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928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851.96点,较上期下跌2.3%。其中,欧洲航线报收992.55点,下跌3.2%;地中海航线报收1345.40点,下跌4.2%;美东航线报收860.47点,下跌2.4%;美西航线报收747.28点,下跌2.6%;日本航线报收810.82点,上涨2.4%

沿海散货:928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63.24点,较上期上涨0.3%。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 DWT)煤炭运价30/吨,下跌9.4%;秦皇岛至上海(45万 DWT煤炭运价17.7/吨,下跌8.8%

远东干散货:927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480.97点,较上期上涨6.1%,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3.979美元/吨,上涨8.9%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0.218美元/吨,上涨10.3%

进口原油:927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1100.36点,较上期上涨4.4%。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51.12,上涨4.9%;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52.77,上涨3.7%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即将进入传统的“国庆”长假,运输需求依旧表现疲软,节前出货高峰并不明显,远洋航线运价继续回落,综合指数延续下行走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 17.2%,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业企业当月利润首次实现正增长。其中,企业营收在近期连续下降后首次增长,带动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效益恢复向好态势明显。随着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推进落实,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未来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步向好的态势。9 月 28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886.85 点,较上期下跌 2.7%。

欧洲航线,据标普全球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 9 月制造业 PMI 初值为 43.4,低于前值及市场预期,由于需求减弱导致经济活动进一步下滑,欧元区经济可能在第三季度陷入萎缩,并且短期恢复增长,主拖累因素来自制造业,预计订单情况将进一步恶化,未来欧洲经济的前容乐观。本周,运输需求并未出现节前出货高峰,平衡情况理想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调整

美航线,据标普全球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9 月综合 PMI 初值 50.1,低于前值市场预期,创今年 2 月以来低,其中,制造业 PMI 连续第五个月萎缩,服务创今年 1 月以来低,美国企业在第三季度发出了产出普遍停滞的信,制造商和服务供商都显示需求疲软。随着近期美国通胀出现反弹迹象,未来经济陷入滞胀风险进一步大。节前运输需求表现疲软,继续转弱,市场运价继续下行。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运输市场货量略有下滑,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大湾地区,东地区运价上期本持,东地区运价微升北方地区运价跌,出口成分指数上期本持湾地区至大地区运价小幅北方地区运价跌,进口成分指数小幅

本周,中国庆金周来,市场提前完毕,运输谈商氛围放缓,综合指数企稳运行。月 28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963.24 点,较上期上涨 0.3%

煤炭需求方面秋分过后,天气逐渐居民耗电用逐渐季模部分域电厂负荷下降,沿海八省持续下行,叠加水电进入发力期,下游电厂整库存尚可,暂无补库压力。煤炭价格方面,主区市场节前氛围浓厚,煤价域性分化部分前期上涨过快煤矿为回笼客户已开始不同度的向下调整价格,本周地市场交易表现清冷,煤炭价格出现下。运价走势方面,随着中国庆节假日近,下游电厂阶段性补库基完成仅部分小型电厂释放需求补库体市场采购积极性转弱,气氛上煤价下跌点出现,市场货,活度降低,沿海煤炭运价周初上涨后于周中开始加速下行,近船东的船线。

近期,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持续向好,各船需求有所增,运价上体船,海岬型船市场矿商寻积极,煤炭货盘也明显增,运价高。巴和超灵便型船市场行保持在阶段性增货不减,租金小幅震荡体来,在大船火热带动下,本周租金指数继续攀升月 27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1480.97 点,较上周上涨 6.1%

岬型船市场运价创今高。太平洋市场,随着国庆长假近,澳洲矿商询盘积,租船需求明显提。东澳煤炭货盘也在节前有所增,下游采购积极氛围较为叠加 FFA 持续上行以及远矿航线需求同步向好,市场情绪浓厚,运价高月 27 日,中国-日本/太平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20326 美元,较上周上涨 20.6%;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0.218 美元/吨,较上周上涨 10.3%。远矿航线,本周巴西航线货有所增,且太平洋市场火热情消化运力,供给略紧张,运价稳步上行。月 27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3.979 美元/吨,较上周上涨 8.9%

