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21111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11 月 4 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790.86 点,较上期下跌 3.8%。其中,欧洲航线报收 2894.69 点,下跌 7.0%;地中海航线报收 2917.04 点,下跌 5.9%;美东航线报收 1964.56 点,下跌 3.5%;美西航线报收 1171.56 点,下跌 5.6%;日本航线报收 1149.94点,下跌 0.8%。
沿海散货:11 月 4 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135.85 点,较上期下跌4.7%。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 万 DWT)煤炭运价 46.3 元/吨,下跌 10.8%;秦皇岛至上海(4~5万DWT)煤炭运价26.9元/吨,下跌12.9%。
远东干散货:11 月 3 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 1103.03 点,较上期下跌 20.3%,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 19.123 美元/吨,下跌 6.6%;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 8.071 美元/吨,下跌 8.1%。
进口原油:11 月 3 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 1848.24 点,较上期上涨 4.3%。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104.75,上涨 5.2%;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104.36,上涨 3.2%。
国际市场:11 月 3 日,BDI 为 1290 点,较上期下跌 20.0%;BDTI 为 1828 点,上涨 0.7%。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继续下行走势,运输需求表现疲软,多数远洋航线市场运价继续调整走势,综合指数继续走低。11 月 4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1579.21 点,较上期下跌 7.0%。
欧洲航线,据欧盟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0 月欧元区调和 CPI 同比上升 10.7%,高于市场预期%和前值的 10%,同时创下自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大增幅。面对居高不下的通胀,欧洲央行连续采取加息措施,但也导致欧洲经济持续放缓,近期多项制造业数据均处于荣枯线下。在冬季即将来临之际,欧洲还面临着能源价格可能出现的大涨,经济前景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本周,运输需求增长乏力,供求平衡情况不理想,市场运价继续走低。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基本同步,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调整,但跌幅放缓。
北美航线,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10 月 ISM 制造业指数 50.2,低于前值,创 2020 年 5 月以来新低,新订单分项指数为 49.2,在最近五个月内第四次萎缩。本周美联储再次加息以遏制通胀,导致未来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可能更加恶化。本周,运输市场继续表现不佳,货量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动力,供需基本面不佳,市场运价继续下行走势。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台湾航线运输市场总体平稳,进出口市场均小幅上涨,带动综合指数小幅反弹。大陆至台湾地区,东南、北方地区口岸市场运价上行,支撑出口成分指数上涨。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北方地区市场运价走高,进口成分指数上涨。
本周随成品油市场步入传统旺季后,供需基本面持续向好,运价再度领涨。但煤、矿两市场在消费终端需求改善不及预期等不利因素影响下,运价一再走低,沿海散货综合指数继续下行。11 月 4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135.85点,较上周下跌 4.7%。
煤炭需求方面,随本轮冷空气减弱影响,中东部气温陆续开始回升,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暖,入冬节奏放缓,各地居民用电负荷维持七成左右,沿海八省电厂日耗继续低位运行于 168 万吨,库存继续上升至 3188.7 万吨,除长三角外,各地存煤可用天数均以超过 20 天。煤炭价格方面,受多地疫情复杂形势影响下,部分煤矿库存累积较多,市场煤外销困难,但随大秦线秋季检修结束,沿线矿区发运明显好转,各地全力保障煤炭物流供应链安全,北方港口调入量整体逐步趋稳。下游电厂则继续低日耗高库存态势,观望情 绪较浓,对高价煤接受层度不高,市场成交惨淡下煤价略有松动。运价走势方面,本周受 下游需求预期下降影响,供需双弱局面难改,市场成交惨淡,运输市场货盘稀少。同时受南方台风、燃油成本高企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部分船东无奈选择抛锚,降低营运压力。即便煤炭运价再度逼近历史低位,运输市场仍然成交清淡,沿海煤炭运价持续下行。
本周,海岬型船太平洋市场需求收缩,钢厂盈利率走低,交投氛围持续下滑,运价承压下行。巴拿马型船市场煤炭货盘一般,虽有台风延误预期,但市场情绪仍较悲观,租金持续下跌。超灵便型船市场货盘偏少,即期运力过剩,租金继续下挫。整体而言,三大船型需求明显疲软,租金指数大幅下行。11 月 3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1103.03 点,较上周四下跌 20.3%。
海岬型船市场需求下滑。太平洋市场,周初,澳洲主要矿商仍在市场询盘,但货盘增量不及预期,叠加国内钢厂盈利率持续走低,运价承压下行。周中,FFA 远期合约价格下跌,加之发货人进一步压价,运价继续下跌。临近周末,即期货盘需求收缩,交投情绪回落,运价跌势略有扩大。11 月 3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8764 美元,较上周四下跌 27.9%;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8.071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8.1%。本周,远程矿航线维持较低活跃度,巴西货盘不多,运输需求持续较弱。加之太平洋疲软态势影响,市场情绪不佳,运价持续下跌。11 月 3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9.123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6.6%。
