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428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64.49点,较上期上涨3.2%。其中,欧洲航线报收1183.36点,上涨1.9%;地中海航线报收1692.45点,上涨2.0%;美东航线报收923.24点,上涨6.4%;美西航线报收723.27点,上涨6.9%;日本航线报收913.70点,上涨3.7%

沿海散货:428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072.50 点,较上期下跌1.7%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DWT)煤炭运价42.7/吨,下跌4.3%;秦皇岛至上海(45DWT)煤炭运价24.9/吨,下跌11.4%

远东干散货:427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229.85点,较上期上涨5.0%,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2.224美元/吨,上涨3.7%;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8.819美元/吨,上涨11.3%

进口原油:427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1212.07点,较上期下跌19.7%。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56.71,下跌21.7%;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57.57,下跌16.8%

国际市场:427日,BDI1581点,较上期上涨10.4%BDTI1053点,下跌8.1%高峰,多数航线运价出现回落走势,拖累综合指数下跌。近期多项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情况良好,未来中国出口集运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月 28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999.73 点,较上期下跌 3.6%

欧洲航线,据研究机构 Markit 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 月综合 PMI 初值为 54.4,高于前值及市场预期,创十一个月以来的新高。但是月份的增长变得越来越不平衡,其中服务业报告了一年来最强劲的扩张,而制造业产出则以去年12 月以来最剧烈的速度收缩,在两个月的微弱增长后重新陷入衰退,这显示欧洲地区未来经济增长依旧面临较大的考验。本周,运输需求保持平稳,供求关系基本平衡,市场运价继续小幅波动,本周即期订舱价格小幅下行。地中海航线,运输市场与欧洲航线基本同步,市场运价小幅走高。

北美航线,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一季度实际 GDP 年化季环比初值为 1.1%较前值的2.6%大幅放缓,并且为连续两个季度放缓。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胀继续处于高位,加之银行业危机出现重启迹象,未来美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北美航线签约临近尾声,运输需求体稳定,供需基本面持平衡,但市场运价未能维持前期涨价成果,本周即期订舱价格出现整走势。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湾海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较上周有下跌,出口指数小幅下跌,进口成分指数与上周基本持平。大湾地区,东及北地区运有下跌,东地区运价小幅下跌,出口成分指数小幅下跌。湾地区至大地区运价有上涨,北地区运价小幅下跌,进口成分指数与上周基本持平。势运行。月 28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072.50点,较上期下跌 1.7%

煤炭市场需求面,本周气温波动明显,国多地雨水天气来临,气温再次回落,耗恢复缓,沿海八省电厂为 181.8 万吨,环比增加 0.7 万吨。在电厂库存充裕况下,大部分电厂继续以长协兑垒库。非电终端受能过剩、润偏低等因素影响多保持采购。环各港均调进 128.9 万吨,环比减少 0.6 万吨,日均调133.7 万吨,环比减少16.2 万吨。煤炭价格面,本周产地煤炭发运倒挂形势不商发运积极性电厂补库需求不加非需求改善幅度有水泥、工、建材耗能产业节奏,部域甚至出现、限产情况,整体氛围偏弱,煤炭价格弱势波动。运价走势面,大秦线检修程已接尾声,但市场拉运情况不游电厂库存高位运行。北上积极性不高,多以询盘压价为采购节奏放缓。临近五一,终端集中垒库暂告一落,市场活跃度有所降低,沿海煤炭运价续小跌势。4月 28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煤炭货运价指数报收 1069.84 点,较上期下跌 2.4%。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CBCFI)报收 698.2 点,较上期下跌 7.9%,其中,秦皇岛-家港4-5万 dwt)航线运价 26.8 /吨,较上期下跌 3.5 /吨。华南航线,秦皇岛-广州(6-7 万 dwt航线运价为 38.1 /吨,较上期下跌 2.2 /吨。

本周,海岬型市场货有所增加,且矿价和 FFA 上涨影响,运价涨势明显。进口煤炭需求仍然低迷加其表现弱,市场缺乏实际支撑,巴船与超灵便船租金持续下跌。整体而,在海峡型船市场运输需求改善的强势动下,东干散货租金指数跌上涨。427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1229.85点,较上上涨5.0%

岬型船市场震荡上行。市场,周初矿价和 FFA 上涨影响,运价反弹。周放假影响,运价有所波动,临近周末主要矿商在市场积极询盘,出货集中,运价再次上涨。427日,中国-日本/洋往返航线 TCT日租金为15633美元,较上周上涨23.7%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8.819美元/吨,较上周上涨11.3%远程矿航线,本周巴西发运节奏有所加,运输需求好,运价小幅上涨。427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22.224美元/吨,较上周上涨3.7%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至 月 21 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库存减少 505.4 至 4.61 亿桶幅 1.08%。美国上周原油进口 637.6 /日,较前一周增加 8.2 /日,出口增加 24.8 /日至 481.9 /日,原油产品四周平应量1979.5 /日,较去年同期增加 2.25。美国硅谷银行危机之后,美国共和银行 24 日公布的一季度业著恶化,经济担忧绪升温打压油市。美国对俄罗和伊朗增加新制措施,加剧了地缘局势不性风险制了油价跌幅。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波动下行,周报 78.46 美元/,较 月 20 日下跌 3.02%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 运价大幅下跌,苏伊士型运价线下跌,阿芙运价不下跌。

