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11 月 11 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729.92 点,较上期下跌 3.4%其中,欧洲航线报收 2689.82 点,下跌 7.1%地中海航线报收 2771.26 点,下跌 5.0%;美东航线报收 1881.53 点,下跌 4.2%;美西航线报收 1138.42 点,下跌 2.8%;日本航线报收 1160.35点,上涨 0.9%
 
 
 
 
 
 
沿海散货:1111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104.35点,较上期下跌2.8%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DWT)煤炭运价44.5/吨,下跌3.9%;秦皇岛至上海(45DWT)煤炭运价25.2/吨,下跌6.3%
 
 
 
 
 
远东干散货:11 月 10 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 1177.78 点,较上期上涨 6.8%,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 20.633 美元/吨,上涨 7.9%;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 9.122 美元/吨,上涨 13.0%
 
 
 
 
 
进口原油:11 月 10 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 1998.82 点,较上期上涨 8.2%。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113.64,上涨 8.5%;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112.39,上涨 7.7%
 
 
 
 
 
 
国际市场:11 月 10 日,BDI 为 1390 点,较上期上涨 7.8%BDTI 为 1885 点,上涨 3.1%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表现疲软,运输需求增长乏力,远洋航线市场运价继续下行走势,拖累综合指数继续走低。11 月 11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1443.29 点,较上期下跌 8.6%

       欧洲航线,近期欧洲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多项制造业数据低于荣枯线,制造业活动持续走弱。与此同时,由于俄乌冲突持续,导致能源价格处于高位,通胀水平居高不下。在冬季来临之际,能源价格可能继续上涨,进而导致通胀继续上升,经济前景不容乐观。本周,运输需求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动力,供求关系不佳,市场运价继续下跌。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基本同步,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下行。

      北美航线,据美国劳工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10 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 26.1 万人,为今年一月以来的最低纪录,失业率小幅升至 3.7%,显示美国就业情况开始放缓。由于美联储持续采取紧缩政策控制通胀,美国经济表现近期持续下滑,未来增长前景面临严峻形势。本周,货量表现较为疲软,供需基本面转弱,市场运价继续调整走势。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较上周有所下降,出口成分指数小幅下跌,进口成分指数下跌。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运价略有上涨,东南、北方运价均有下跌,出口成分指数小幅下跌。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东南、北方地区运价均有下跌,进口成分指数下跌。

本周在终端消费需求带动下,多地成油出现供不求局面,运价继走高。其场船多货局面依旧,运价跌至成本线之下,下行间有,沿海散货综合指数跌幅收111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104.35点,较上周下跌2.8%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北方冷空气延后影响,南方持续升30域扩大,居民用电负荷有所上升,沿海八省电厂耗相升至176.7万吨。市场对暖期增,采购积极性降至点,下游库存小幅下降至3166万吨。至周随各煤可用天数下降,补库需求有所放,市场货盘零星放出。煤炭价格方面,本周大秦线运力恢复北方煤炭集港效升,秦皇岛调环比增加15万吨。北方煤炭各产情有所转,恢复,发运以长协保供为,供局面有所缓。下需求南方气温持续走高影响续低日库存局面,加煤炭价区间督察落地,货主挺信心有所,煤价下弱势调整。运价走势方面,本周一方面北方雨雪天气增多,加运价跌运成本以下,船舶避风停航增多,北方等候舶明减少一方面南方高续,影响电厂冬储需求放,运价不走低。至周煤价动下行影响,市场成交有所恢复加长雾影响部分船期,有运力略有减少支撑沿海煤炭运输价格小幅调。

本周,海岬型平洋市场需求向好,即期运力紧,加巴西货持续放,运价临近周较大幅上涨。巴船市场煤炭货不多,台风影响和粮食航线需求支撑运力供给过剩,租金继续下跌。超灵便型船市场煤炭货,市场情绪仍较低,租金持续下行。整,在海岬型船持续转表现的带动下,租金指数跌上涨。1110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1177.78点,较上周上涨6.8%

