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40301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3月1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352.40点,较上期下跌3.6%。其中,欧洲航线报收2151.71点,下跌1.7%;地中海航线报收2634.13点,下跌6.3%;美东航线报收1268.52点,下跌1.9%;美西航线报收1090.92点,下跌3.8%;日本航线报收745.28点,下跌7.3%。
沿海散货:3月1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58.52 点,较上期上涨0.6%。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DWT)煤炭运价30.8元/吨,上涨4.4%;秦皇岛至上海(4~5万DWT)煤炭运价18.1元/吨,上涨3.4%。
远东干散货:2月29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835.98点,较上期上涨29.1%;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7.827美元/吨,上涨12.8%;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2.473美元/吨,上涨28.2%。
进口原油:2月29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1180.69点,较上期下跌12.6%。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60.58,下跌13.3%;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63.58,下跌11.6%。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仍处于长假之后的恢复态势,总体恢复情况较为缓慢,多数航线市场运价继续下跌,综合指数延续下行走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 月综合 PMI 指数为 50.9,与上月持平。其中,2 月份制造业 PMI 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略有回落,非制造业 PMI 扩张加快,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扩张态势。3 月 1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979.12 点,较上期下跌6.2%。
欧洲航线,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2 月经济景气指数降至95.4,低于前值和市场预期。其中,工业和服务业信心指数双双出现下滑,显示出欧洲经济增长前景较为疲软。此外,红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将继续对亚欧航线的运输市场造成考验。本周,运输需求恢复缓慢,供需基本面仍然较弱,市场运价继续下跌。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保持同步,即期订舱价格延续下行走势。
北美航线,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1 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下跌 6.1%,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为 2020 年 4 月以来最大降幅。近期美国多项经济数据大幅下跌,显示美国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这将拖累北美航线的运输需求。本周,货量仍处于恢复态势,但恢复情况一般,市场运价继续呈现调整行情。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运输市场货量总体回升,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小幅下跌。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和北方地区运价小幅下跌,东南地区运价上涨,出口成分指数微跌。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和北方地区运价都有不同程度下跌,东南地区运价微升,进口成分指数下跌。
本周,运输市场热度稳步回升,加之粮食增储收购,产地港口购销两旺,综合指数小幅上涨。3 月 1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958.52 点,较上期上涨 0.6%。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受近期寒潮降温影响,民用电负荷维持高位,加之元宵节过后工业企业迎来大面积复工复产,工业用电需求走强,沿海电厂日耗迅速回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多数电厂前期在长协及进口煤持续补充下,库存依旧保持偏高状态,对市场高价煤仍持抵触情绪,实际需求释放有限。本周沿海八省日耗 202 万吨,库存 3355 万吨,存煤可用天数约 17 天。煤炭价格方面,节后上游货源稳定增加,但在发运到港煤价仍然倒挂的情况下,贸易商集港发运积极性转弱,港口到货以长协煤为主,市场可流通优质煤现货资源依旧偏少,贸易商挺价情绪高涨。而终端依然维持刚需采购节奏,采购力度不及预期,保持观望居多,市场实际成交有限。本周,港口调入调出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环渤海各港合计日均调出 98.9 万吨,但调入量依然高于调出,港口库存继续攀升,煤炭价格维持弱稳行情。运价走势方面,随着元宵节后复产复工全面开启,以及中东部降温天气影响,电厂日耗稳步回升,叠加少量非电采购,运输需求小幅释放,但整体表现不及预期,在长协和进口煤保障下,市场新增货盘较少,沿海煤炭运价小幅上行。
本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表现持续向好。海岬型船市场氛围火热,运价高涨。巴拿马型船市场货盘稳定,即期运力偏紧,日租金不断上涨。超灵便型船市场,印尼煤炭、镍矿货盘增加,日租金高位上涨。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大幅上涨,创年内新高。2 月 29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 1835.98 点,较上周四上涨 29.1%。
