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40209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2月9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455.19点,较上期下跌0.7%。其中,欧洲航线报收2317.77点,下跌3.4%;地中海航线报收2962.67点,下跌1.9%;美东航线报收1348.35点,上涨5.8%;美西航线报收1126.43点,上涨8.4%;日本航线报收795.07点,下跌1.2%。
沿海散货:2 月 9 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955.61 点,较上期下跌 2.1%。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 万DWT)煤炭运价28.7 元/吨,下跌 2.7%;秦皇岛至上海(4~5 万DWT)煤炭运价 17.4 元/吨,下跌 1.7%。
远东干散货:2月8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055.24点,较上期上涨4.7%;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3.127美元/吨,上涨5.4%;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8.378美元/吨,上涨2.3%。
进口原油:2月8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1240.75点,较上期上涨11.5%。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64.79,上涨12.4%;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65.31,上涨10.4%。
在进入传统的“春节”假期前,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保持平稳态势,多数航线市场运价在节前有所回落。虽然部分航线仍然面对紧张的地缘局势,但对于航运市场的影响已经趋于平稳,市场已经基本适应目前的状态。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2,较前值环比上升,服务业和综合PMI继续保持在荣枯线上方,显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这将对中国出口集运市场保持平稳运行起到长期支撑作用。2月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2166.31点,较上期下跌2.3%。
欧地航线,据标普全球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欧元区综合PMI升至47.9,虽然仍处于荣枯线下方,但该数据创了最近6个月的高点,显示欧洲经济继续保持复苏态势。红海地区的地缘局势依然紧张,主要船公司继续绕道航行,市场运价的波动趋于平稳。节前市场运输需求总体平稳,供求关系基本平衡,市场运价继续小幅回落。
北美航线,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ISM制造业PMI为49.1,已经连续15个月低于荣枯线,显示出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并不稳固。由于美国通胀持续高于2%的目标水平,美联储继续将利率保持在金融危机以来的高位,美国经济在高通胀、高利率的背景下,将继续面临考验。节前运输需求基本稳定,在前期连续上涨后,本周市场运价出现回落。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临近春节假期,运输市场货量总体下滑,进口航线运价走高,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小幅上涨。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和东南地区运价小幅下跌,北方地区运价上涨,出口成分指数微跌。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都有不同程度上升,进口成分指数上涨。
春节前夕,终端商品需求放缓,运输市场受南方雨雪冰冻天气影响,船舶周转率略有下降,供需双弱,综合指数继续下行。2 月 9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955.61 点,较上期下跌 2.1%。
煤炭市场:市场需求方面,南方大部分地区受寒潮天气影响,气温持续偏低,民用电需求得到支撑。但随着春节假期渐近,下游企业大多进入放假模式,停产停工范围逐步扩大,工业用电负荷持续下降,终端节前采购基本停滞。整体来看,春节期间各项经济活动放缓,用电需求降至低谷,煤炭产运需各环节周转压力相对较小。本周沿海八省电厂日耗178 万吨,库存 3060 万吨,存煤可用天数约 17 天。煤炭价格方面,临近春节,下游耗煤需求持续下降,北上拉煤积极性减弱,市场逐步进入休市状态,对高价煤接货意愿不强,市场交投冷清,资源调入处于低位。而随着封航解除,前期积压的需求陆续释放,环渤海各港合计日均调出 114.2 万吨,整体调出量高于调进,港口库存下降较为明显。运价走势方面,受南方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数日影响,即期运输需求虽有所好转,但在春节假期背景下,新增货盘稀少,交投氛围偏冷。各航线运价跌至成本线附近后,下行空间有限,停船现象陆续发生,沿海煤炭运价底部波动。
临近春节,本周国际干散货市场总体保持平稳,不同船型运价走势分化。海岬型船市场上半周一度表现较好,澳大利亚铁矿石运输需求释放,提振市场氛围,带动运价上涨。巴拿马型船市场煤炭货盘持续增多,日租金稳步上行。超灵便型船市场船货双方僵持,日租金先跌后稳。在海岬型船和巴拿马型船市场带动下,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上涨。2 月 8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 1055.24点,较上周四上涨 4.7%。
海岬型船运价先涨后跌,周中涨至近一个月来高位。太平洋市场,上半周,三大发货人齐聚市场,铁矿石运输需求释放,成交氛围较为活跃,市场情绪持续改善,西澳至青岛航线运价一度涨至 9.208 美元/吨。下半周,假日模式开启,节日氛围渐浓,货盘明显萎缩,运价迎来回落。2 月 8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TCT 日租金为 13656 美元,较上周四上涨17.1%;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8.378美元/吨,较上周四上涨 2.3%。远程矿航线,与太平洋市场趋同,上半周,市场交投氛围较为活跃,运力供给趋紧,加之 FFA 适时上涨,运价上行。下半周,节假日影响下,市场氛围渐冷,运价止涨下跌。2 月 8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3.127 美元/吨,较上周四上涨 5.4%。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2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增加550万桶至4.274亿桶,增幅1.3%,美国上周原油进口690.7万桶/日,较前一周增加130.2万桶/日,出口减少29.8万桶/日至359.6万桶/日。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为1994.3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减少0.8%。美国汽油库存上周减少310万桶,至2.51亿桶,精炼油库存减少320万桶,至1.276亿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拒绝了哈马斯提出的停火条件,美国对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进行了空袭,加剧了人们对中东局势的担忧,地缘政治持续给油价升温。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小幅上涨,周四报81.53美元/桶,较2月1日上涨2.76%。全球原油运输市场VLCC型油轮运价止跌回升。