美国能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至 月 22 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业原库存少 216.9 至 4.16 亿桶,降幅 0.52%,美国上周原油进口 722.9 /日,较前一周增加 71.2 /日。美国原油产品四平均供应量为 2056.2 /日,较去年同期增4.23%。由于出口需求强劲,美国原油库存降至 2022 年 月以来的水平加剧了对全球供应吃紧担忧,推动油价上涨。美联储为后期加息留地,美国政策利持高,经济走弱预期持续,油价上行带来力。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突破,周三报 97.44 美元/,较 月 21 日上涨 4.34%。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 运价持续回

VLCC 市场运价涨后稳。月 27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1100.36 点,较 月 21 日上涨 4.4%。周三,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51.12,较 月 21 日上涨 4.89%CT1 的 平均为 WS50.62,较上期平均上涨 24.46%TCE 平均 2.7 万美元/;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52.77,上涨 3.70%平均为 WS52.80TCE 平均 2.9 万美元/

 航运动态:

习近平就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十年来,各自贸试验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要在全面总结十年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发展和安全,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让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作用。

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圆满成功月 25-26 日,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可持续交通:携手合作助力全球发展”。25 日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是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举措。中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将继续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致力于推动全球交通合作,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让可持续交通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26 日,以“全球治理——构建全球可持续交通合作伙伴关系”为主题的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部长圆桌会议,中方提出《交通部长在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上的联合行动倡议》(《北京倡议》),已得到了 25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论坛期间,中方发布了《2022 年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同外方签署了多份交通领域双多边合作文件。

2023 全球港口管理局圆桌会议(PAR)在沪召开月 24 日,2023 年全球港口管理局圆桌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这是上海首次承办该会议,共有新加坡港、汉堡港、哥德堡港、横滨港、长滩港等 17 个国内外主要港口管理局领导及嘉宾出席会议。会议期间,上海港与新加坡港、汉堡港、长滩港就深化港口友好关系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为进一步加强上海港与全球各港口之间务实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港口综合服务水平和能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今年恰逢上海港与横滨港缔结友好港 40 周年,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两港纪念活动。上海港与哥德堡港还就绿色港口合作举办了推介会,两港宣布将进一步加强在绿色港口领域的合作,并共同推动全球港口绿色低碳发展。另悉,21 日,上港集团与地中海航运(MSC)签署液化天然气(LNG)加注协议标准条款签约,共同为减少船舶温室气体、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推动航运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中国船燃打造国内首个绿色甲醇加注技术链基本建成月 25 日,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召开“绿色甲醇加注能力建设发布会”,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和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分别宣布了由中国船燃牵头发起的《船用甲醇燃料水上加注规程》《船用甲醇燃料》两个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并由中国船级社(CCS)和必维船级社(BV)为中国船燃、中远海运重工等分别颁发 7800 吨级双燃料动力绿色甲醇加注船原则性认可证书(AIP 证书)。两个标准的正式发布和“7800 吨级双动力绿色甲醇加注船”获得两个船级社 AIP 证书,会同 CCSBV 船级社建立的有关甲醇加注指南、检验规范等一起,标志着国内首个绿色甲醇加注技术链基本建成。

《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走廊实施计划纲要》发布为进一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顺应世界能源多元化和低碳化趋势,促进航运绿色转型,近日,由上海港和洛杉矶港共同制定的《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走廊实施计划纲要》发布。根据实施计划纲要,自 2025 年起,航运公司合作伙伴将在本走廊部署具备全生命周期低碳或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能力的船舶;到 2030 年,将在该走廊上展示全球第一艘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集装箱船舶(或船队)的可行性。港口合作伙伴将采取措施减少码头作业碳排放。货主合作伙伴将制定目标,与承运人协议使用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航运服务。在此过程中,相关方将对碳排放进行追踪及报告,对去碳化进展进行评估,力争推动这条跨太平洋绿色走廊成为航运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全球合作的典范。

