向 3 轴 6 廊”交通主骨架,基本建成“123 出行交通圈”和“123 快货物流圈”,推动形成更多交通强市建设标志性成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当好开路先锋。
重庆发布 16 条政策措施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重庆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重庆市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通知,将通过实施16 条政策措施,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16 条政策措施围绕支持出海出境大通道发展、培育壮大通道经济、加强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优化口岸物流营商环境四个方面。重庆将进一步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质效,开行重庆至北部湾港、湛江港、洋浦港等港口的铁海联运班列;协同各方加密钦州港至新加坡港海运航线,实现“天天班”。重庆还将推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建设,服务“渝车出海”、支撑“产业跟随”、带动“原料进口”;加强物流网络建设,以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五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支撑,支持补链强链项目建设,推动进港、进园铁路及快速公路建设,畅通物流“最后一公里”。同时,加大物流经营主体培育,降低口岸物流费用,提升金融服务支撑作用,提升税收服务通道建设能力。
沪连两港携手实现“港航互连”4 月 18 日,上港集团和连云港港联合举办了“2024 年第二届沪连港航合作交流会”。会上,“新沂-连云港-上海”公转铁+公转水多式联运业务正式启动。该业务将空箱前置连云港港腹地市场,从连云港集装箱码头发出的空箱,通过陇海铁路抵达新沂铁路货场,经工厂装箱、重箱返回场等环节,集结后通过铁路发往连云港港,随后搭乘高效便利的“连申快航”,48 小时内到达上海港衔接母船。这是上海港首次把铁路班列开到了港外,该项目在全国沿海港口范围内首次实现了港前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的组合。会上,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有限公司与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连云港港滚装项目投资意向书》,双方将组建合资公司,围绕共建开辟滚装快线、稳定出口通道、推动业务对流、建立协同机制等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长三角商品车滚装一体化运营。
粤冀合作推出电煤运输“八优”快线4 月 19 日,装载 7 万吨电煤的“粤电 7”轮缓缓离开河北秦皇岛港,驶向广东汕尾港,标志着粤冀电煤运输“八优”快线启动。粤冀海事部门推出“八优”快线,对粤冀航线上从事电煤运输的安全诚信船舶及企业、岸电和防污染设施完备的码头等提供 8 项优先服务举措,包括窗口政务优先办理、进出港计划优先审核、通航资源优先使用、专用泊位优先靠泊、安检审核优先安排、重点水域优先通行、助航服务优先保障、保供事件优先处置。当天,粤冀海事部门在河北港口集团总部与粤冀两省港口、航运、能源等单位签署《粤冀电煤运输船舶“八优”快线试点建设合作协议》,各方将在融享信息资源、筑牢安全防线、打造绿色航区、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强协同联动,共同促进“矿路港航电”全链条电煤水路运输协同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广西 8 个对外开放泊位投产运营从广西自治区商务厅获悉,钦州市钦州港口岸大榄坪港区大榄坪作业区 1#—3#泊位、防城港口岸渔澫港区 404#—406#泊位、防城港防钢基地 17#—18#泊位等 8 个对外开放泊位正式投产运营。这 8 个泊位运营将分别新增集装箱 135 万标箱、散货 738 万吨、件杂货 251 万吨的外贸货物通关能力,为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加快助力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物流周转箱新国标将于 7 月 1 日起实施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绿色产品评价 物流周转箱》国家标准(GB/T 43802—2024),标准将自 7 月 1 日起实施。该标准的实施应用将有利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物流周转箱是物流作业环节中支撑实现物流单元化和机械化的标准包装容器和装载单元,被广泛应用于农副产品、商超配送等领域。《绿色产品评价 物流周转箱》国家标准给出了物流周转箱绿色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基本要求,并从资源、环境、品质三个方面提出了物流周转箱绿色产品的评价指标要求和鼓励性要求,引领物流周转箱产品的绿色升级。
