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31229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12月29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09.19点,较上期上涨3.3%。其中,欧洲航线报收1107.46点,上涨5.5%;地中海航线报收1493.29点,上涨10.4%;美东航线报收867.28点,上涨1.5%;美西航线报收741.98点,上涨5.4%;日本航线报收792.31点,下跌1.6%。
沿海散货:12月29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154.34点,较上期下跌2.8%。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 DWT)煤炭运价44.1元/吨,下跌17.7%;秦皇岛至上海(4~5万DWT)煤炭运价32.1元/吨,下跌19.8%。
远东干散货:12月28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454.66点,较上期下跌10.4%,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5.534美元/吨,上涨8.4%;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0.850美元/吨,下跌8.0%。
进口原油:12月28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1146.79点,较上期下跌2.0%。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53.27,下跌2.4%;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55.00,下跌1.5%。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继续受到地缘风险的考验,由于红海地区依然面临武装袭击的威胁,亚欧等航线运输市场受此影响,市场运价继续大涨,带动综合指数大幅上行。12 月 29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1759.57 点,较上期大幅上涨 40.2%。
欧地航线,红海地区紧张局势仍在持续,导致航运距离和成本增加,短期内造成亚欧航线面临运力紧张的局面。原先,亚欧航线的主要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决定旗下船只将绕道,但已有部分船公司宣布将恢复在红海地区的航行。目前,航运市场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未来一段时间,红海至苏伊士运河的商业航运将因地缘紧张局势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本周市场运价继续大幅上涨。12 月 29 日,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 2694 美元/TEU 和 3491 美元/TEU,较上期分别上涨 80.0%、70.0%。
北美航线,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11 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为 5.4%,好于前值和市场预期,为 2022 年 12 月以来的最大增幅,显示近期美国经济表现稳健,对北美航线运输需求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北美航线基本未受到地缘风险的影响,运输需求保持平稳,供需基本面稳固,受其他航线运价上涨的带动,本周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上行。12 月 29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2553 美元/FEU和 3559 美元/FEU,分别较上期上涨 37.6%、19.3%。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运输市场货量总体稳定,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微跌。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和东南地区运价小幅下跌,北方地区运价小幅上涨,出口成分指数微跌。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地区运价小幅下跌,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上涨,进口成分指数微涨。
本周,我国大部地区气温逐渐回升,运输环节开始好转,船舶运力充足下,综合指数小幅下行。12 月 29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154.34点,较上期下跌 2.8%。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本周,前期冷空气持续提振终端用户需求,电厂耗煤升至高位,煤炭消耗水平有所加快,但在长协兑现稳定与进口煤补充下,电厂存煤维持在安全范围之上,沿海八省日耗运行于 231.9 万吨,库存 3317.9 万吨,存煤可用天数 14.3 天。煤炭价格方面,临近年末,因完成年度生产任务而停产检修的煤矿陆续增多,整体供应水平有所缩减,但随着港口市场价格下行传导,产地煤矿销售一般,煤炭价格持续承压。运价走势方面,本周,随气象条件好转,船舶周转率大幅提升,加之长协维持常态化拉运下,港口日均调进调出量均有增加,环渤海各港合计日均调进 102 万吨,环比增加 2.5 万吨,日均调出 129.5 万吨,环比增加 12.9 万吨。但随下半周天气回暖,市场参与者观望情况增多,下游采购补库节奏放缓,加之市场运力充足,沿海煤炭运价持续下行。
本周正值圣诞假期,国际干散货市场较为冷清,货主、船东均已提前安排好船期,运输需求表现疲弱,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承压下跌。海岬型船两大洋市场走势出现分化,太平洋市场新增货盘不足,运价下行;远程矿航线运输需求较前期略有改善,运价触底反弹。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市场运力供给偏多,货主压价力度不减,日租金下跌。12 月 28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 1454.66 点,较上周四下跌 10.4%。