岬型船市场先抑后扬平洋市场,上周,市场续低迷态势,运价继续探底。周,货盘保持平伴随FFA远期合价格上涨,运价触底回升。临近周,澳洲主要齐聚市场询盘,需求放,局运力供,加之巴西货增多,船东信心提振,运价大幅上行。1110日,中国-日本/平洋往返航线TCT日租金为13687美元,较上周上涨56.2%;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9.122美元/吨,较上周上涨13.0%。本周,远矿航线市场氛围,巴西货持续放,运输需求步转。临近周和太平洋市场形良性互动,运价较上涨。1110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20.633美元/吨,较上上涨7.9%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114周,美国除却战略储业原库存增幅超预期,精炼库存库存降幅不及预期。美国上周原油出口减少,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量较年同期增加2.65%EIA公布的期能源展望显示,2023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下调,油价带来下行力。面克兰在南部城松附近的进,俄斯国防部命令部队撤出,有可能成为战争的转点。全球经济退担忧也令原油需求前景蒙阴。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波动下行,周93.67美元/,较113日下跌1.06%全球原油运输市场VLCC运价不上升,苏伊士型运价小幅上行,阿芙运价小幅波动。

VLCC 市场运价持续上涨。11 月 10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1998.82 点,较 11 月 日上涨 8.2%。周,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113.64,较 11 月 日上涨 8.49%CT1 的 日平均为 WS109.63较上周平均上涨 9.91%TCE 平均 7.5 万美元/;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112.39,上涨 7.7%,平均为 WS108.38TCE 平均 8.3 万美元/

航运动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到2025年长三角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行政壁垒逐步消除,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率先建成,营商环境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方案》围绕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法治化建设、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促进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在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方面,将建立健全长三角区域内直属海关一体协同工作机制,深化货物转运、查验、保税监管等领域一体化改革。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单一窗口” 服务功能由口岸通关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等全链条拓展。

上海全面推进口岸数字化转型近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口岸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以服务企业为目标,推进智慧口岸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口岸服务治理生态圈,为平安、效能、智慧、法治、绿色五型口岸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提升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慧口岸。《意见》提出,加强口岸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种新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口岸数字底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口岸大数据中心。建设高品质智慧港口、航道,提升智能港口技术与系统集成能力,实现港口集疏运设施重大关键技术突破,推进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提高港口基础设施与智能船舶装卸货协同衔接能力。全面提升邮轮口岸信息化服务水平,积极打造智慧邮轮港。

《广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枢纽及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印发117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了《广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枢纽及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规划》提出,建设5个特大型交通物流枢纽和10个大型交通物流枢纽;同时整治提升主城区存量物流用地,通过清理疏散、改造提升、完善配建三类整治措施加快主城区物流园区疏解。5个特大型交通物流枢纽分别是:广州空港物流枢纽、广州南沙港物流枢纽、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铁联运枢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位于清远市)。10个大型交通物流枢纽分别是:白云神山物流枢纽、广州高铁快运物流枢纽、黄埔新港物流枢纽、下元物流枢纽、花都港物流枢纽、花都狮岭物流枢纽、增城开发区物流枢纽、小虎沙仔物流枢纽、从化明珠物流枢纽、龙沙汽车物流枢纽。

上海海事法院倡议组建的航运法治发展联盟正式成立1110日,由上海海事法院倡议组建的航运法治发展联盟正式成立。由上海海事法院发出倡议,来自航运行政主管机关、海事审判系统、海事仲裁机构、航运行业协会、航运服务功能性机构、海事院校的18家成员单位代表共同启动成立了航运法治发展联盟。此次成立的航运法治发展联盟旨在深入对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升级版建设的法治需求,加快形成航运法治共建的良好生态和工作格局,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今后,航运法治发展联盟将紧紧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法治发展的工作目标,搭建互联互通、共推共进的多元共治平台,探索建立便利化、专业化、协作化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合作形式,在业务交流、法治宣传、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合力推动航运法治发展中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瓶颈堵点等难题的解决。

湖南印发碳达峰实施方案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成为实施重点日前,湖南印发《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方面,提出将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低碳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方案》,湖南省将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加快推广液化天然气船舶等新能源运输工具;实施港口岸电改造工程,加快1000吨级及以上泊位岸电设施配套建设;加快淘汰低效率、高能耗的老旧船舶,适当发展集装箱专用船和大型散装多用船舶,开展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电动船舶等绿色智能船舶示范应用。《方案》要求,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发挥水运资源禀赋和铁路运输优势,加快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运输 “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以铁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完善工矿企业、物流园区、港口等铁路专用线建设,充分利用岳阳港、长沙港、常德港、衡阳港等港口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集装箱铁路进出港,实现与集装箱水上巴士无缝对接,提升集装箱铁水联运比例。十四五期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力争年均增长15%左右。