海岬型船市场运价大幅上涨。太平洋市场运价震荡上行,上周末本周初,澳洲主要矿商现身市场寻船。虽然澳洲西部台风消散,但国内北方寒潮仍然影响船舶周转,加之 FFA 远期合约价格上涨,运价持续上行。随后,由于铁矿石、煤炭货盘出货量一般,运价小幅下调。下半周,澳洲铁矿石货盘增加,且 FFA 远期合约价格不断攀升,市场氛围火热,船东信心充足,运价大幅上涨,再创年内新高。2 月 29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32230 美元,较上周四上涨 65.6%;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2.473 美元/吨,较上周四上涨 28.2%。远程矿航线,走势同太平洋市场,运价较好上涨。2 月 29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7.827 美元/吨,较上周四上涨 12.8%。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增加419.9万桶至4.47亿桶,增幅0.95%,预期增加274.3万桶。美国1月冬季暴风雪后炼厂计划外停工,现阶段炼厂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观望状态,产能利用率低于10年的季节性平均水平,导致原油库存连续五周上升。周四,美国通胀数据显示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原油需求。OPEC+正在考虑将自愿石油减产期限延长至第二季度,支撑油价。红海航运中断对石油运输的影响较小,供需基本面是影响油价的更重要因素。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波动盘整,周四报83.62美元/桶,较2月22日上涨0.20%。全球原油运输市场VLCC型油轮运价大幅下跌。
VLCC市场运价持续下行。2月2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1180.69点,较2月22日下跌12.6%。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60.58,较2月22日下跌13.32%,CT1的5日平均为WS64.08,较上期平均下跌20.32%,TCE平均3.7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63.58,下跌11.56%,平均为WS66.69,TCE平均4.2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3 月起施行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全流程管理,提升标准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行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办法》将于 3 月 1 日起施行。作为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管理的基本制度,《办法》充分借鉴相关行业标准管理工作经验,与行业已有制度文件相衔接,明确了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的立项、组织编制、审批、发布及实施监督等方面的要求。《办法》禁止在行业标准中规定资质资格、认可认证、审批登记、评比达标、监管主体和职责等事项,禁止利用行业标准实施妨碍商品、服务自由流通等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为提高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制修订质量和效率,《办法》还明确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完成周期一般不超过18 个月,标准修订计划项目和采用国际标准的计划项目完成周期一般不超过 16 个月。
我国设立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海关总署 2 月 28 日公布《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该商务合作区以国际商务交流为核心功能,满足境外人员短期停留商务活动需求,为国际商务人士在商务合作区内开展商务会见、商务洽谈等活动提供便利。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规划面积约 0.88 平方公里,以三“新”为发展定位,即便利国际商务交流的新平台、服务资源要素汇聚的新载体、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节点。相关举措主要包括:海关对进出区人员携带行李物品按国际侧基本放开、国内侧严格管住原则实施监管;移民管理部门对持商务合作区综合管理机构备案的有效邀请,搭乘国际(地区)航班自浦东国际机场入区的境外人员无需核查中国签证等入境许可,仅开展国际旅行证件核查,在区内开展商务活动可停留 30天,并可根据需要申请延期;对境外人员携带自用、合理数量的行李物品进入商务合作区给予充分便利,海关仅开展行李物品安全准入及动植物检疫监管,移民管理部门除执法办案需要外不再检查等。
海洋联盟延长合作期限至 2032 年2 月 27 日,全球最大航运联盟——海洋联盟四家创始成员达飞集团、中远海运、长荣海运与东方海外在上海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海洋联盟的合作期限延长五年至 2032 年。随着合作期限延长相关文件的签署,海洋联盟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优化协同,持续提升合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广大客户带来更为稳定优质的服务体验和供应链保障。海洋联盟各方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向监管机构的报备等工作,确保联盟运作的合法合规。另悉,28 日,上港集团与海洋联盟成员达飞集团举办战略合作延展协议签约仪式。随着延展协议的签订,双方将就上海港生物甲醇储存和加注业务开展新的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在港口航运与物流资源等方面的协同优势,加强对港口挂靠的预报和准备,提升靠泊和作业效率,通过全面提升码头服务作业效率与优化业务资源配套,共同创造条件,为上海港更高效地配置航线资源。