俄乌冲突进一步升级,引发市场担忧俄罗斯遭受更多制裁,进而加剧供应短缺局面。伊朗正计划袭击沙特和伊拉克北部等目标后,能源供应的风险上升。“欧佩克+”11 月开始的大幅减产计划中长期支撑油价。然而,美联储年内连续第四次大幅加息 75 个基点后,鲍 威尔的鹰派讲话令市场上调了未来终端利率预期,全球经济衰退担忧有所升温;七国集团(G7)与澳洲同意在 11 月敲定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时设定一个固定价格,而不是采用浮动价格,固定价格预定于 12 月 5 日生效。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震荡下跌,周四报 94.67 美 元/桶,较 10 月 27 日下跌 0.39%。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 型油轮运价止跌反弹,苏伊士型、阿芙拉型油轮运价亚洲航线续涨,欧美航线回落。11 月 3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1848.24 点,较 10 月 27 日上涨 4.3%。
VLCC 市场运价止跌反弹。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 报 104.75,较 10 月 27 日上涨 5.2%,CT1 的 5 日平均为 WS99.74,较上周平均下跌 3.6%,TCE 平均 6.4 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104.36,上涨 3.2%,平均为 WS100.62,TCE 平均 7.3 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复制推广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的通知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复制推广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一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共有九个大类、50 个小项。 《通知》提出,要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包括“优化进出口货物查询服务”“加强铁路信息系统与海关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共享”“推进水铁空公多式联运信息共享”“进一步深化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两步申报’、‘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改革”“探索开展科研设备、耗材跨境自由流动,简化研发用途设备和样本样品进出口手续”等。
我国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增至 43 个11 月 3 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外汇局、药监局决定,在全国增设 29 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截至目前,我国进口示范区已达 43 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有两大功能定位,一是贸易促进,即促进口、促产业、促消费;二是贸易创新,即政策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 新设的 29 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包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上海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功能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两江新区、广东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等。
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聚 焦运输、配送等关键物流环节,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引领、场景驱动、突出重点、动态调整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了标准制修订重点。 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包括基础通用标准、设施设备标准、系统平台与数据单证标准、服务与管理标准 4 个部分,包括标准 72 项,其中现行有效标准 28 项,在研标准 9 项,待制定标准 35 项。《指南》提出,到 2025 年,聚焦基础设施、运载装备、系统平台、电子单证、数据交互与共享、运行服务与管理 等领域,完成重点标准制修订 30 项以上,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系统全面、先进适用、国际兼容的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
河北港口集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举行10 月 30 日,河北港口集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石家庄举行。新组建的河北港口集团,是河北省属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承担全省港口投资运营主体职能,货物吞吐量超 7 亿吨,位居全国港口集团第三位。 实施省内港口资源整合、重组成立河北港口集团,是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如期完成港口资源整合重大任务,对于重塑河北港口发展新优势,打造河北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开启河 北向海发展向海图强新篇章,具有重大意义。