厦门港印来地中海航运东南亚双线齐开119日,隶属于地中海航运印尼线(航线代码:Dolphin |海豚)的地中海凯普三号轮成功首航厦门港海天码头。海豚线直航印度尼西亚泗水港、雅加达港,最快航程仅9天,高效助力厦门港至印尼进出口货物往来畅通。另一条地中海航运东南亚新线(航线代码:Seagull|海鸥)也紧随其后在厦门港开通。海鸥线覆盖越南头顿港、泰国林查班港、新加坡港、马来西亚槟城港及巴西古丹港。此次东南亚航线海豚”“海鸥由地中海航运独家运营,共投入11艘集装箱船,将直航服务全面覆盖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所有核心港口。截至今年10月,地中海航运的国际中转业务提升显著,其国际中转业务量位列厦门港第二位,增幅超90%

Alphaliner公布全球班轮公司运力百强最新排名根据Alphaliner最新公布的数据,截止115日,全球在运营集装箱船数量共计6488艘,总运力为262.13TEU,折合约3.14亿载重吨。其中,前三大班轮公司总运力占全球市场的46.40%。全球班轮公司运力排名前三是地中海航运(456.61TEU,占比17.42%)、马士基航运(423.33TEU,占比16.15%)以及达飞轮船(336.25TEU,占比12.83%)。Alphaliner指出,运力排名第4名第10名依次为:中远海运集团、赫伯罗特、长荣海运、海洋网联船务(ONE)、现代商船、阳明海运和以星航运。其中前7名运力都超过150TEU。排名第112名依次为:万海航运、太平船务、海丰国际、高丽海运(KMTC)、伊朗国航(IRISL)、UniFeederX-Press FeedersGroup、中谷海运、德翔海运和中联航运。

新加坡将同美西双港建立绿色航运走廊近日,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MPA)、洛杉矶港、长滩港和C40城市,已经开始讨论在新加坡和圣佩德罗湾港口群之间建立绿色和数字航运走廊。该走廊将重点关注低碳和零碳燃料,以及支持部署低碳和零碳船舶的数字化工具。作为枢纽港,新加坡、洛杉矶和长滩是跨太平洋航道上的重要节点。这三个港口和C40城市将与海运和能源价值链中的其他利益攸关方密切合作,加快部署低碳和零碳排放解决方案,确定数字航运方案,开发绿色燃料源,以支持高效的货物运输。除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绿色和数字航运走廊还旨在促进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与港口和航运需求相关的零碳能源枢纽建设。长滩港和洛杉矶港以及C40城市今年早些时候宣布与上海港建立绿色走廊。

韩政府为加强海运产业竞争力,制定3万亿韩元支援方案韩国海洋水产部114日表示,为加强海运产业竞争力,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根据行情变动加强海运产业竞争力的方案》,向海运产业提供3万亿韩元财政金融支援。具体方案包括,韩政府为支援高风险海运企业结构调整、收购合并(M&A)以及快速应对环境管制等,根据海运企业实际需求,建立1万亿韩元规模的危机应对基金。针对资金不足的中小船公司,将大幅下调投资资金费率和保证金费率,为企业节省2500亿韩元,并准备紧急经营稳定资金500亿韩元,以应对海运企业流动性危机。同时,海洋振兴公社将在2026年之前确保最多50艘船舶,推进向韩籍海运企业租赁的公共船东事业(1.7万亿韩元规模)。通过这种竞争力强化方案,韩政府计划到2027年实现海运营业额58万亿韩元、韩籍船队运力1.2亿吨、远洋集装箱运力130TEU117日,韩国海洋水产部还公布了韩国海洋商业公司(KOBC)推出的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KCCI),目前为2892点。KCCI指数是基于釜山至亚洲、北美和欧洲13条航线的货物运输价格综合所得。KCCI指数包括在韩国交通部注册的航运公司公布的运费,以及物流公司提供的运费。KCCI将于每周一在KOBC网站上公布。

越南规划升级港口基础设施118日,越南交通运输部举行了有关《2021-2030年阶段及展望到2050年的海港、码头、港口、锚地和水域的详细规划》和《2021-2030年阶段及展望到2050年无水港系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研讨会。据透露,在按照规划,20年后,越南海港航道总规模将超过90公里,具备装卸功能,年吞吐量达7.5亿吨。越南海港将得到大力投资,拥有许多大规模且现代的码头;其运营能力达到世界和地区港口的水平。而对于内陆无水港港(ICD),主要集中在广宁省芒街、海防市廷武、北宁省桂武、河内市嘉林、河南省维仙、同奈省仁泽等拥有大量集装箱货物的地区和运输走廊进行投资。另悉,2022年前10月,越南港口货物吞吐量总量约达近6.083亿吨,同比增长3%,完成年度计划的84%,其中出口货物同比略降;越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约2080TEU,增长4%,进口箱量增长较快,超710TEU,同比增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