海岬型船分航线运价走势分化。太平洋市场,本周市场迎来圣诞假期,主要矿商纷纷开启“假日”模式,出货节奏明显放缓,过剩运力累积,运价承压下行。临近周末,部分货主重回市场寻租,运输需求转好,运价迎来反弹。12 月 28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日租金为 25234 美元,较上周四下跌 17.4%;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10.850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8.0%。远程矿航线,假日期间,巴西铁矿石运输需求虽较为低迷,但相较于前两周疲弱态势略有改善,市场情绪转好,运价触底反弹。12 月 28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5.534 美元/吨,较上周四上涨 8.4%。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12 月 22 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减少 711.4 万桶至 4.37 亿桶,预期下降 270 万桶,降幅 1.6%,美国上周原油进口627.6 万桶/日,较前一周减少 47.4 万桶/日,出口减少 20.6 万桶/日至 391.5 万桶/日。随着航运公司陆续宣布复航,红海局势有所缓和,地缘政治带来的担忧情绪有所降温,中东紧张局势升级而导致的供应中断的担忧得到缓解,油价在短暂升高后再次下跌。尽管美国原油库存降幅远超预期,创 8 月份以来最大单周降幅,但对油价提振有限。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波动下行,周四报 78.39 美元/桶,较 12 月 21 日下跌 1.26%。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 型油轮运价微幅波动。
VLCC 市场运价稳中有降。12 月 28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1146.79 点,较 12 月 21 日下跌 2.0%。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53.27,较 12 月 21 日下跌 2.44%,CT1 的 5 日平均为 WS54.04,较上期平均下跌2.15%,TCE平均3.4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55.00,下跌 1.49%,平均为 WS55.55,TCE 平均 3.6 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交通运输部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市场体系12 月 26 日,国务院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情况。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鹏飞介绍,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努力实现交通运输跨方式、跨领域、跨区域、跨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输效率,促进国民经济更大范围、更有效率、更高水平的循环畅通。在深化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方面,交通运输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以改革为牵引,着力打通体制机制、制度环境、标准规则等堵点难点问题,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交通运输设施跨区域一体化发展,截至去年年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成率约为 79%、主骨架线路建成率约 87%;在强化联程联运方面,大力推进旅客联程运输“一票制”和货物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在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规则方面,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体系、政策体系、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和统计监测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维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方案 创新海事服务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近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创新海事服务 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 年)》,锚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工作部署,创新海事服务,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从五个方面提出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协同畅通长三角水上交通运输“大动脉”,切实提升长三角水域船舶通行效率。二是携手打造长三角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区”,推进长三角水上安全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型。三是共同构建长三角绿色航运“生态廊”,协同深入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四是全力构筑长三角高效便民“服务圈”,提升海事政务服务效能。五是加快推动长三角海事治理“数字化”,不断提升智慧服务水平。
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12 月 26 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2023 年,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38.8 亿吨、三峡枢纽货物通过量预计 1.7 亿吨、引航船舶载货量预计 4.5 亿吨,同比分别增长 8.1%、7.6%、7.5%,均再创历史新高。据介绍,长江航运复苏态势明显。客运市场方面,今年省际旅游客运量预计 138 万人次,重庆两江游、武汉滨江游、宜昌两坝一峡游等“城市游”客运量大幅增长。长江水路货运市场稳中有进,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势头强劲,上游重庆果园港开通至四川宜宾、泸州、广元等 6 条水水中转航线,中游武汉至日韩集装箱江海直达航线实现运力倍增,下游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队规模持续扩大,干线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 52 万标箱,同比增长 27.6%。
