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21021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11 月 25 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563.46 点,较上期下跌 5.3%。其中,欧洲航线报收 2296.33 点,下跌 8.7%;地中海航线报收 2547.43 点,下跌 4.5%;美东航线报收 1676.37 点,下跌 5.8%;美西航线报收 988.72 点,下跌 4.7%;日本航线报收 1141.90点,上涨 1.2%。
沿海散货:11月25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115.86点,较上期下跌0.4%。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DWT)煤炭运价44.9元/吨,下跌5.3%;秦皇岛至上海(4~5万DWT)煤炭运价26.0元/吨,下跌8.8%。
远东干散货:11 月 24 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 905.19 点,较上期下跌 10.2%,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 17.783 美元/吨,下跌 5.5%;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 7.857 美元/吨,下跌 5.3%。
进口原油:11 月 24 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 1981.26 点,较上期下跌 10.9%。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112.21,下跌 12.4%;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111.96,下跌 8.8%。
国际市场:11 月 24 日,BDI 为 1242 点,较上期上涨 1.1%;BDTI 为 2487 点,上涨 13.2%。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近期持续低迷,运输需求表现疲软,供求平衡状况并不理想。
本周,远洋航线市场运价继续调整走势,综合指数继续下跌。11 月 25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1229.90 点,较上期下跌 5.9%。
欧洲航线,据研究机构 Markit 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 11 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7.3,连续五个月低于荣枯线。由于消费者缩减开支,需求持续下滑,导致商业生产活动持续收缩。此外,欧洲经济还面临能源价格飙升和供应链中断的冲击,经济前景不容乐观。本周,运输需求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动力,供需基本面不佳,市场运价继续下行。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基本同步,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调整走势。
北美航线,据研究机构 Markit 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11 月 Markit 制造业 PMI 初值为 47.6,低于前值及市场预期。数据显示,美国各地的商业状况在 11 月进一步恶化,产出和需求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企业财务状况收紧,同时美国国内和出口市场需求疲软对经济的拖累越来越大。近期北美航线出口市场呈现旺季不旺的局面,运输需求低位徘徊,市场运价持续调整。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较上周有所上升,出口成分指数小幅上涨,进口成分指数上涨。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东南地区运价小幅上涨,北方地区运价略有下跌,出口成分指数小幅上涨。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地区运价略有下跌,东南、北方地区运价上涨,进口成分指数上涨。
本周,一方面多地疫情反复,另一方面防疫新规二十条逐步落地,经济刺激政策利好预期兑现,需求缓慢复苏,采购拉运节奏不变,沿海散货综合指数平稳运行。11 月 25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115.86 点,较上期下跌 0.4%。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本周,防疫新规二十条逐步落地,各地科学防控进一步优化,需求端相对改善,产业端供给有序释放,长三角区域用电负荷均有所回升。但在北方冷空气与南方副热带高压长期对峙局面下,南北区域气候差异加大,雨雪天气频现,全国入冬节奏延迟,总体用电需求保持平稳,沿海八省电厂日耗维持在 184.7 万吨,补库拉运节奏不变,库存保持在 3151.3 万吨高位。煤炭价格方面,煤炭产区多地疫情又起,整体发运转弱,坑口库存有所积累,但在各地全力保障支援煤炭供给运输下,大秦线运力稳步回升,长协发运恢复正常,煤炭集港效率显著提升,北方港口日均调入量环比再度上涨 21.5 万吨。供给端压力缓解下,冷空气南下又频频受阻,冬季供暖看涨情绪消化殆尽,叠加下游采购压价,贸易商心态有所变化,急于出货下,煤炭价格进一步向下调整。运价走势方面,本周,北方港口装卸效率有所提升,封航时长减少,船舶周转率转好。下游电厂高库存低日耗局面未变,补库需求持续疲软,叠加煤价下行,市场观望情绪较浓,供需整体延续弱势格局。可用运力增多,船多货少局面再现,沿海煤炭运输价格再次步入下行通道。
本周,海岬型船太平洋市场货盘依旧紧俏,船多货少格局未有改变,市场情绪不佳,运价低位下探。巴拿马型船市场运输需求仍然偏弱,煤炭货种支撑不足,空船较多,租金继续承压。超灵便型船市场煤炭货盘有所增多,运输需求阶段性提振,租金触底反弹。整体而言,大中船型表现持续低迷,租金指数弱势下跌。11月24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905.19点,较上周四下跌10.2%。
