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20930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9 月 30 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2328.81 点,较上期下跌 5.9%。其中,欧洲航线报收 3995.68 点,下跌 4.4%;地中海航线报收 4129.46 点,下跌 5.7%;美东航线报收 2480.83 点,下跌 4.6%;美西航线报收1697.24点,下跌11.3%;日本航线报收1142.76点,下跌 2.7%。
沿海散货:9 月 30 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136.40 点,较上期下跌0.1%。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 万 DWT)煤炭运价47.8元/吨,下跌0.4%;秦皇岛至上海(4~5 万 DWT)煤炭运价 32.1 元/吨,下跌 0.6%。
远东干散货:9 月 29 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 1583.56 点,较上期下跌 6.0%,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 22.821 美元/吨,下跌 2.1%;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 8.772 美元/吨,下跌 9.8%。
进口原油:9 月 29 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 1582.00 点,较上期下跌 12.2%。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89.64,下跌 13.0%;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89.36,下跌 11.0%。
国际市场:9 月 29 日,BDI 为 1757 点,较上期上涨 2.2%;BDTI 为 1484 点,下跌 0.9%。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继续下行,运输需求略显疲软,远洋航线市场运价继续调整,但跌幅开始放缓。9 月 30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1922.95点,较上期下跌 7.2%。
欧洲航线,据研究机构 Markit 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 9 月制造业 PMI 初值 48.5,为 27个月来新低,所有指标都在荣枯线以下并继续恶化。近期经济数据表明经济衰退开始在欧洲蔓延。在冬季即将到来时,俄乌冲突可能导致欧洲的能源危机继续恶化,未来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运输市场长假前没有出现出货高峰,行情略显疲软,市场运价继续下行。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保持基本同步,供求关系不佳,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调整。
北美航线,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8 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下跌 0.2%,本月数据继续下滑,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出现放缓态势。随着美联储推进大幅加息,企业缩减资本支出计划的风险正在增加,进一步加大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节前运输需求未能改善,供求关系略显疲软,市场运价继续下跌。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运输市场货量总体有所上升,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较上周基本持平,出口成分指数上涨,进口成分指数下跌。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地区运价基本持平,东南地区运价上涨,北方地区运价下跌,出口成分指数上涨。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有不同程度下跌,进口成分指数下跌。
国庆前夕,随着下游提前补库需求的释放,市场供需双双走弱,但受国际市场扰动影响,沿海内贸价格优势显现,部分需求转移叠加运力结构性调整,各航线运价涨跌互现,沿海散货综合指数走势趋稳。9 月 30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136.4 点,较上周下跌 0.1%。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随着冷空气减弱,南方气温回升,部分区域再现 35 度以上高温,沿海八省电厂日耗也回升至 201.3 万吨,库存与存煤可用天数均有所回落,分别降至2997.3万吨与14.9 天。民用电负荷高于同期,叠加非电企业开工率回升,及节前各地补库,支撑淡季用煤需求平稳释放。煤炭价格方面,在保供稳价政策大背景下,虽有外部市场能源价格扰动,但国内煤价仍保持限价区间平稳运行。政策通过明确“下限保煤、上限保电”的原则,煤炭电力两个市场双管齐下,“打明牌、定边界”稳定各方预期。在上游生产端安全监管收紧,长协保供压力提升,市场煤供给相应收紧等煤价催涨因素共同发力下,下游对高价煤的抵触度也明显提升,产区煤价首现松动,在保持发运的节奏下煤价趋于平稳。运价走势方面,临近国庆假期,非电终端加紧采购补库,月初计划在长假前有所释放,部分船东提前安排运力,普遍提高要价。货方对涨价态度略有分歧,小船型需求较好,大部分货主愿意加价拿船,但总体资源落实还是略显紧张。同时高煤价使得厂家发货缓慢,船舶周转率下降,运力供给相应减少,叠加进口煤减少,内贸需求上升,华南线运价走强,沿海煤炭运价节前小幅波动。
本周,海岬型船太平洋市场运输需求表现较为疲弱,运力供给相对富余,运价震荡下行。巴拿马型船市场煤炭货盘一般,船货双方相对僵持,租金步入下行通道。超灵便型船煤炭、镍矿货盘持续放出,但节前部分船东略有让价,租金先扬后抑。9 月 29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 1583.56 点,较上周四下跌 6.0%。