京津冀签署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12 月 25 日,京津冀三地在雄安新区共同签署了《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并共同发布系列协同创新成果,以务实举策推进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重点是实施 5 大行动共 16 条具体举措,其中包括: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协同提升行动、实施三地港口协同发展互联互通行动、实施金融创新协作发展行动、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协作推进行动、实施资源 便捷流动协同促进行动,明确了今后推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浙江宁波首次出台外贸滚装航线扶持政策12 月 25 日,宁波市交通运输局、宁波市财政局发布《宁波市外贸滚装航线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这是宁波首次出台政策扶持外贸滚装航线企业发展,政策有效期为 2024 年至 2026 年。根据《扶持办法》,享受专项资金支持对象为按相关法律法规注册登记、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且实际参与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域内汽车滚装出口业务的境内外航运企业。按照《扶持办法》,有新航线补助和滚装出口业务量补助两种。新航线补助,是指航运企业在政策有效期内新开辟宁波港域外贸滚装航线(含挂靠)的,每条航线一次性补贴 20 万元。滚装出口业务量补助,2024 年度航运企业从宁波港域单航次出口汽车 1000 至 1500 辆(含 1000)的,每航次补贴 11 万元;单航次出口汽车 1500 至 2000(含 1500)辆的,每航次补贴 15 万元;单航次出口汽车 2000 至 2500(含 2000)辆的,每航次补贴 19 万元;单航次出口汽车大于等于 2500 辆的,每航次补贴 21 万元。2025 年度每航次补贴在以上标准基础上减少 0.5 万元,2026 年度每航次补贴在以上标准基础上减少 1 万元。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 年)》获批日前,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 年)》。《规划》明确,至 2035 年,全省干线航道网总体呈现“两纵五横”的布局形态,“两纵”由京杭运河通道、连申线通道组成,“五横”由徐宿连通道、淮河出海通道、通扬线通道、长江通道、芜申线通道组成,共计 4192 公里。其中一级航道 365 公里,二级航道 2362 公里,三级航道 1465 公里。二级航道应满足 2000 吨级船舶正常通行,三级航道应满足 1000 吨级船舶正常通行。形成以长江干线、京杭运河、淮河国家水运主通道为核心,二级及以上航道为主体、三级航道为支撑的“联网畅通、达海通江、优质高效、保障有力”的干线航道网络。
我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投产运营12 月 27 日,我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投产运营,标志着我国在自动化码头研发建设领域实现新突破,拥有了完全自主可控的整套解决方案。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建有 2 个 10 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投产运营后,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达 2088 米,可用岸线 1652 米,将提升码头堆存能力 26%,提升综合服务效率 6%。
前 11 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 16145 列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发布数据,今年 1 至 11 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 16145 列、发送货物174.9 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 7%、19%,综合重箱率 100%,货物运量已超 2022 年总运量。历经 10 年发展,如今中欧班列越开越密、越开越好,通江达海、物畅其流。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 25 个国家 217 个城市。截至今年 11 月底,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累计开通 5 条线路,运输时间较普通班列平均压缩 20%以上。
五部门:力争到 2025 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初步构建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 年)》。《行动纲要》明确了两个阶段目标,到 2025 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初步构建;到 2030 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基本建成,绿色船舶产品形成完整谱系供应能力,绿色船舶技术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绿色船舶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世界领先。《行动纲要》从构建绿色船舶产品体系、推动制造体系绿色转型、推动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强绿色发展区域协同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举措,其中明确提出实施绿色智能船舶标准化引领工程,优化提升大型远洋船舶 LNG 动力船型,加快甲醇、氨动力船型研发,探索开发燃料电池等新型动力船型,加快形成绿色船舶谱系化供给能力。
新加坡 2023 年抵港船舶总吨位突破 30 亿总吨位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 (MPA) 日前证实,截至 2023 年目前,新加坡 2023 年抵港船舶总吨位创下新纪录,超过 30 亿总吨。达成这项记录的船舶是 Ocean Network Express 的 8628TEU“ONE Olympus”号(建于 2008 年),该船在圣诞节当天抵达 Pasi Panjang 码头。新加坡代交通部长徐芳达表示,这项成就归功于劳资政紧密合作。新加坡于 2004 年达到 10 亿总吨大关,2011 年达到 20 亿总吨大关。
红海危机持续 半数集装箱船队选择绕行 全球运力大减最新行业数据显示,定期通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集装箱船队中,有一半因面临袭击的威胁,选择避开这条航线。Flexport 统计的数据显示,共有 299 艘船舶(合计可运载 430 万个集装箱)改变或计划改变航线。这一数字是一周前的两倍,约占全球运力的 18%。Flexport 数据显示,相较于直接通过苏伊士运河,绕道非洲的航程要多花 25%的时间,这种情况若长期维持下去,可能会导致石油、食品和日用品等各种商品价格上涨。克拉克森研究公司 28 日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12 月 22 日至 26 日期间,抵达亚丁湾的船只数量比当月上半月的平均水平下降了 40%。具体而言,集装箱船抵达量下降了 87%,油轮下降约 30%,汽车运输船下降约 25%。苏伊士运河的过境情况也类似,12 月 22 日至 26 日期间,向南航线的船只减少了约 45%。Flexport 警告称,红海水域航道受阻,再加上巴拿马运河受困于干旱,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全球运力将减少 20%。
约旦和埃及已同意运营连接亚喀巴和埃及地中海港口的海陆运输线据约旦媒体当地时间 12 月 26 日报道,约旦和埃及已同意运营连接亚喀巴和埃及地中海港口的海陆运输线,这一决定是在多家航运企业宣布因红海危机而改道后作出的。根据两国的协议,双方将通过在亚喀巴港口、努韦巴港口以及埃及地中海港口建立新的海上路径,以满足陆地和海上运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