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128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858.40点,较上期上涨0.1%。其中,欧洲航线报收983.75点,上涨1.0%;地中海航线报收1283.67点,上涨1.7%;美东航线报收837.49点,下跌1.9%;美西航线报收718.95点,下跌0.2%;日本航线报收771.30点,上涨2.2%

沿海散货:128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091.23点,较上期上涨1.0%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 DWT)煤炭运价47.6/吨,上涨8.4%;秦皇岛至上海(45DWT)煤炭运价31.0/吨,上涨8.0%

远东干散货:127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754.59点,较上期下跌3.5%,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7.334美元/吨,下跌12.8%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0.754美元/吨,下跌15.8%

进口原油:127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1411.17点,较上期下跌1.5%。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66.31,下跌1.4%;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66.65,下跌1.5%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呈现稳中向好态势,运输需求保持平稳,不同航线因基本面差异走势有所分化,综合指数上涨。据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按美元计价,11 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 0.5%,为 2023 年 4 月来首次实现正增长,显示出对外贸易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稳步复苏的态势持续巩固,对我国出口集运市场将起到长期支撑的作用。12 月 8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1032.21 点,较上期上涨 2.1%。

欧洲航线,据标普全球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 11 月综合 PMI 终值为 47.6,高于初值,并超过市场预期,该数据升至 7 月份以来最高水平,但仍低于荣枯分界线,该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四季度可能将继续收缩,陷入技术性衰退。此外,欧元区通胀水平虽然出现回落,但仍高于欧洲央行 2%的目标,迫使欧洲央行仍旧保持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未来经济陷入滞胀的风险进一步加大。本周,运输需求保持稳定,航商在签约季继续控制运力投放需基本面较为稳固,市场运价继续上涨。

美航线,据美国 AD就业显示,美国 11 月 AD就业人数增加 10.3 万,低于市场预期。就业人放缓的同薪资速也进一步降温,显示出美国就业市场出现较为显的放缓迹象,未来美国经济可能缺乏持续复苏的力。本周,运输需求总平稳,求关基本平,美东美西航线市场运价走势出现分化。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运输市场货稳定,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下跌。大湾地区,南和北方地区运价均微幅上涨,出口分指数涨。湾地区至大南和北方地区运价有不同度下跌,其中北方地区运价下跌较显,进口分指数下跌。

本周,随前天气扰动影响结束,积运力集中释放,运输市场整体,综合指数小幅上行。12 月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091.23 点,较上期上涨 1.0%

煤炭需求面,在气象象影响下,本周区域电消耗情况表现不一,北方气温动明显,南方气温阶段升走势,区域电消费需求偏弱,周沿海电厂保持区间震荡库存小幅下行。本周沿海八省耗 208 万吨,库存 3500 万吨,煤可数约 17 小幅。煤炭价格面,煤炭市场宽松,煤价缺乏撑,当前贸易商仍以价为,货谈空间不大,户观望情绪浓厚,实际交清淡12 月 日,2024 年度全国煤炭交易唐山开幕,市场博弈僵持,沿海力煤价格继续窄幅震荡运行。本周,北方港口收发作业整体且随着前影响消除集中释放环渤各港合计量 189 万吨,整体库存呈现下移状态。运价走势面,沿海电厂耗整体上行驱动能力不,下拉运继续以长协兑现为,增量采购求有随着新一轮冷空气开始影响北方加外贸行情趋好,兼营向外贸市场,贸市场可用运力紧。加之临近,新一年的长协谈判即开启,市场船货博弈船东情绪,运输市场货持续释放,沿海煤炭运价走势稳步上涨。

本周,海岬型船市场跌,上周,运价持续上涨,再创新高。下周,盘减少加 FFA 期合约价格下跌,运价大回落。巴灵便型船市场,周,煤炭货持续支撑,运价上行,下周在FFA 期合约价格岬型船市场走跌下,日租金稳。12 月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 1754.59点,较上周四下跌 3.5%

岬型船市场跌。市场,上周,澳大利亚铁矿石煤炭运输需求稳定,可用运力紧,加之远程矿航线火热情带动,市场活跃度高,运价持续上涨。周中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升至 13.287 美元/吨,为年 月份以来新高。临近,在远程矿航线运价回落及 FFA 期合约价格下行的影响下,运价回落至水平。12 月 日,中国-日本/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27417美元,较上周四下跌 15.5%;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0.754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15.8%远程矿航线,上周,大西场铁矿石煤炭货持续释放,市场续上周货多船态势,行情依火热,运价持续上涨,样创出 2022 年 月以来新高。下周,巴西货伴随 FFA 期合约价格大跌,运价回落至涨水平。12 月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7.334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12.8%

