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40510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5月10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237.84点,较4月26日上涨3.7%。其中,欧洲航线报收1736.53点,上涨4.0%;地中海航线报收2373.54点,上涨2.8%;美东航线报收1017.46点,下跌0.9%;美西航线报收923.32点,上涨1.5%;日本航线报收729.67点,上涨0.9%。
沿海散货:5月10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91.48点,较4月26日上涨0.8%。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DWT)煤炭运价37.0元/吨,较4月26日上涨9.8%;秦皇岛至上海(4~5万DWT)煤炭运价23.3元/吨,上涨11.5%。
远东干散货:5月9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973.77点,较4月25日上涨18.1%;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7.793美元/吨,上涨7.9%;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1.808美元/吨,上涨14.1%。
进口原油:5月9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1367.21点,较4月25日上涨20.3%。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70.28,上涨20.0%;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73.44,上涨20.8%。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在小长假后延续良好表现,远洋航线运价继续上行,带动综合指数上涨。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4 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5%,在上月出口同比短暂下跌之后,迅速止跌回升,显示出中国出口继续处于稳中向好的轨道上,这有利于中国出口集运市场保持平稳发展。5 月 10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2305.79 点,较上期上涨 18.8%。
欧洲航线,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3 月零售销售指数环比上升0.8%,高于前值及市场预期,是 2023 年 1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代表着消费信心稳步提升,而消费支出的上涨将进一步推动欧元区经济增长。节后运输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供求关系良好,主要航商推动涨价计划,市场运价大幅上涨。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保持同步,市场运价同样明显上涨。
北美航线,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前 4 个月,我国对美国出口总计 1.08 万亿元,同比增长 2.4%,贸易顺差 6924.1 亿元,同比扩大5.4%,显示出我国对美出口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节奏,对北美航线的运输需求起到长期的支撑作用。运输需求在节后恢复情况良好,供需基本面稳固,主要航商继续推动运价上涨,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上行。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台湾航线运输市场货量略有下滑,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小幅上涨。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均有小幅上涨,出口成分指数微涨。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和东南地区运价小幅上涨,北方地区运价小幅下跌,进口成分指数上涨。
本周,多地天气转暖,煤炭需求预期向好,加之节后终端阶段性补库,运输需求有所增加,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平稳回升。5 月 10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991.48 点,较上期上涨 0.8%。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本周,一方面,南方降雨偏多,水电出力较好,火电负荷平稳运行,电厂日耗有所回落。另一方面北方气温持续攀升,下游迎峰度夏储煤需求提前释放,加之宏观政策面延续向好态势,非电行业提升备库预期,煤炭需求有所回升。沿海八省电厂日耗 179.1 万吨,库存 3449.1 万吨,存煤可用天数约 19.3 天。煤炭价格方面,夏季用煤预期向好,市场采购情绪升温,加之大秦线检修完成,铁路运费下调,贸易商拉运积极,产区出货顺畅。同时,部分区域产地安监紧张态势延续,供给缓慢恢复,个别货源供给偏紧,港口库存震荡下行,煤价走势稳中偏强。环渤海各港合计日均调入量 129.1 万吨,合计日均调出 130.1 万吨。运价走势方面,周内煤炭价格走强,市场情绪提振,拉运意愿升温。加之外贸行情上涨,内外贸兼营船外流增多,沿海煤炭运价稳步上行。
本期,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先抑后扬。劳动节假期前,大中型船行情持续走弱,假期后,三大船型均向好。海岬型船和巴拿马型船先跌后涨,超灵便型船经过假期期间短暂调整后继续上涨。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在大中型船市场带动下先跌后涨,5 月 9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 1973.77 点,较 4 月 25 日上涨 18.1%。