海岬型船市场整体低迷。太平洋市场,目前,铁矿石下游需求表现不及预期,上游发货热情普遍不高。澳洲矿商询盘偏少,市场氛围持续冷清,过剩运力难以消化,运价不断下探。临近周末,发货人需求有所增多,且伴随运价跌至低位,船东抵触情绪加重,加之前期富裕运力得到一定消化,运价迎来反弹。11月24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TCT日租金为8658美元,较上周四下跌13.4%;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7.857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5.3%。本周,远程矿航线需求表现一度低迷,叠加太平洋市场走弱,运价持续下行。临近周末,需求面迎来改善,用船需求增多,加之FFA上涨,市场活跃度提升,运价小幅上涨。11月24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17.783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5.5%。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18 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精炼油库存、汽油库存增幅超预期。美国上周原油出口增加,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较去年同期增加 0.05%。由于 G7 国家计划对俄罗斯石油设置的价格上限高于当前市场水平,这可能会吸引俄罗斯继续出售石油,缓解了市场对潜在供应紧张的担忧。欧美经济数据显示全球经济衰退风险较大,特别是亚洲疫情形势持续严峻,市场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放缓的担忧加剧,不利于油价。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下滑,周四报 85.35 美元/桶,较 11 月 17 日下跌 5.65%。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 型油轮运价高位下跌,苏伊士型油轮运价蒸蒸日上,阿芙拉型油轮运价波动上行。
VLCC 市场运价高位回落。11 月 24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1981.26 点,较 11 月 17 日下跌 10.9%。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112.21,较 11 月 10 日下跌 12.43%,CT1 的 5 日平均为 WS123.27,较上周平均上涨 4.81%,TCE 平均 9.2 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111.96,下跌 8.8%,平均为 WS122.61,TCE 平均 10.3 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2022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共同主办的 2022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于 11 月 22 日-24 日在位于上海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开幕式、主论坛、平行论坛和专题论坛组成,议题覆盖绿色、智能、安全、救助、法律和金融保险等国际航运业最关注的领域。在活动开幕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国际合作交流、海空枢纽建设、服务功能完善等方面取得的 11项重要成果进行了展示。这 11 项成果是:全球主要港口远洋国际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在泊停时;《智能船舶发展展望 2022》;上海船员评估示范中心;上海国际集装箱舱位交易平台;北外滩航海公园建设方案;面向 2035 的上海港能力愿景图;上海机场“绿色双碳”社区联建实践成果;中国东航航空运输超级承运人方案;中远海运集团绿色低碳和智能化转型实施成果;中国船东协会与国际航运公会合作;上海港与鹿特丹港、安特卫普-布鲁日港友好港深化合作签约等。11 项重要成果中的“上海国际集装箱舱位交易平台”于 24 日正式启动上线试运行。该平台由上海航运交易所旗下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打造,以“自定义非标准化舱位合同+舱位发布”为交易模式,提供舱位出售、舱位求购两大服务,具有“锁定舱位、锁定运价、履约保证、纠纷调解”功能。
我国港口综合效率始终位居全球港口前列11 月 25 日,交通运输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航运业发展受到一定冲击。交通运输部在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高效统筹做好航运领域疫情防控、保通保畅和安全生产工作,着力服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港口航道运行平稳有序。今年 1-10 月,我国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 4.8%和 5.5%,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 0.5%和 4%。特别是上海港持续提升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7 月份全面达产以来保持稳定运行,10 月份日均集装箱吞吐量达 13.6 万 TEU,环比 9 月增长 4.8%。我国港口综合效率始终位居全球港口前列,彰显了港口的“硬核”力量,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积极作用。
2035 年我国将全面建成现代化长江干线港口体系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长江干线港口布局及港口岸线保护利用规划》。目标到 2035年,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绿色、安全智慧的现代化长江干线港口体系,港口岸线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打造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链接的战略支点、黄金水道上的绿色基地、引领创新发展的智慧枢纽,实现长江干线港口与水域、陆域、生态自然的和谐共生。
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国际转国内航线船舶疫情防控工作部分措施的通知》近日,交通运输部、外交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国家移民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国际转国内航线船舶疫情防控工作部分措施的通知》,进一步优化调整国际转国内航线船舶疫情防控工作部分措施。《通知》明确,将国际转国内航线船舶改营前在入境口岸的停泊隔离及改营后全体船员在船健康监测的时间由“入境前 7 天停泊隔离+改营后 3 天健康监测”调整为“入境前 5 天停泊隔离+改营后 3 天在船隔离(期间全体船员不得离船)”。《通知》还调整了核酸检测频次要求,将在入境口岸对拟转入国内航线营运的国际航行船舶全体船员进行核酸检测的频次由“7 天 5 检”调整为“自船舶抵达境内入境口岸后的5 天内开展 4 次核酸检测,其中第 1 天由海关对船员进行核酸检测,第 2、3、5 天由入境口岸所在地联防联控机制明确的检测单位对船员进行核酸检测”。将国际航行船舶办理改营手续后,船舶所属航运企业继续对全体船员进行健康监测期间的核酸检测频次由“第 3 天进行 1 次核酸检测”调整为在船隔离“第 1、3天各开展 1 次核酸检测”。
