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20909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9月9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2722.77点,较上期下跌3.8%。其中,欧洲航线报收4455.48点,下跌3.5%;地中海航线报收4833.04点,下跌5.4%;美东航线报收2799.37点,下跌1.3%;美西航线报收2194.66点,下跌1.7%;日本航线报收1165.83点,下跌1.6%。
沿海散货:9月9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098.70点,较上期上涨1.9%。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 万DWT)煤炭运价48.6元/吨,上涨1.7%;秦皇岛至上海(4~5 万DWT)煤炭运价29.6元/吨,上涨1.4%。
远东干散货:9月8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261.27点,较上期上涨9.0%,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9.216美元/吨,上涨6.7%;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7.870美元/吨,上涨0.6%。
进口原油:9 月8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1208.21点,较上期下跌10.1%。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CT1)报WS67.21,下跌11.5%;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69.86,下跌8.2%。
国际市场:9月8日,BDI 为1178点,较上期上涨17.6%;BDTI为1416点,下跌5.9%。
近期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表现较为低迷,运输需求缺乏增长动力。本周,远洋航线市场运价持续调整走势。9月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2562.12点,较上期下跌10.0%。
欧洲航线,据研究机构 Markit 发布的数据显示, 欧元区8月综合PMI 终值48.9,服务业活动自2021年3月以来首次进入萎缩状态,制造业产出则连续第三个月下降,欧元区经济表现继续下滑。在通胀飙升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未来经济形势还将面临多重风险的考验。本周,运输市场行情继续疲软,市场运价继续回落。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保持基本同步,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调整走势。
北美航线,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31.5万人,创2021年4月以来最小增幅;8月失业率为3.7%,较前值3.5%上升,同时也是2022年1月后首次上涨,显示美国就业市场表现进一步放缓。在美联储还将继续采取紧缩措施遏制通胀的时期,未来经济前景面临陷入滞胀的局面。本周,运输市场表现未能改善,供需基本面较为疲软,导致市场运价继续下行走势。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运输市场货量下跌,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较上周微升,出口成分指数微升,进口成分指数小幅上升。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地区运价微跌,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小幅上升,出口成分指数微升。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和北方地区运价有不同程度上升,东南地区运价下跌,进口成分指数小幅上升。
本周,受多重因素影响,大宗散货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引发市场情绪。叠加台风来袭,运输短暂停滞,沿海散货运输价格小幅上涨。9月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098.7点,较上周上涨1.9%。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本周在超强台风“轩岚诺”影响下,南方大部分区域告别高温,电厂日耗回归正常,沿海八省电厂日耗下降至214万吨。随着居民用电下降,错峰企业陆续开工,工业用电需求向好,电厂补库节奏不改,本周,沿海八省电厂库存升至2980万吨,存煤可用天数13.9天,环比略有上升。煤炭价格方面,本周受煤炭产地疫情好转影响,公路通行有效恢复,煤炭拉运周转效率回升,北方港口调入量有所增加。但紧随安全风险专项检查开启,矿区供给有所收紧,叠加其优先履约长协,市场煤供应略显紧张,北方港口调入不及调出量,库存持续下行,支撑煤炭价格继续上涨。运价走势方面,周初台风缓慢经过华东沿海地区,给市场带来较大影响,沿海船舶返港避风,市场运输短暂停滞。周初运价延续涨势,但随着南方告别高温天气,叠加煤价接近限价区间上限,下游终端对高价煤接受度偏低,观望情绪又起,采购拉运以小货量补库为主,沿海煤炭运价小幅回调。
本周,海岬型船太平洋市场受台风天气影响,市场运力偏紧,运价、租金一度快速上涨,但随着天气影响逐步减弱,市场回吐部分涨幅,全周运价呈震荡向上走势。巴拿马型船市场,煤炭进口需求持续释放,租金稳步上行。超灵便型船市场氛围相对疲软,租家议价优势渐显,租金波动运行。整体而言,在大中型船上涨的带动下,租金指数止跌回升。9月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1261.27点,较上周四上涨9.0%。