海岬型船两大洋市场反转上涨。假期前,太平洋市场澳大利亚即期铁矿石货盘较少,可用运力充裕,运价下跌。假期期间,伴随着远程矿航线走强,以及 FFA 远期合约价格上涨,船东信心回升,运价迎来大涨。本周,澳大利亚铁矿石货盘增加,且 FFA 远期合约高涨,市场氛围持续向好,运价继续上行。临近周末,运价维持高位,涨幅有所收窄。5 月 9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28955 美元,较 4 月 25 日上涨 26.3%;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1.808 美元/吨,较 4 月 25 日上涨 14.1%。远程矿航线,假期前,巴西铁矿石货盘偏少,运价走势疲软。假期期间,西非地区铁矿石货盘增加,市场活跃度提升,运价大幅上涨。本周,与太平洋市场一致,运价维持上行态势。5 月 9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7.793 美元/吨,较 4 月 25 日上涨 7.9%。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5 月 3 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减少 136.2 万桶至 4.6 亿桶,降幅 0.3%。EIA 上周的报告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了 730万桶,需求前景蒙上阴影,油价在 5 月初回落,一度跌至近两个月低位,本周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4 月原油进口总量为 4,472 万吨,约合 1,088 万桶/日。与 2023 年 4 月相对较低的 1040 万桶/日相比,增长了 5.45%;美国能源部发布声明表示,正在寻求购买最多 330 万桶石油来补充战略石油储备(SPR),改善需求前景预期,给油价提供支撑。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先跌后涨,周四报 84.22 美元/桶,较 4 月 25 日下跌 5.67%。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型油轮运价持续上行。
VLCC 市场运价大幅上涨。5 月 9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1367.21 点,较 4 月 25 日上涨 20.3%。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70.28,较 4 月 25 日上涨 19.99%,CT1 的 7 日平均为 WS64.87,较上期平均上涨9.71%,TCE平均3.8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73.44,上涨 20.77%,平均为 WS66.67,TCE 平均 4.2 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两部门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日前,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重点支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 轴 7 廊 8 通道”主骨架以及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范围内的国家公路和国家高等级航道,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通知》提出了四方面实施内容:一是围绕公共服务升级,推动基础设施智慧扩容,加快关键节点智慧通行服务、干线通道主动管控和一张网服务新模式等应用,力争实现通行效率提升 20%左右;二是围绕行业管理提升,推动基础设施安全增效,推进实施数字化管养系统、运行监测预警平台、数字治超及大件运输全链条监管系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等建设,力争实现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率提升 30%左右;三是围绕协同创新发展,推动跨领域产业融合,实施车路云一体化和船岸云一体化试点,总结一批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关键技术和标准规范;四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完善跨部门协同联动管理和服务机制,健全公路水路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机制,推动数据技术产品、应用范式、商业模式和制度机制协同创新,推广一批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产业化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
珠海经开区出台奖励办法促进港航业务发展近日,《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港航业务发展奖励办法(2024 年-2026 年)》发布,在港口集装箱业务、航运业务等方面实施奖励引导政策。该办法将惠及注册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开展港航相关业务的码头(码头整体控股经营人)、船代货代、物流、航运及供应链服务等企业或机构。《办法》针对外贸、内贸、集装箱多式联运、“散改集”业务、港口配套服务分别设计了多项激励政策。近洋、远洋以及重要影响力集装箱海运通道的存量航线、通道,可以根据业务增长量享有相应奖励。联通港澳的集装箱驳船航线、“组合港”航线、“一港通”航线、外贸内支线等可以享有相应的奖励。航运业务发展奖励聚焦新能源船舶、船舶运力排名、货物周转量增量等方面,清晰折射珠海航运发展的未来所需——绿色节能、提升运力、加速周转,鼓励航运企业进一步提升航运能力与效率。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首次交割顺利完成4 月 29 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首个合约 EC2404 顺利完成交割,交割结算价 2152.8 点,交割量1640 手,交割金额 1.77 亿元。此次首个合约交割结算价采用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 SCFIS(欧洲航线)计算而得。至此,集运指数(欧线)期货走完挂牌上市、交易、结算、交割等完整流程。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于 2023 年 8 月 18 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全资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上市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市场功能逐步发挥。截至 2024 年 4 月 29 日,累计成交 2957.63 万手,总成交金额 15754.56 亿元。
广州港“两湾快航”服务升级5 月 5 日,“两湾快航”新运力“南港 102”轮满载从远东进口的石油焦货物以及珠三角瓷砖等内贸货物,以同船运输模式从广州港南沙港区驶出,航向北部湾港钦州港区,正式投入航线运营。“两湾快航”是由广州港集团与北部湾港国际港务集团携手打造,以南沙港和钦州港为枢纽中心,串联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便捷高效的海上物流通道。本次“南港 102”将投入“两湾快航”航线运营,航线舱位达 500 多标箱,以每周一班稳定高效往来南沙港-钦州港。
万吨级江海直达船舶首次直航重庆5 月 8 日,载运 5400 吨进口大豆的“创新 5”货船顺利进入重庆水域,开创了万吨级江海直达船舶从沿海直航重庆的先河,并开启舟山至重庆的江海直达新航线。“创新 5”货船总长 130 米,设计载货量 9832 吨。本次航行,该船于 4 月 24 日从宁波舟山港出发,将直航到重庆万州新田港、珞璜港。这改变了以往需在长江中下游港口通过江船转运的模式,预计可缩短运输时间约 20 天,节省中转费并减少货物损坏率。此次新航线的开通,是长江上游航运的重大利好,将加快推进中国西部地区与江浙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效的物流支撑。