海岬型船市场震荡下行。太平洋市场,周初,澳洲矿商询盘增多,需求阶段性改善,运价一度回调。进入下半周,货盘逐渐收缩,仅个别矿商询盘,叠加连续台风的延误影响消退,富余运力逐步显现,供需失衡导致船东低价揽货现象增多,运价止涨下跌。9 月 29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14398 美元,较上周四下跌 17.5%;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8.772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9.8%。远程矿航线周初虽小幅上涨,但货盘增量有限,疲弱态势逐渐显现,市场成交转少,全周运价呈震荡下跌走势。9 月 29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2.821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2.1%。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23 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精炼油库存、汽油库存降幅均超预期。美国上周原油出口增加,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较去年同期减少 3.06%。数据显示美元指数大幅上扬至逾 20 年新高,这对原油和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构成压力,市场对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加剧,美国页岩油行业高管因此大幅下调油价预期。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调集部分部队的消息重新点燃了与乌克兰有关的地缘政治担忧,北溪管道疑遭蓄意破坏的消息,使地缘紧张局势存在进一步恶化的风险,若局势升级将导致俄罗斯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增加,为油价提供支撑。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小幅下跌,周四报 88.51 美元/桶,较 9 月 22 日下跌 2.31%。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 型油轮运价持续下行,苏伊士型油轮运价小幅下跌,阿芙拉型油轮运价波动上行。
VLCC 市场运价大幅下跌。9 月 29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1582.00 点,较 9 月 22 日下跌 12.2%。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89.64,较 9 月 22 日下跌 13.01%,CT1 的 5 日平均为 WS98.21,较上周平均下跌0.23%,TCE平均6.4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89.36,下跌 11.0%,平均为 WS96.41,TCE 平均 7.0 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阶段性降低货物港务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服务稳外贸工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降低政府定价的货物港务费收费标准。通知要求,2022 年 10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将实行政府定价的货物港务费收费标准降低 20%。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疫情防控期间加大港口经营性收费优惠力度。港口经营人等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政府定价管理规定,根据通知及时调整对外公示的收费项目名称和收费标准。通知还要求,地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将通知及时、准确传达到相关经营人和单位,督促港航企业和相关单位认真落实口岸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降费措施落到实处。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加强水运市场监管,发现涉嫌违规收费的,积极配合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查处,进一步规范海运、港口等收费行为。
工信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 2025年,液化天然气(LNG)、电池、甲醇、氢燃料等绿色动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船舶装备智能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意见提出优先发展绿色动力技术。一是积极稳妥发展 LNG 动力船舶,重点推动 LNG 动力技术在沿海、长江干线、西江干线、京杭运河等中长距离 2000 载重吨以上货船、工程船等应用;二是加快发展电池动力船舶,重点推动纯电池动力技术在中短途内河货运船舶、滨江游船及库区湖区船舶等应用;三是推动甲醇、氢等动力技术应用,推动甲醇动力技术在货船等应用,探索氢燃料电池动力技术在客船等应用。
《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2022 年)》发布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2022 年)》,旨在通过标准体系建设推动综合交通运输重点领域标准补齐短板、提档升级,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体系》坚持需求导向、协调衔接、创新引领、实施应用的原则,对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结合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强化标准间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和领域一体融合发展。《体系》共包含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92 项标准,已发布 53 项、待制定 39 项,分为基础、交通设施、运输装备、运输服务、统计评价五个部分。《体系》还列出了 21 项与综合交通运输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促进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协同实施。