美国能源信息(EIA)公布数据显示,至 12 月 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库存减少 463.3 至 4.45 亿桶降幅 1.03%,美国上周原油进口 750.8 /日,较周增加 167.5 /日,出口减少 41.6 /日至 433.9 /日。美国能源情报署示,上周美国库存增加 540 析师预期增加 100 五倍多,增幅远超预期,加燃料油需求的担忧OPEC+最新减产协议对支撑价格不预期,该协议自愿部市场质疑供应减少是否真生效,全球经济指标疲弱更是剧了供应担忧。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大下跌,周四报 75.08 美元/,较 11 月 30 日下跌 9.36%。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 运价承压下行。

VLCC 市场运价稳中有12 月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1411.17 点,较 11 月 30 日下跌 1.5%。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66.31,较 11 月 30 日下跌 1.43%CT1 的 日平为 WS66.45,较上期平下跌 0.66%TCE 均 4.9 万美元/;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66.65,下跌 1.48%,平为 WS66.99TCE 均 5.1 万美元/

航运动态:

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国务院日前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总体方案》聚焦 个方面,提出 80 条措施:一是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二是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三是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五是推进政府采购领域改革;六是推动相关“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七是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要求,上海市人民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对确需制定具体意见、办法、细则、方案的,应在《总体方案》印发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商务部要组织开展成效评估,支持上海总结成熟经验并及时复制推广。

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 2027 年,全国港口和航道基础设施数字化、生产运营管理和对外服务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根据《意见》,到 2027 年,国际枢纽海港 10 万吨级及以上集装箱、散货码头和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基本建成智能感知网;建设和改造一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干散货码头;全面提升港口主要作业单证电子化率;加快内河电子航道图建设,基本实现跨省(区、市)航道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全面提升内河高等级航道公共信息服务智慧化水平。《意见》以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以智慧化生产运营管理服务为重点,以“统筹谋划、注重质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驱动、数字赋能,上下联动、政企协同”为基本原则,围绕夯实数字底座、推进生产运营管理智慧化、推进对外服务智慧化、强化科技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 方面提出了 25条具体任务,推动水运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日前,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交通运输部令 2023 年第 16 号),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作出修改,将“国际集装箱船、普通货船运输业务审批”“无船承运业务审批”改为备案管理。为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决定》要求,交通运输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实施细则》进行了相应修改,将上述 2项许可改为备案管理并细化完善备案要求。此外,对国际客船、国际散装液体危险品船许可的审核模式进行优化,由现行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初审后报交通运输部审核,调整为由交通运输部直接审核。

中国连续第 18 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 类理事国当地时间 12 月 日,国际海事组织(IMO)第 33 届大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了新一届理事会选举,中国再次高票当选 类理事国。这是中国自 1989 年起第 18 次连任。除中国外,希腊、意大利、日本、利比里亚、挪威、巴拿马、韩国、英国、美国也当选 类理事国。国际海事组织是负责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联合国专门机构。理事会是国际海事组织的重要决策机构,由两年一度的大会选举产生。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公约》,大会共选举产生了 40 理事国,其中 类理事国为 10 个航运大国,类理事国为 10 个海上贸易大国,类理事国为 20 个代表世界主要地理区域的重要海运国家。

第三季度香港港口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双下滑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港口 2023 年第三季度的港口货物吞吐量为 4530万吨,同比下降 8.2%。其中,抵港港口货物及离港港口货物分别为 2890 万吨及 1640 万吨,同比下降 5.9%及 11.9%2023 年 1-9 月的港口货物吞吐量为 1.31 亿吨,同比下降 9.0%。其中,抵港港口货物及离港港口货物分别为 8340 万吨及 4760 万吨,同比下降 8.3%及 10.2%2023 年第三季度,香港的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为 367 万 TEU,同比下降 12.8%。其中,重箱及空箱分别为 290 万 TEU 及 77 万 TEU,同比下降 13.8%及 9.1%。重箱中,抵港及离港集装箱分别为 155 万 TEU及 135 万 TEU,同比下降 14.9%及 12.5%2023 年 1-9 月,香港的港口吞吐量为 1079 万 TEU,同比下降14.6%。其中,重箱及空箱分别为 852 万 TEU 及 227 万 TEU,同比下降 15.9%及 9.6%。重箱中,抵港及离港集装箱分别为 457 万 TEU 及 395 万 TEU,同比下降 17.3%及 14.2%