海岬型船市场震荡向上。太平洋市场,上半周货盘增量有限,运输需求较为一般。受台风影响,局部运力供给偏紧,运价快速上涨。下半周,矿商虽积极在市场询盘,但随着台风影响逐步减弱,叠加FFA以及国际燃油价格下跌,船东逐步降价成交,运价承压回落。9月8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TCT日租金为8126美元,较上周四上涨39.3%;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7.870美元/吨,较上周四上涨0.6%。远程矿航线本周初市场情绪稍有改善,叠加太平洋市场上涨带动,运价企稳回升。临近周末,船货双方仍显僵持,运价小幅回落。9月 8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9.216 美元/吨,较上周四上涨 6.7%。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3.9%。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意外大幅增加,精炼油库存、汽油库存小幅增加。美国上周原油出口减少,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较去年同期减少6.42%。周一,OPEC+会议通过了一项决定,将10月份的石油总产量目标削减。不过,沙特下调对亚洲原油出售价格给油市施压。欧盟能源部长将于周五举行会议,讨论为俄罗斯天然气价格设定上限,不利于油价。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下行,周四报89.25美元/桶,较9月1日下跌4.37%。全球原油运输市场VLCC型油轮运价持续下行,苏伊士型油轮运价小幅下跌,阿芙拉型油轮运价波动下行。
VLCC市场运价不断下跌。9月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1208.21点,较9月1日下跌10.1%。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67.21,较9月1日下跌11.48%,CT1的5日平均为WS71.70,较上周平均下跌8.99%,TCE平均3.5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69.86,下跌8.2%,平均为WS73.01,TCE平均4.1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交通运输部开展港口装卸内贸集装箱超重治理工作日前,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港口装卸内贸集装箱超重治理工作的通知,深入落实交通运输部印发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强化年实施方案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工作方案部署,进一步加强港口装卸内贸集装箱超重治理,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保障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安全发展。通知提出三项主要任务:强化内贸集装箱码头闸口称重;完善内贸集装箱重量信息记录;加强超重内贸集装箱信息共享与管理。为达成工作目标,通知确定了实施进度安排:自查阶段(2022年10 月)、整改阶段(2022年11月至2023年8月)、总结阶段(2023年8月至9月)。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与澳门海事及水务局签署《粤澳智慧海事管理合作安排》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海事合作协议》,服务大湾区水上交通安全、便捷、绿色、创新发展,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与澳门海事及水务局于9月5日签署了《粤澳智慧海事管理合作安排》,合作推进智慧海事系统(澳门版)建设和应用,推动相关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的对接,共同提升大湾区海事管理与服务能力。此次《合作安排》的签署有助于增进内地与澳门海事管理协同,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澳门之间的海事合作关系。
上海港集装箱昼夜吞吐量首破16万TEU9月8日,上海港单昼夜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60058TEU,首次突破16万TEU 历史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刷新了2021年8月19日创造的单昼夜集装箱吞吐量158858TEU 的纪录,不仅打赢了台风过后生产恢复攻坚战,还标志着上港集团进入年度目标全面冲刺阶段。今年1-8月,上海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02.2万TEU,同比增长0.2%,为全年计划的64.6%,其中水水中转吞吐量为1665.8万TEU,同比增长8.2%。
海南对出岛鲜活农产品免除过海费用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消息, 9月1日0时起,海南对出岛鲜活农产品免除过海费用,时间至9月30日24时止。据悉,免费对象为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出岛车辆。其中,“整车合法装载运输”是指车货总重和外廓尺寸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最大限值,且所载鲜活农产品应占车辆核定载质量或者车厢容积的80%以上、没有与非鲜活农产品混装等行为。免费的鲜活农产品在“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减免目录(国家目录)的基础上增加菠萝蜜、榴莲、红毛丹、黄皮和黄秋葵等5种海南特有农产品。免费范围为免除上述车辆的船舶运费、港口作业包干费、货物港务费以及不超过2名司机的过海客票费用。
“丝路海运”航线增至94 条随着第十批“丝路海运”命名航线的发布,“丝路海运”命名的航线至此已达94条,覆盖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福州港、厦门港、广州港、钦州港等中国的7个港口,通达31个国家和地区的108个港口,联盟成员单位也已超过250家。在近日举行2022“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上,2条“丝路海运”散杂货特色航线获得命名,即巴西-福建铁矿石航线、印度-福建石材航线,还发布了《“丝路海运”蓝皮书(2021—2022)》。《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已累计开行9014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18.2万 TEU。面对疫情考验,“丝路海运”逆势而上,今年前8个月,全国86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共开行1929航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0.33万TEU。