VLCC 市场运价大幅下跌。月 27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1212.07 点,较 月 20 日下跌 19.7%。周,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56.71,较 月 20 日下跌 21.66%CT1 的 日平为 WS62.14,较上期平下跌 14.11%TCE 均 4.5 万美元/;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57.57,下跌 16.82%,平为 WS62.10TCE 均 4.7 万美元/

航运动态:

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旨在大力推动外贸发展,确保实现进出口促稳提质目标任务。在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单一窗口”建设,扩大“联动接卸”“船边直提”等措施应用范围,提高货物流转效率。稳步实施多元化税收担保,助力企业减负增效。进一步便利出口退税办理,推动实现出口退税申报报关单、发票“免填报”,更好服务广大外贸企业。各地方做好供需对接和统筹调度,健全应急运力储备,完善应急预案,保障外贸货物高效畅通运输。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强化疏导分流、补齐通道短板、提升口岸过货能力。《意见》还提出,要推动跨境电商健康持续创新发展。鼓励各地方结合产业和禀赋优势,创新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带动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

交通运输部:多措施支持前海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创新海事服务支持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的意见》。《意见》明确,到 2025 年,创新海事服务成效明显,与港澳海事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不断适应,高端要素集聚的现代高端航运服务业辐射作用突出,交通强国建设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到 2035 年,助力前海合作区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营商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立健全现代航运业与港澳协调联动、市场互联互通、创新驱动支撑的发展模式,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充分彰显。《意见》从多个方面提出支持前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措施,包括坚持安全发展,健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机制、提升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效能、建设海上安全示范区,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完善可靠的支持保障;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强化船舶水污染治理、拓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应用,为促进现代航运业低碳环保转型提供示范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助力现代航运业创新发展、持续优化海事服务、提升服务便利化水平、深化与港澳海事合作、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为提升航运国际竞争力提供动力支持;坚持智慧引领,推进科技赋能航运发展、加强高水平人才培养,为服务前海合作区开发开放提供基础支撑。

我国启动智慧口岸试点建设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决定组织在全国口岸深入开展智慧口岸试点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口岸申报试点。通知明确,在全国深入开展智慧口岸试点建设要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有机结合,针对不同口岸类型分类施策,结合口岸发展需要,重点开展升级智能化设施设备、建设集约化信息系统、提升数字化运行管理、提供便利化综合服务、开展常态化跨境合作五大类建设任务。此外,智慧口岸建设将与“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协同推进、相辅相成、共生共荣,旨在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提升口岸现代化治理水平,助力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沪苏两港首次联合发布内河集装箱运输系列产品4月21日,苏州港和上海港联合举办苏州港内河集装箱运输系列产品发布会。一是叠加双方优势资源,推出升级优化的 ICT(内陆集装箱枢纽)2.0 产品;二是发布苏州内河集装箱发展政策,并推出苏州港内河水运产品。为苏州腹地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成本更优的物流服务。内陆集装箱枢纽产品由苏州港管委会和上港集团联合推出,苏州的苏高新港、白洋湾港和园区港参与其中,进入苏州港的货物等同进入上海港,将从水路经太仓中转至洋山,全程时间控制在 3 天以内,比公路集卡运至洋山节约运输成本近 20%。沪苏两港还将携手推动内河驳船的班轮化发展,并实现物流端到端的全程可视化和全程零排放。

赣鄂湘三省将携手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组合港”4 月 22 日,江西省港口集团与湖北港口集团、湖南省港务集团在武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携手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组合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根据合作协议,江西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和湘水集团湖南省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将建立日常信息沟通机制和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围绕优势互补、资源互享、发展互惠,在出海新通道开辟、供应链业务拓展、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货代业务交互、内河沿线开发和绿色港口建设等方面强化合作,共同搭建三省之间运输、物流及贸易通道,推动三方的业务共同增长。

一季度浙江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达 35.7 万标箱从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获悉,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累计达到 35.7 万标箱,同比增长26.0%。同时,浙江海河联运量也持续上行。一季度,累计完成集装箱海河联运量 19.1 万标箱,同比增长19.4%,其中嘉兴地区累计完成集装箱海河联运量 18.9 万标箱,同比增长 19.4%,宁波地区累计完成集装箱海河联运量 2111 标箱,同比增长 19.5%。数据显示,一季度,浙江内河集装箱运输企业共新增 3 家,集装箱船舶新增 21 艘,总运力新增 1232标箱,同比分别增长 5.4%、5.4%和 7.6%。从新增船型上来看,一季度新增船型大小以 64TEU 为主,集装箱运输船舶逐步从“规模速度型”向“经济效率型”转变。