天津与新加坡签署合作备忘录 共推绿色数字航运走廊建设12 月 日,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与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签署《绿色数字航运走廊合作备忘录》,推进天津与新加坡绿色数字航运走廊建设。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在绿色航运走廊方面加强合作交流,积极推进与相关方的合作,推动实现在新加坡和天津提供低碳和零碳排放燃料,以及燃料加注基础设施建设,以共同加快航运业的脱碳;在数字化航运走廊方面加强合作交流,加快推进全球化标准的制定和解决方案的应用,推进实现高效的港口停靠、货物流动及数字化升级。双方同时在备忘录中达成一致意愿,将积极分享绿色和数字化航运走廊建设经验,为建立国际航运全球标准作出贡献。

川渝海事部门推进监管服务一体化12 月 日,重庆海事局、泸州海事局、宜宾海事局在渝共同签订《长江干线川渝海事监管服务一体化合作协议》,开启长江干线川渝两地海事监管服务一体化新模式,共同推进政务服务“全域通办”、内河船员“全域培训”、精准执法“全域惠民”、船舶防污“全域示范”、应急救援“全域联动”、行政处罚“全域办理”等六个方面的一体化发展,为川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更高效的安全服务保障。截至 2023 年 11 月,长江干线川渝两地内河船员约 万余人,注册船舶 3700 余艘次。辖区船舶年进出港 26 万艘次,年货物吞吐量 2.7 亿吨。长江已成为川渝地区通江达海的主通道,水运货运周转量占两地综合交通货物周转量的 60%以上,其中外贸货物中的 90%以上都通过长江航运出海。

中欧班列无缝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12 月 日,X9592 次列车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向南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开往北部湾港,再经海运前往泰国林查班港,标志着首趟(俄罗斯萨列普塔-西安-北部湾-泰国林查班)互联互通班列开行,这是中欧班列(西安)有效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的最新成果,依托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打造了一条快速、便捷连接东南亚国家的国际物流通道,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该批货物由俄罗斯萨列普塔出发,通过中欧班列运抵西安国际港站后,无缝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往北部湾港,再经海运 天后抵达泰国林查班港,相比其他传统路径,节省 至 天的运输时间。

中国船厂揽获史上首个 10000 车位以上超大型汽车船项目12 月 日,上海外高桥造船和广船国际在 2023 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现场分别与 Seaspan Corporation和韩新海运(HMM)签订了 6+4 艘 10800 车位 LNG 双燃料汽车运输船新造船合同,这批新船将全部由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物流子公司 Hyundai Glovis 租赁运营。根据中国船舶在 12 月 日发布的公告,已经确认的 12 艘新造船合同总金额约 14.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04.19 亿元)。以此计算,每艘新船造价约为 1.22 亿美元,备选订单全部确认生效后交易总价值将达到 24.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74.35 亿元)。该订单也标志着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船东 Seaspan 首次进军汽车运输船市场。本次签约船型是全球范围内历史上首次突破 10000 车位的超大型汽车运输船新造船项目,在世界汽车运输船船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1 月全球新船订单榜中国位居榜首据克拉克森 12 月 日发布的数据,今年 11 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 88 艘、159 万修正总吨(CGT),以 CGT 计同比减少了 53%。其中,中国承接了 59 艘、92 万 CGT,以 58%的市场占有率重返第一;韩国承接了 15 艘、57 万 CGT,市场占有率为 36%,位居第二。今年前 11 个月,全球累计新船接单量为 1554 艘、3809 万 CGT,比去年同期的 1811 艘、4777CGT 少了 20%。其中,中国承接了 973 艘、2209 万 CGT,以 58%的市场占有率稳居榜首;韩国承接了 191 艘、963 万 CGT,以 25%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承接新船订单同比下降了 5%,而韩国同比则大幅减少了 41%。按 CGT 计,中国今年前 11 个月的接单量已达韩国的 2.3 倍。截至今年 11 月底,全球手持新船订单量达到 1.2542 亿 CGT,环比增加了 75 万 CGT。其中,中国手持新船订单量达 6047 万 CGT、占比 48%,韩国手持新船订单量为 3954 万 CGT、占比 32%

马士基首艘大型绿色甲醇动力船舶将部署在亚欧航线12 月 日,马士基宣布,其订造的 18 艘大型甲醇动力船舶中的第一艘船即将投入运营。2024 年 日,它将被部署在连接亚洲和欧洲的 AE7 航线上,该航线挂靠上海、丹戎帕拉帕斯、科伦坡和汉堡等港口,其中中国宁波为该轮第一个目的港。该艘集装箱船由韩国现代重工(HHI)建造,设计运力为 16000 标准箱(TEU),配备双燃料发动机,可以使用甲醇、生物柴油和传统船用燃料航行。在该轮投入运营之前,将于 2024 年 月底在韩国造船厂进行命名仪式。接下来的两艘同类型船舶将于 2024 年上半年投入运营,命名仪式将在日本横滨和美国洛杉矶举行。马士基预计将于 2024 年下半年接收另外四艘同类型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