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启用9月3日,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启用,集装箱空箱可通过水、公、铁等多种路径运输到长三角区域以及长江流域港口,缓解企业用箱难题,进一步增强上海港作为国际航运枢纽的资源配置能力。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积极应对疫情严峻挑战,占地面积达45万平方米、平面箱位约1.2万 TEU、具备300万TEU 年吞吐能力的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上海港2022年1-8月进口空箱同比增长8.7%,满足了上海本地和周边港口的用箱需求;助力“公转水”“公转铁”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上海港2022年1-8月完成水水中转箱量1665.8万TEU,同比增长8.2%;海铁联运完成32.2万 TEU,同比增长38.8%,成为上海港口核心功能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上海港集装箱航运市场“一箱难求”的局面基本得到缓解。
山东省海员工会:集体协议敲定20万船员多项权益日前,由山东省海员工会、山东海事局、山东省船员协会三方共同协商修订的 《山东省船员集体协议》出台。《协议》重点聚焦船员最低工资标准和疫情期间船员基本权益保障等问题,有效解决了国际航行船员面临的就医难、补给难等实际困难。根据调研中船员普遍反映的涨薪需求,三方经过平等协商后明确,2022 年~2023年船员最低基薪增长2%。同时,明确了船员因海盗袭击受伤或死亡的赔偿标准;提高了船员在遭遇“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隔离或医学观察、医疗救护、人员滞留等特殊环境下的经费保障和薪资标准;要求建立船员服务船舶驶往“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区域安全防控管理制度。
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基础设施基金公司并完成首笔基金投放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悉,为落实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相关要求,9月2日,经银保监会批复同意,进出口银行正式成立进银基础设施基金有限公司。同日,进出口银行完成首笔进银基础设施基金投放,向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投放首笔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将主要用于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及配套工程建设。
1至8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575列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今年1至8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575列,发送102.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5%和6%,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其中8月份开行1585列,发送15.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8%和19%,均创历史新高。
达飞设立15亿美元能源专项基金达飞集团日前宣布,设立一个能源专项基金(Special Fund for Energies),旨在加速能源转型,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达飞表示,将为这一基金提供15亿美元的预算支持,为期5年。据悉,该能源专项基金将用于投资支持新燃料的工业生产,达飞海运、陆路、空运,以及港口和物流服务等方面的低碳解决方案。基金将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重点领域开展业务:支持可再生燃料的开发和生产;加快港口码头、仓库和卡车车队的脱碳进程;支持、试验和启动处于创新前沿的项目;求节能,提高日常办公的能源效率。
2022年前7个月俄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82亿吨当地时间9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表示,俄罗斯港口货物吞吐量在2022年前7个月内为4.82亿吨,几乎没有下降。俄罗斯将继续发展运输潜力,将在整个北方海路上为船舶提供服务,计划在2035年前投资1.8万亿卢布实施北方海路发展计划。
今年8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51艘188万修正总吨根据克拉克森9月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8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51艘188万修正总吨(CGT)。其中,中国承接了35艘102万CGT,市场占有率达到54%,排名第一;韩国承接了12艘76万CGT,市场占有率为41%,排名次席;日本承接了2艘5万CGT,市场占有率为2%,名列第三。今年1-8月,全球累计成交新船订单量为2768万CGT。其中,中国承接了475艘、1235万CGT,市场占有率达到45%,位居第一;韩国承接了216艘、1192万CGT,市场占有率为43%,位居第二;日本承接了77艘、195万CGT,市场占有率为7%,位居第三。截至今年8月底,全球手持订单量比7月底增加3万CGT,达到1.276亿CGT。从国家来看,中国为4362万CGT,市场占有率为42%,继续位居榜首;韩国为3597万CGT,市场占有率为35%,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