荆州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项目集中开工11 月 1 日,总投资 88 亿元的荆州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荆州港江陵港区举行。 荆州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位于荆州市江陵县,是荆州推进“一基地、一示范、一枢纽”的重要组成 部分。此次共有江陵石化码头项目、江陵港石化仓储交易基地项目、江陵经济开发区综合管廊架工程项目、荆州市铁水联运物流中心项目、荆州港盐卡多式联运港区项目、松滋铁水联运集疏运体系项目、荆州港松 滋港区兴楚散货码头项目、荆州航运中心大厦项目等 11 个项目集中开工,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可实现税收 15 亿元,对集团公司深化港产城融合、服务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辽港集团首推日本基本港快航服务11 月 3 日,“锦江航运大连—日本航线开通仪式”在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举行,标志着由辽港集 团与上港集团合作推动开通的锦江航运日本关西线、日本关东线投入运营,这也是辽港集团成立以来首次推出的日本基本港快航服务。此次开通的 2 条至日本的外贸航线投入运力为 3 艘 700 标准箱船舶,2 条航线均为周班运营。其中, 大连关西线从大连出发,沿途挂靠大阪、神户等重要港口;日本关东线从大连出发,沿途挂靠东京、横滨、名古屋。新航线的投入运营将有效提升大连港至日本基本港直航运力,为东北腹地与日本地区贸易往来提供更高效、更快捷、更通畅的物流通道选择。
中远海控两家子公司订造 12 艘 24000TEU 集装箱船日前,中远海运集团集装箱航运服务供应链上市平台中远海控发布关于订造 12 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的公告,控股子公司东方海外全资附属单船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远海运集运附属公司分别与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大连中远海运川崎签订造船协议,以每艘 2.3985 亿美元(折合约人民币 17.1968 亿元)的价格共计订造 12 艘 24000TEU 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订造船舶总价为 28.782 亿美元(折合约人民币 206.3612 亿元)。 其中,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将为东方海外建造 7 艘 24000TEU 集装箱船,预计在 2026 年第三季度至 2028年第三季度间交付。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将为中远海运集运全资子公司中远(开曼)水星有限公司建造 5 艘24000TEU 集装箱船,计划在 2027 年 2 月至 2028 年 6 月之间交付。
广州港正式运营“南沙港南站”铁路货场10 月 31 日,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沙港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三 方共同签订《广州南沙港铁路南沙港南站车站作业等委托运输管理协议》。根据协议,南沙港南站的车站作业、货运组织、货场管理和装卸作业等核心业务正式交由广州港统一运营管理, 广州港股份成为华南首个运营铁路货场的港口。 南沙港南站位于广州港南沙三期和南沙国际物流中心,是国家铁路场站,主要业务类型为集装箱海铁联运。南沙港南站已由开通初期的“天天班”升级为目前“一天六班”常态化运营,海铁联运箱量不断攀升。 截至 10 月底,广州港稳定运营海铁联运班列 35 条,海铁联运箱量完成超 20 万标箱,同比增长 54.50%;其中南沙港南站海铁联运箱量自 2 月 8 日开通以来累计完成 4.7 万标准箱,占比呈逐月攀升态势。粤港澳 大湾区今年开出的中欧班列已达 600 列,同比增长 276 列,增幅达 85%,开行数量创历史新高。
前三季度国家铁路投产新线 2381 公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10 月 31 日披露的 2022 年三季度财务决算显示,前三季度,铁路发展稳 中有进,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750 亿元,进度较去年同期提高 1.8 个百分点,投产新线 2381 公里。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家铁路发送货物 29.21 亿吨,同比增长 6.3%。受多点散发疫情的超预期影响,国家铁路发送旅客 13.3 亿人次,同比下降 33.3%,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 7823 亿元,净利润亏损 947 亿元,其中三季度当季净利润亏损环比收窄 200 亿元。前三季度,中欧班列累计开行 1.2 万列、发送货物118 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 7%、8%;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集装箱累计发送货物 55.5 万标箱,同比增 长 22%。
马士基发布 2022 年第三季度财报当地时间 11 月 2 日,马士基公布了 2022 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第三季度,马士基营收增至 227.67亿美元,同比增长 37%;净利润达 89 亿美元,同比增长 63%。第三季度净利润再创新高,连续 16 个季度净利同比增长;前三个季度利润共计 242 亿美元。 当日,马士基发布了一份评估报告。报告认为,在俄乌冲突、欧洲能源危机、高通胀和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需求下降和供应链拥堵缓解,运输和物流需求放缓,海运运费已开始回归正常,公司下调了今 年的集装箱需求增长预期。鉴于经济放缓的趋势预计会持续至 2023 年,马士基已将 2022 年全球集装箱需求增长的预期下调至-2%~-4%,而此前预期为+1%~-1%。2022-2023 年资本支出预期保持不变,为 90 亿至100 亿美元。
印度出台《国家物流政策》印度新闻信息局(PIB)报道,近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出席在新德里举办的《国家物流政策》发布会。他表示,《国家物流政策》的出台,是印度在成为发达国家征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国家物流政策》的愿景是在印度发展一个技术支持、集成、成本高效、有弹性、可持续和值得信赖的物流生态系统,以加速实现包容性增长。政策旨在降低印度物流成本,使其到 2030 年与全球基准相当,力争到 2030 年底跻身全球物流绩效指数排行榜的前 25 位,并为高效的物流生态系统创建数据驱动型决策支持机制。 出台《国家物流政策》后,印度政府计划再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制定《国家贸易便利化行动计 划》、整合网络平台等,以确保《国家物流政策》高效施行。《计划》的实施包括八个方面:集成数字物流系统、实物资产标准化和基准服务质量标准、物流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地方参与、进出口物流、服务改进框架、高效物流行业计划、促进物流园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