印尼航线首次挂靠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4 月 23 日,“SPECTRUM N”轮顺利靠泊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这标志着中远海运双品牌投入运营的“印尼-小铲滩”航线正式启动,为陆海新通道再添海上新纽带。此次首航小铲滩的印尼航线实行周班运营,挂港顺序为:青岛、上海、宁波、泉州、大铲湾、雅加达(UTC1)、泗水、巴生西、小铲滩,其中印尼雅加达至小铲滩仅需 7 天,此航线的开通将为海南企业的进口打造一条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务更优的“海上直航通道”,同时还为印尼到钦州、湛江等北部湾周边地区港口的货物提供了一个新的中转选择。

中斯签署共建南亚商贸物流中心协议4 月 21 日,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斯里兰卡港务局和当地企业在科伦坡正式签署南亚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协议,共建南亚区域现代化多功能物流中心。该项目将打造具备地区一流水准的商贸物流中心,帮助科伦坡港成为更加卓越和有竞争力的港口。南亚商贸物流中心项目位于科伦坡港内,总投资 3.92 亿美元,是按“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投资开发的临港多层仓储物流项目,将开展进出口拆装箱、保税仓储、自由港业务、仓库租赁和临港商贸物流等业务。项目合作方已在斯里兰卡注册成立合资公司。

全球首艘 93000 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气船将于上海交付4 月 25 日,由江南造船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全球首艘 93000 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气船在上海命名,并于 4 月 26 日交付。该船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超大型液化气船。该船由江南造船为新加坡 PETREDEC 公司建造,是这一船型的首制船。该船是江南造船自主研发设计的第四代超大型液化气船,总长 230 米,型宽 36.6 米,服务航速 16.5 节,采用第四代专利线型,在满载、压载和不同比重的液货装载工况下都能有出色、均衡的性能表现。

新加坡、洛杉矶、长滩三大枢纽港携手打造绿色和数字航运走廊4 月 24 日,新加坡航运周(SMW)的开幕式上,新加坡海事及港务局(MPA)、洛杉矶港(POLA)和长滩港(POLB)在 C40 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的支持下,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MoU),以建立新加坡和圣佩德罗湾港口综合体(洛杉矶-长滩)之间的绿色和数字化港口航运走廊,支持海运业的脱碳并通过数字化提高运营效率。C40 是绿色和数字航运走廊的推动者,通过协调、召集、促进和提供沟通支持,为城市、港口及其走廊合作伙伴提供支持,以推进走廊的目标。绿色和数字航运走廊旨在支持停靠新加坡和圣佩德罗湾港口综合体(洛杉矶-长滩港)的船舶向低排放和零排放燃料转型。各方将努力促进这些燃料的供应和应用,并探索必要的燃料加注基础设施和法规。除了确定合作试点和示范项目外,谅解备忘录还旨在确定数字航运解决方案,并为绿色港口和船舶替代燃料的加注制定标准和最佳实践指南,包括在国际海事组织(IMO)等国际平台上分享经验。

鹿特丹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两位数下滑2023 年一季度,通过鹿特丹港的货运量为 1.117 亿吨,同比减少 1.5%。集装箱吞吐量和散杂货运输(滚装和其他货物)的货运量下跌,大宗散货吞吐量有所增加。一季度,鹿特丹港集装箱吞吐量按重量计算下降 11.5%,至 3150 万吨,按体积计算下降 11.6%,至 320万 TEU 标箱。由于库存累积和通货膨胀导致需求减少,来自亚洲的进口量下降(同比下降 14.2%),也导致鹿特丹港集装箱吞吐量下降。

今年 月苏伊士运河迎来有史以来最繁忙的一个月苏伊士运河管理局(SCA)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苏伊士运河在 2023 年第一季度收入大幅增长 35%,创纪录地达到 23 亿美元。与此同时,今年 3 月份,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舶数量也增加了 20%,平均每天有73.6 艘船舶通过苏伊士运河,这也是这条重要航道有史以来最繁忙的一个月。3 月 13 日,有多达 107 艘船舶从两个方向通过苏伊士运河,这也创下单日通过船舶数量的新纪录。在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舶中,油轮占约 30%,干散货船占 26%,集装箱船占 21%。

巴拿马运河降低船舶最大深度限制近期,巴拿马运河遭遇干旱威胁,运河管理局日前再度调整大型船舶吃水限制,而这已经是该机构今年以来第五次做出调整。法新社日前报道称,由于降水不足,为运河供水的加通湖和阿拉胡埃拉湖水位严重下降。受此影响,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近日宣布,将大型船舶的吃水最大深度由 15.24 米下调至 14.48 米,也就意味着这些船舶需要减少载货量才能通行。运河管理局方面没有给出这一规定实施的结束日期,但表示,一旦雨季开始会“尽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