全球最大江海直达纯电动集装箱船首航洋山港4 月 22 日,全球首制江海直达纯电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 01”,在洋山港海事局的远程电子护航下安全靠泊洋山港盛东码头 1 号泊位。这是目前全球最大、世界首制万吨级纯电动力集装箱船,该船固定往返于南京至洋山港,开启了洋山港将实现江海联运全程“零排放、零污染、零噪音”的新篇章,洋山港海事局全程保障进港靠泊和港内充换电作业安全。“中远海运绿水 01”轮总长 119.8 米,型宽 23.6 米,型深 9 米,设计吃水 5.5 米,最高航速 19.4 公里/小时,8261 总吨。在电动集装箱船总长、型宽、装箱数、载重吨及电池容量方面,均是世界第一。单船最多可装载 36 台 20 英尺标准集装箱大小的电池箱,电池总容量超过五万千瓦时,船舶还可以根据航程的需要,灵活配置电池箱数量,有效解决了传统电动集装箱船充电时间长、装载量低、续航里程短等问题。
我国载重最大货运列车在朔黄铁路运行试验成功4 月 20 日 8 时 18 分,总长超 4 公里、载重 3 万吨级的 55066 次货运重载列车,从朔黄铁路肃宁北站出发,经过 3 个多小时行驶,于 11 时 39 分顺利到达黄骅港站,标志着朔黄铁路 3 万吨级重载列车运行试验取得成功。该重载列车是目前我国铁路编组最长、载重最大的重载列车。这次开行的 3 万吨级重载列车,总长 4088 米,满载 324 节车厢煤炭,总重量约 32400 吨。该列车由 4台大功率电力机车牵引,总功率 38400 千瓦,相当于 52000 多匹马力,行驶在途中,宛如一条舞动的“钢铁煤龙”。
美西两大港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一季度箱量双双实现增长美西两大港口洛杉矶港(LA)和长滩港(LB)相继公布今年一季度数据。数据显示,美西两大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实现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美国最近的强劲的消费者需求。洛杉矶港 3 月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74.3 万 TEU,同比增长 17.8%,这是该港连续第 8 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进口重箱增长 18.6%至 38.0 万 TEU,出口重箱增长 47.3%至 14.5 万 TEU。此外,通过洛杉矶港的空箱数量增长了 6.9%,至 21.9 万 TEU。2024 年一季度,洛杉矶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238 万 TEU,同比增长 29.6%。2024 年一季度,长滩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200.3 万 TEU,同比增长 16.4%。其中进口重箱同比增长20.1%至 95.8 万 TEU,出口重箱同比下降 20.3%至 27.9 万 TEU。此外,一季度通过长滩港的空箱数量同比增长 33.5%,至 76.6 万 TEU。
欧洲两大港口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恢复增长鹿特丹港和安特卫普-布鲁日港相继公布 2024 年一季度运营数据,在持续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背景下,这两大欧洲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都恢复了增长,展现了世界贸易复苏的初步迹象。2024 年第一季度,鹿特丹港总吞吐量下降了 1.4%,降到 1.101 亿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吞吐量减少;铁矿石、废钢和液化天然气的吞吐量增加。一季度,鹿特丹港干散货吞吐量同比下降了 4.5%,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吞吐量的急剧收缩;液体散装吞吐量下降 3.1%,至 5260 万吨,下降是由于原油、矿物油产品和其他散装液体的吞吐量减少所致;液化天然气吞吐量再次增长 3.6%,达到 91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三年来首次增长,以吨为单位的吞吐量增长了 3.3%(从 3150 万吨增长到 3250 万吨),以 TEU 为单位的吞吐量增长了 2.0%,达到 330 万 TEU。2024 年第一季度,安特卫普-布鲁日港的总货物吞吐量为 7040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2.4%。在持续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背景下,集装箱吞吐量恢复增长推动了这一表现,突显了港口的韧性。一季度,安特卫普-布鲁日港按 TEU 计算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 6%,达到 328.7 万 TEU;滚装货运量下降了 6.9%;干散货的出口增加了 9.7%,进口下降了 24.4%,导致干散货板块总体下降了 12.1%;液体散货吞吐量保持相对良好,略有下降 0.9%。
DP World 打造全球首个全电动泊位近日,迪拜环球港务集团 (DP World)接收了 8 台全电动跨运车,未来将服务于伦敦门户港(LondonGateway)即将开放的第 4 个泊位。该泊位斥资 3.5 亿英镑,是全球首个全电动泊位。这批跨运车价值 1200万英镑,重约 62 吨,充电 45 分钟即可运行长达 4 小时。这批跨运车是零排放的,标志着 DP World 向到2050 年,旗下港口和码头设备实现电气化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外,该泊位的开放将是 DP World 实现可持续发展雄心的重要一步,此前,DP World 在旗下南安普敦港和伦敦港河码头采用加氢处理植物油(HVO)后,而非化石燃料。DP World 曾在 2023 年的多式联运展(Multimodal 2023)上被评为“年度可持续发展公司”,其目标是成为英国最具可持续发展性的物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