VLCC市场运价大幅回暖。2月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1240.75点,较2月1日上涨11.5%。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64.79,较2月1日上涨12.38%,CT1的5日平均为WS60.46,较上期平均上涨5.04%,TCE平均3.3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65.31,上涨10.40%,平均为WS61.17,TCE平均3.5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上海出台方案 落实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上海市政府新闻办 2 月 6 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市落实〈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的实施方案》的有关情况。《实施方案》聚焦八个方面,共提出 117 项措施,一方面不断优化“边境”措施,加大商品和要素流动开放力度;另一方面主动对接“边境后”规则,稳步深化制度型开放。八个方面是: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政府采购领域改革、推动相关“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以及相关保障措施。
江苏海事局公布 2024 年更贴近民生实事项目近日,江苏海事局公布 2024 年更贴近民生实事项目。2024 年,江苏海事将通过十大举措保安全、促畅通、优服务,为港口航运企业、船员等带来暖心福利:一是拓展“四直”绿色通道,服务船舶“大进大出、快进快出”;二是推进海事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三是建立试航船舶江浙沪联动服务机制;四是建设应用长三角区域统一的公共服务 APP;五是服务航运公司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六是建立运行长江江苏段智能锚泊服务系统;七是支持辖区港口码头提级增效;八是实施辖区航运企业自有船员比例提升工程;九是推动危化品船舶安全、环保洗舱;十是推动船员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
三峡北线船闸和葛洲坝一号船闸将实施停航检修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获悉,三峡北线船闸、葛洲坝一号船闸将于 2 月 21 日 8 时开始实施停航检修,三峡北线船闸检修工期 45 天,葛洲坝一号船闸检修工期 40 天。根据通告,检修期间,重点急运物资船每日优先安排不超过 4 艘次;粮食运输船每日优先安排不超过2 艘次;集装箱船、商品车运输船(总宽 19.2 米及以上的船型,下同)每两日安排通过三峡船闸不超过 12艘次,其中商品车运输船每两日不超过 1 艘次;集装箱船试运行预约过闸模式。示范船型船舶过闸方面,川江及三峡库区大长宽比示范船按照通过计划编制确认线并获得确认的时间提前 24 小时安排调度计划;使用液化天然气(LNG)和柴油燃料的混合动力船舶按照通过计划编制确认线并获得确认的时间比同类船舶提前 24 小时安排调度计划。诚信船过闸方面,每日优先安排不超过 2 艘次,每艘诚信船舶仅能使用 1 次优先过闸奖励。载运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船舶一般日均安排不超过 2 闸次。其他类型货船按船舶通过计划编制确认线并获得确认的时间顺序安排。
1 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同比增长 39%春节临近,连接我国西部地区和东盟等国家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化身为“年货班列”,为国内年货市场带来了大量来自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物品。今年 1 月,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货物 8 万标箱,同比增长 39%。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已从最初的渝桂两省区合作,扩展成为国内 18 个省区市共建的新格局,基本形成东、中、西三条主干道,运输网络覆盖全球 120 个国家和地区的 473 个港口,运输货物品类由 2017年的 50 多种增加至现在的 980 多种,为中国与东盟国家货源双向稳定提供了运输保障。
红海局势持续紧张 苏伊士运河收入锐减受红海局势持续紧张影响,埃及苏伊士运河船舶通行量降幅明显。据苏伊士运河管理局 3 日发布的消息,运河今年 1 月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近一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乌萨马·拉比耶告诉媒体:“去年 1 月,我们的收入为 8.04 亿美元,而今年 1月为 4.28 亿美元,这意味着减少 46%。”今年 1 月,苏伊士运河船舶通行量同比减少 36%。苏伊士运河连接红海和地中海,战略位置重要。运河收入是埃及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主要来源。鉴于红海局势持续紧张,多家国际航运企业暂时避开需要经过红海水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拉比耶本月早些时候说,虽然埃及方面推出了通行费打折等措施吸引商船,但不足以抵消航运企业的安全担忧。
蔚山港完成大型箱船甲醇燃料船对船加注2 月 2 日,韩国蔚山港通过船对船(ship to ship,STS) 的方式为一艘 16000TEU 超大型集装箱船成功加注了绿色甲醇燃料,这在全球尚属首次。由韩国航运公司 Hana Marine 运营的加注船“Golden Sunny Hana”号为马士基全球首艘大型甲醇动力集装箱船“Ane Maersk”号提供了绿色甲醇燃料。“Ane Maersk”号是马士基在韩国订造的 18 艘大型甲醇动力船中的第一艘,于今年 1 月 26 日在 HD 现代重工蔚山船厂举行命名仪式。“Ane Maersk”号全长 350 米,宽 53.3 米,载箱量 16592TEU。该船配备由 MAN Energy Soltuions 提供的双燃料发动机,可以使用甲醇和传统船用燃料航行,辅机同样采用甲醇双燃料。该船计划于本月交付运营,部署在连接亚洲和欧洲的 AE7 航线上,挂靠上海、丹戎帕拉帕斯、科伦坡和汉堡等港口,其中中国宁波为该船第一个目的港。
经合组织预测 2024 年全球经济增长 2.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2 月 5 日发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 2024 年增长 2.9%,2025年增长 3.0%,今明两年亚洲将与 2023 年一样继续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大部分。经合组织秘书长科尔曼表示,过去两年间,在通胀高企、财政紧缩的情况下,全球经济表现出韧性,增长得以保持。预计到 2025 年底,二十国集团大多数经济体的通胀率将回到央行目标水平。报告强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仍是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且因中东冲突的演变进一步加剧。红海航运面临的威胁增加了航运成本,延长了供应商交货时间。如果冲突升级,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商品价格再度承压。报告重申,重振全球贸易,对于加强世界各地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前景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