安徽船舶防污染立法 10 月正式施行《安徽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将于 2023 年 10 月 日起施行,这是继江苏、上海船舶防污条例生效后的又一部地方性法规,是长江流域海事管理机构共同推进长三角船舶污染防治一体化的重要一环,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三亚国际邮轮航线正式复航月 25 日,发自香港、搭载 1800 多名旅客的“名胜世界壹号”邮轮顺利靠泊三亚国际邮轮港码头,标志着三亚口岸国际邮轮航线正式复航。此次复航是交通运输部决定在上海、深圳邮轮港口试点恢复国际邮轮运输的基础上,全面恢复进出我国境内邮轮港口的国际邮轮运输后,三亚口岸迎来的第一艘国际邮轮。复航后的三亚国际邮轮港将常态化执行往返香港邮轮航次,计划每周一、周四各进出一个航次,隔周进行。

上港集团海外码头传来好消息月 22 日,上港集团以色列海法新港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定格于 65.01 万标准箱,提前 100 天完成年度集装箱箱量指标,比上年同期增长 146.2%,创开港以来最高纪录。自 2021 年 月 日正式开港即投入运营以来,海法新港先后打破“昼夜、单月、季度、年度”四项纪录,上港人在地中海东南岸以实干实绩迈出铿锵步伐。

1-8 月全国三大造船指标同比增长1-8 月,我国船舶行业保持良好运行态势,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继续全球领先,企业效益持续增长。1-8 月,全国造船完工量 2798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16.9%;新接订单量 5231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86.5%截至 月底,手持订单量 13155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28.9%全国出口船舶完工量 2371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14.3%;承接出口船订单 4880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92.4%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 12279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34.7%。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 84.7%93.3%和 93.3%

明年年初启动 赫伯罗特将为旗下船舶部署星链服务赫伯罗特决定在其船队中部署 SpaceX 公司星链(Star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以改变海上连接方式。赫伯罗特指出,自 月以来,赫伯罗特在 艘试点船舶上首次部署星链服务,这 艘船舶上的船员有机会测试这一技术,试验得到了非常积极的反馈,高速卫星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海员的通信方式,实现了无缝视频通话和流媒体服务。星链卫星网络提供高达每秒 250 兆比特的带宽,不仅方便船员私人使用,还使赫伯罗特能够进行远程维护和船舶检查。该公司预计这将节省成本并提高服务质量。下一步,赫伯罗特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技术订购和天线安装等设备推广工作,并从 2024 年初开始在公司的船舶上逐步启动星链服务。

日本三大航运巨头入股液化氢运输船公司日本三大航运巨头日本邮船、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投资液化氢运输船公司 JSE Ocean,将共同构建国际液化氢供应链。JSE Ocean 成立于 2023 年 月,是日本氢能源株式会社(Japan Suiso EnergyJSE)的全资子公司,旨在研究使用大型液化氢运输船进行液化氢海上运输。日前,JSE 与三家航运巨头达成了协议,将由这三家航运公司各持有 JSE Ocean 的 16.6%股份。在交易完成后,JSE 仍将是 JSE Ocean 的最大股东,保有 50.2%的股份。JSE 和三家航运公司将通过JSE Ocean 建立商业规模的液化氢海洋运输。具体而言,到 2024 年合作伙伴将共同研究全球首艘大型液化氢运输船的安全高效运营问题,以及前景广阔的海洋运输业务方案。液化氢运输船将使用氢作为推进燃料,从而大大减少运营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淡水河谷与巴西阿苏港就开发巨型枢纽签署协议淡水河谷日前宣布,与阿苏港运营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以研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圣若昂达巴拉市阿苏港开发巨型枢纽,以直接还原路径生产 HBI(热压块铁)。该巨型枢纽最初将接收淡水河谷提供的铁矿石球团,未来则可能建设一座铁矿石压块厂,它将为巨型枢纽内的直接还原工厂提供原料。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尽力吸引投资者和客户利用港口提供的天然气建设并运营直接还原工厂,该工厂最终有可能转化为以绿氢生产接近零碳排放的 HBI淡水河谷与阿苏港签署的协议 ,标志着巴西巨型枢纽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巨型枢纽是旨在生产低碳钢产品的工业综合体。淡水河谷已在中东地区的三个国家(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阿曼)启动巨型枢纽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