厦门港出台水路运输业务奖补措施日前,《厦门港口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水路运输业务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年度奖补资金总额可达7000 万元,进一步助力全市水路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措施》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有效期至 2025年 12 月 31 日。《措施》针对新增船舶运力予以直补奖励或融资补助。对在厦门市注册的水路运输企业新建或从外市购置符合一定条件、自有并合法经营、船龄在 10 年及以内的船舶,给予一次性奖励 100 元/载重吨,或者每年按照贷款金额的 2%给予补助,补贴期限为 5 年,且平均每载重吨补贴最高不超过 175 元。针对 10 年以上、15 年及以内船龄的船舶,《措施》将按 80 元/载重吨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措施》还对企业提高船舶周转效率予以奖励,奖励分为两档:即按照年度水路运输周转量完成 60亿至 100 亿吨公里、100 亿吨公里及以上两种情况,相关企业可相应获得总额 80 万元、100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针对上一年度完成水运周转量 60 亿吨公里以上的企业,《措施》还规定,年度水运周转量每增长10 亿吨公里,增加奖励 10 万元,累计金额不超过 100 万元。
华南片区国际航行船舶加注首船 LNG 燃料11 月 22 日,深圳籍全球最大 C 型罐式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船“新奥普陀”轮在海事部门的保障下,在深圳盐田港海域为双燃料集装箱船“达飞·索邦”轮加注了约 7000 立方米的 LNG 燃料。这是华南片区首次完成国际航行船舶 LNG 燃料加注,标志着深圳海事部门在推动绿色航运发展过程中迈出坚实一步。深圳港由此成为继新加坡、鹿特丹、上海港后,全球第四、华南首个具备 LNG 加注服务能力的枢纽港,也是深圳市推动绿色航运发展、打造国际保税燃料加注中心的重要一步。
福州港口后方铁路动工建设 推动海铁联动11 月 22 日,总投资 84.7 亿元人民币的新建福州港口后方铁路通道动工建设。福州港后铁路项目为新建Ⅱ级铁路(货运),全长 72 公里,设计时速 100 公里,项目工期 54 个月。线路西起杜坞站,连通向(塘)莆(田)、(横)峰福(州)铁路,东接福州枢纽樟林站连通福(州)厦(门)高铁,向东北接入透堡站连接温(州)福(州)铁路,途经闽侯县、晋安区、连江县。全线设车站 4 座,分别为改建既有杜坞站、樟林站、透堡站及新建福州物流城站。福州港后铁路项目还将新建福州物流城站及物流基地,规划用地 2500亩,规划建设集装箱兼笨重作业区、小汽车装卸仓储区、电商快运区、冷链物流区、物流仓储配送区和现代物流服务区六大功能区。项目建成后将使福州罗源、可门港接入国家铁路网,货运能力由 500 万吨提升到 3000 万吨,为福州开辟一条“24 小时不打烊”的海铁联运大通道,助力福州港打造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
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为期 27 年的 LNG 长期购销协议中国石化 11 月 21 日宣布,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了为期 27 年的液化天然气(LNG)长期购销协议。根据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每年向中国石化供应 400 万吨 LNG。该协议是双方就卡塔尔北方气田扩能项目开展一体化合作的重要部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卡塔尔北方气田扩能项目预计于 2026 年投产。此次协议是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的第二个LNG 长期购销协议,也是卡塔尔北方气田扩能项目的第一个 LNG 长期购销协议。
蔚山港携手韩国船级社建设低碳能源港口11 月 18 日,蔚山港口公社(UPA)与韩国船级社(KR)签订了联合规范甲醇燃料动力船舶运营和加注相关制度以及建设低碳环保能源港口的业务协议,旨在率先应对海运及港口市场的低碳能源转型,并为韩国国内甲醇燃料动力船舶及加注新产业的成长提供支援。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对甲醇燃料动力船舶及加注相关制度进行规范,建设蔚山港甲醇加注测试台,用于连接蔚山地区的商用储罐枢纽站,构建以蔚山港为基础的国内港口甲醇燃料供应基础设施等。
苏伊士运河集装箱码头与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管理局签署扩建协议日前,苏伊士运河经济区(SCZONE)与苏伊士运河集装箱码头(SCCT)签署特许协议。该协议涵盖了塞得港东港(Port Said East Port)第二个码头的融资、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营,该码头位于 SCZONE和现有 SCCT 区域之间。该项目旨在通过增加一个 955 米的新泊位和一个 510000 平方米的新集装箱装卸场,改善塞得港东港现有的 SCCT 设施(APM 码头作为主要股东的合资集装箱码头)。项目将以电力设备为基础,符合 A.P.Moller–马士基和 APM 码头公司到 2040 年实现完全碳中和的目标。
经合组织预测全球经济 2023 年增长 2.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11 月 22 日发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 2022 年增速为 3.1%,2023 年放缓至 2.2%,2024 年增长 2.7%。报告称,由于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能源冲击继续刺激通胀,增加全球风险,预计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报告预测,亚洲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将在 2023 年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近四分之三。美国和欧洲经济增长正在急剧放缓。美国经济今年将增长 1.8%,明年增速将放缓至 0.5%;欧元区经济今年将增长 3.3%,明年增速将放缓至 0.5%;英国经济今年将增长 4.4%,明年将负增长 0.4%。报告指出,如果能源价格进一步上涨,或者能源供应中断影响到欧洲和亚洲天然气和电力市场,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可能会弱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