广州港将投资 74 亿再建一座码头近日,广州港股份发布关于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广州港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工程项目的公告。公告表示,公司拟投资建设广州港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工程,项目投资估算 74.72 亿元。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该项目,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14.94 亿元,以货币方式分期出资,子公司注册地为广州市南沙区。项目选址于南沙港区三期工程下游,根据交通运输部批复的南沙港区规划调整方案,拟建 2 个 15 万吨级和 2 个 10 万吨级通用泊位,水工结构均按靠泊 20 万吨级集装箱船设计建设,设计年通过能力 1000万吨;建设 8 个 3000 吨级通用内河驳船泊位,水工结构按靠泊 5000 吨级内河驳船设计建设,设计年通过能力 550 万吨;建设 6 个 3000 吨级集装箱内河驳船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 50 万 TEU。本项目年设计通过能力为通用散杂货 1550 万吨、集装箱 50 万 TEU。项目建设工期预计为 3 年。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广州港港口业务协调发展,优化港区江海联运运输格局,增强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竞争力。
山东港口发布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9 月 27 日,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 A-TOS 发布暨成果推广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青岛两地连线举行。该系统实现了从底层软硬件到上层应用关键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可控;类人脑进行生产指挥调度、规划决策和系统测试运维,拥有九大创新技术;达到“毫秒级”响应,生产操作、设备控制、信息处理三位一体智能管控。该系统的九大创新,即率先构建全国产智慧港口“新基建”,构建了包含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在内的国产基础信息平台及其适配的服务器;创新实现“云原生”技术在港航领域落地应用,利用云计算,根据码头实际业务量动态调整系统负荷,实现系统资源消耗的最佳分配;创新架构设计,打造“无接口”一体化智控系统;创新算法应用,构建全智能码头“数智一体”算法平台;创新全智能码头“极速模式”,通过“极速智配”,仅需 5 分钟即可将 150 公里长的集装箱进行有序排列;创新全智能码头“灵巧模式”,实现集装箱即到即装;创新全智能码头“信息管网”,为系统精准决策奠定基础;创新研发全栈 IT 智慧运维管理平台;打造生产系统全链智能压测全新引擎,测试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
连云港港 30 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开工9 月 29 日,连云港港徐圩港区开始进行工程疏浚作业,标志着连云港港徐圩港区 30 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位于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东防波堤内侧六港池水域,总投资 9.45 亿元、年设计通过能力 1860 万吨,主要包含 1 座工作平台、2 座靠船墩、6 座系缆墩、1 座消控楼、水域管廊、工艺管道、码头装卸设备等。项目将争取年底开展桩基施工和工艺安装,预计 2023 年底交工。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我国沿海港口大型原油码头整体布局,拓展连云港港的服务功能,增强长江沿线炼油企业外贸原油保障能力,也将为连云港港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深圳航运基金启航仪式在盐田举办近日,深圳航运基金启航仪式暨发展论坛 2022 在深圳盐田举行。深圳航运基金是在市交通运输局和盐田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成立的政府引导基金。设立深圳航运基金是深圳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通过资本的引领作用,带动航运要素聚集,促进航运业转型升级,为深圳乃至大湾区的航运产业向绿色、智慧发展提供资金、资源支持。下一步,盐田区将以深圳航运基金为平台,充分利用盐田独特的海洋产业基础优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谋划布局一批极具发展前景的海洋产业,不断汇聚海洋产业发展要素,逐步在盐田区形成海洋产业集聚区,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船集团搬迁建设升级项目签约仪式暨央企支持太平湾建设推进会举行9 月 24 日,大船集团搬迁建设升级项目签约仪式暨央企支持太平湾建设推进会,以视频方式在北京、大连同步举行。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是辽宁省、大连市和招商局集团合作共建的重点产业园区项目。大船集团搬迁建设升级项目是中国船舶集团、招商局集团与大连市深化央地合作的重大战略合作项目,新厂区直接投资规模约 200 亿元,预计年造船产能 260 万载重吨。大船集团迁入太平湾后,将为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集聚新动能、增添新活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会上,大连市政府、大船重工集团、招商局太平湾开发投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大船集团搬迁建设升级—太平湾高端船舶总装建造基地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各方将合力推进搬迁建设升级各项工作,依托总装优势吸引船舶配套企业集聚,建立船舶全产业链,打造产业发展新增长极。
马士基:5 月-7 月亚洲集装箱进出口量现负增长9 月 27 日,马士基发布最新一期的亚太市场洞察指出,由于通胀压力和能源成本上升,欧美经济前景日益悲观,集装箱航运市场正面临强劲逆风。最新经济数据显示,5 月-7 月,区域集装箱贸易增长进一步下降,大多数主要地区出现负增长,亚洲合计出口量下降 1.1%,进口量下降 8.3%。达飞也在 9 月发布的二季报中表示,最近几周,通胀压力导致消费者支出放缓,因此对海运的需求疲软,在一些地区,这些事态发展导致现货运费下降。
达飞宣布订造 7 艘沼气动力的集装箱船近日,达飞轮船宣布订购 7 艘以沼气为动力的集装箱船,这些船将服务于法属西印度群岛。这些新集装箱船将自 2024 年起逐步交付,其中 4 艘为 7300TEU,3 艘为 7900TEU,每艘配备 1385 个冷藏箱。新船将取代达飞专门用于法属西印度群岛-法国-欧洲之间航线的小型船只,为瓜德罗普岛和马提尼克岛提供服务。为接纳这些更大的船只,达飞表示将帮助瓜德罗普岛和马提尼克岛最大的航运港口推进现代化,增加港口的吞吐量并扩建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