湖南省政府与中远海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 月 28 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在长沙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湖南港航资源整合和港产城融合发展,助力湖南企业加速“出海”。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航运业务合作、加快通道建设、加快区域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湖南湘粤非陆海新通道建设,更好支撑湖南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和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仪式上,三一集团与中远海运集团就深化集装箱运输合作、完善全程供应链解决方案签署合作协议,城陵矶新港区管委会、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管委会分别与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就加快多式联运、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枢纽等签署合作协议。
深圳出台 24 条措施促进汽车出口近日,《深圳市 2024 年促进汽车出口工作方案》印发,从增加本地汽车制造厂出口车型产量、推进汽车产贸协同开拓海外市场、扩大二手车出口高能级主体数量、加快二手车出口手续办理效率、提升汽车出口运输保障能力、增强汽车出口配套综合服务能力等 6 个方面,提出 24 条具体举措,进一步抢抓汽车出口发展机遇,纵深推动汽车“产运贸”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在持续增强深圳口岸汽车出口运输能力方面,《方案》提出,将增加滚装船航线,争取更多外贸汽车航线以深圳为始发地或停靠深圳港口;支持企业购置滚装船,与船企签订长期协议;支持汽车出口企业参与航运贸易数字化试点,采用电子提单等国际贸易新规则提高出口运输效率;加大对集装箱、中欧班列出口汽车支持力度,满足小型车企、汽车贸易商和二手车等多频次、小批量的出口运输需求;指导企业办理海事危化品手续等。
中联航运新开亚洲区内航线中联航运近日宣布,将联合运达航运(IAL),开通 SCT2 华南-越泰快线,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多快捷优质的东南亚航线服务。SCT2 航线将于 3 月 14 日从曼谷首航,投入 2 艘专为泰国线打造的 BKK MAX(曼谷最大型)集装箱船。航线挂靠港序为:南沙、蛇口、胡志明、曼谷(PAT 码头)、曼谷(SAHATHAI 码头)、林查班、南沙。
江南造船为太平洋气体船公司建造全球最大 VLEC 完成命名2 月 26 日,交银金租为山东海洋集团所属太平洋气体船公司订造的 99000 立方米全球最大乙烷运输船(VLEC)“Pacific SP Minerva(密涅瓦)”轮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江南造船集团举行命名仪式。该船由江南造船自主研发设计,属于江南“Panda(熊猫)”系列,将服务于液化乙烷的长途运输,设计总长 230.0 米、型宽 36.6 米、型深 22.5 米、配有 4 个具有江南造船自主知识产权的“BrilliancE”B 型液货舱和 2 个 C 型甲板罐,最大舱容达 99000 立方,装载量居全球同类型船舶第一。
全球班轮公司运力百强最新排名根据 Alphaliner 最新公布的数据,截止 2 月 25 日,全球在运营集装箱船数量共计 6832 艘,总运力为2897.1 万 TEU,折合约 3.44 亿载重吨。其中,前三大班轮公司总运力占全球市场的 47.2%。全球班轮公司运力排名前三是地中海航运(572.25 万 TEU,占比 19.9%)、马士基航运(418.64 万 TEU,占比 14.6%)以及达飞轮船(363.81 万 TEU,占比 12.7%)。Alphaliner 指出,运力排名第 4 名第 10 名依次为:中远海运集团、赫伯罗特、海洋网联船务(ONE)、长荣海运、韩新海运、阳明海运和以星航运。其中前 7 名运力都超过 160 万 TEU。前十大班轮公司的运力占据全球市场 84.7%。排名第 11 至 20 名依次为:万海航运、太平船务、X-Press Feeders Group、海丰国际、高丽海运(KMTC)、新加坡海领船务、UniFeeder、伊朗国航(IRISL)、长锦商船和中谷海运。前二十大集装箱班轮公司的运力占据全球市场 91.4%。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计划投巨资应对气候危机巴拿马运河管理局(ACP)近日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入超过 85 亿美元,用于可持续发展项目,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影响。该投资计划是 ACP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旨在减少港口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 2050 年零碳排放目标。投资中将有 35 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和设备升级,包括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购买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拖船;20 亿美元用于以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新项目;另有 20 亿美元用于实施更强大的水资源管理系统;还有 10 亿美元用于支持港口数字化转型与碳排放改善措施。
迪拜环球与马斯达尔合作 在港口运营中布署清洁能源据悉,迪拜环球港务集团(DP World)与阿布扎比的清洁能源公司马斯达尔(Masdar)达成合作,在中东和非洲的供应链中探索和实施可再生能源系统。迪拜环球声明称,二者的合作旨在通过共享监管环境和其它解决方案,加快迪拜环球在全球供应链中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部署,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在为期 3年的合作中,二者将努力确定太阳能和储能系统的潜在部署地点,初期将主要关注沙特、塞内加尔和埃及。迪拜环球也将在全球供应链广泛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系统(BESS)。迪拜环球承诺到 2040 年实现碳中和,到 2050 年实现净零碳排放——这一承诺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零碳竞赛”倡议和阿联酋的 2050 年净零碳排放倡议相一致。
马士基:红海航运中断或持续到 2024 年下半年马士基航运集团 2 月 27 日声明称,客户应做好红海海运中断将持续到下半年的准备,并在供应链规划中考虑延长运输时间。马士基表示,已增加约 6%的船舶运力,以抵消因非洲周边转运时间延长而造成的延误。
达飞集团公告:在个案基础上恢复红海运输法国航运巨头、世界第三大集装箱班轮公司达飞集团发布公告:“集团重新评估了红海南部地区的局势,不断变化的条件使我们能够在个案基础上恢复运输。”公告还表示,在每次转运前,都会对每艘船只的情况进行密切评估,因此无法预计或告知航线选择。如果没有其他选择,船只还将改道好望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