九江出台政策“真金白银”支持氢能船舶发展日前,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九江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聚焦支持氢能产业培育、支持氢能示范应用、支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政策实施等四个部分,出台 15 条举措,旨在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新机遇,大力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将九江打造成为“江西省氢能经济开放先行区”和“长江经济带氢能示范区”。《措施》提出,九江将在企业落户、氢能船舶应用、氢能车船运营、燃料电池及氢能船舶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财政补贴。在支持氢燃料电池船舶示范应用中,鼓励政府管理船、旅游公司观光船、交通船和运输船优先采购氢燃料电池船舶,对在九江运营的氢燃料电池船舶按功率给予奖励,单船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 200 万元;对在九江市运营的氢燃料电池船,按功率进行运营补贴,每家企业补贴金额最高不超 300 万元。
“丝路海运”天天班第 1000 列成功开行5 月 8 日,载有 40 个“丝路海运”智能集装箱的闽赣“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班列抵达厦门国际物流港(前场站),该批集装箱卸车后将运往海天码头,装载上“海丰横滨”轮前往东南亚港口。这是自去年 3 月正式开行以来,闽赣“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的第 1000 列,标志着江西—福建这条“东南物流黄金通道”的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丝路海运”天天班班列是在闽赣两省口岸部门支持下,由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福建港口集团、国际航运企业等“丝路海运”联盟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一条高效率、低成本、智能化进出口物流路径,实现了 24 小时内 “点对点”集装箱货物直达运输。该班列开行一年多以来,累计运送货物 7.02 万标箱。
今年 4 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 471 万修正总吨(CGT)根据克拉克森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 4 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 471 万修正总吨(CGT),以 CGT计同比增长 24%。其中,中国承接了 91 艘、358 万 CGT,以 76%的市场占有率占据榜首;韩国承接了 67 万CGT,市场占有率为 14%,位居第二。今年 1~4 月,全球累计新船订单成交量为 1641 万 CGT,以 CGT 计同比增长 8%。其中,中国承接了 929 万 CGT,同比增长 23%,市场占有率为 57%,位居第一;韩国承接了 524万 CGT,同比增长 24%,排名第二。截至今年 4 月底,全球手持新船订单量为 1.2991 亿 CGT,环比下降 10 万 CGT。其中,中国手持新船订单量达到 6486 万 CGT,环比下降 7 万 CGT,同比增加 817 万 CGT,以 50%的市场占有率继续稳居第一;韩国手持新船订单量为 3910 万 CGT,环比增加 21 万 CGT,同比增加 36 万 CGT,市场占有率为 30%,位居第二。
埃及苏伊士运河 4 月收入同比下降超 36%据埃及当地媒体 9 日报道,今年 4 月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收入下降至 5.751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 9.045亿美元相比,降幅超 36%。由于红海航运危机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马士基等多家航运公司选择避开苏伊士运河绕道好望角,以避免也门胡塞武装对红海船舶的袭击。
亚洲发往美国海运集装箱量“七连增”据外媒报道,美国笛卡尔-达塔明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3 月从亚洲发往美国的海上集装箱运输量为1455586TEU,比上年同期增长 20%,为连续 7 个月增长。排名前十产品的运输量均超过去年同期。钢铁产品增长 43%,塑料增长 41%。从消费品来看,运输量最大的家具类增长 29%,玩具和运动器材增长 17%。这反映出因新冠疫情而积累的库存的调整结束以及美国个人消费的坚挺。按照发货地区来看,运输量份额超过五成的中国大陆发货增长 18%。排在第二位的韩国发货增长 35%,第三位的越南发货增长 25%,运输量较多的地区增长明显。日本发货增长 9%,台湾地区发货下降 1%。
红海危机使得科伦坡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增长 24%斯里兰卡港口管理局 (SLPA) 报告称,2024 年第一季度,其旗下运营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 441032TEU增加到 652766TEU,同比增长 48%,创历史新高。SLPA 运营的码头今年前三个月的转运吞吐量总计 582403TEU,比去年同期增长 49.81%。这一增长带动了科伦坡港(POC)的整体转运量,今年前三个月达到 172 万TEU,比 2023 年同期增长 24.20%。SLPA 表示,集装箱吞吐量的激增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红海危机的不断恶化是问题的关键。SLPA 主席基思·伯纳德 (Keith Bernard) 强调,为避免在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出现的问题,许多航运公司改变了船只航线,科伦坡港已准备好成为中东地区重要的转运枢纽。
马士基:红海风波将导致今年第二季度运力减少两成左右丹麦航运集团马士基(Maersk)5 月 6 日表示,红海风波给集装箱运输行业带去的干扰正在扩散,预计今年第二季度远东地区和欧洲之间的集装箱运输能力将减少约 15%-20%。自去年 12 月红海危机爆发以来,马士基和其他航运公司已将船只改道至非洲好望角附近,以避免在红海遇袭。这也导致了船只的航程更长、运费更高。2 月,该公司认为红海危机可能会持续到今年下半年;而上周,马士基改口为“至少持续到今年年底”。马士基表示,正在尽所能来提高可靠性,包括提高航行速度和增加运力。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额外租赁了逾 12.5 万个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