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20701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集装箱:7 月 1 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3271.07 点,较上期上涨 0.8%。其中,欧洲航线报收 5098.72 点,上涨 1.5%;地中海航线报收 6026.07 点,上涨 0.8%;美东航线报收 3012.13 点,上涨 1.0%;美西航线报收2643.55 点,下跌 1.2%;日本航线报收 1184.65点,下跌 1.7%。
沿海散货:7月1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090.82点,较上期上涨3.5%。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DWT)煤炭运价47.8元/吨,上涨14.6%;秦皇岛至上海(4~5万DWT)煤炭运价34.5元/吨,上涨31.7%。
远东干散货:6月30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982.43点,较上期下跌6.3%,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9.700美元/吨,下跌0.7%;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1.457美元/吨,上涨0.9%。
进口原油:6 月 30 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 951.65 点,较上期上涨 11.4%。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52.99,上涨 12.3%;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 54.96,上涨 10.2%。
国际市场:6 月 30 日,BDI 为 2240 点,较上期下跌 4.8%;BDTI 为 1234 点,上涨 1.0%。
稳经济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我国经济总体恢复有所加快。据统计局数据,6 月份 PMI三大指数均升至扩张区间,继续巩固经济恢复势头。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小幅下滑,多数远洋航线市场运价有所下调。7 月 1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4203.27 点,较上期微跌 0.3%。
欧洲航线,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当中,通胀的快速增长以及生活成本的提高,使欧洲经济体总体需求有所减弱。本周,运输市场需求有所下滑,市场运价小幅走低。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在 90~95%。
北美航线,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导致美国病例数持续高位,国内通胀触及数十年最高,物价压力导致消费者支出放缓。需求方面,由于一季度以来美国国内零售商过于快速地补库存,导致目前绝对库存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疫情前水平,目前观望态势较为浓郁。本周,运输需求总体有所下滑,市场运价小幅走低。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运输市场货量上升,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较上周微跌,出口成分指数和进口成分指数微跌。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地区与上期运价基本持平,东南地区运价小幅下跌,北方地区运价小幅上涨,出口成分指数微跌。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东南地区运价小幅下跌,北方地区运价上涨,进口成分指数微跌。
高温天气来袭,煤炭需求增加,市场运力略显紧张,带动大宗散货运输市场价格全面上涨,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运价上涨。7月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090.82点,较上周上涨3.5%。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本周国内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弱,多地迎来持续高温天气,电网企业全力以赴迎峰度夏,日耗攀升明显,叠加工业生产快速恢复,服务业活动全面改善,沿海八省电厂日耗突破至195万吨以上,接近去年同期水平,电厂库存下降至2950万吨左右,存煤可用天数下降1-3天不等。煤炭价格方面,煤炭价格受后期国内需求预期转好,叠加国外煤炭供应紧张,煤炭进口量可能大幅收缩等预期影响,市场预判阶段性触底。运价走势方面,本周北方港口调入量明显好于调出,港口库存已接近2400万吨,去库存压力加大,各港均要求下游客户加快周转。叠加下游电厂库存下降,补库拉运需求逐步放大。周中开始,随疫情防控向好,华东地区产业回暖,进江运力供给偏紧。而临近周末,台风“暹芭”来袭,华南地区部分船期有所影响,运力预期吃紧,运价持续上涨,涨幅扩大。
海岬型船太平洋市场即期需求疲软,运力呈现过剩态势,租金承压下跌。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回国煤炭货盘增量有限,对市场支撑力度不足,其它航线表现均较为低迷,租金持续下行。整体而言,三大船型市场缺少利好支撑,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下跌。6 月 30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 1982.43 点,较上周四下跌 6.3%。
海岬型船市场先抑后扬。太平洋市场,自美联储加息后,铁矿石价格一度大幅下跌,近期呈现窄幅震荡走势。由于加息预期浓厚,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观望情绪较浓。此外,国内钢厂亏损面扩大,盈利情况不佳,检修力度加大,采购规模缩减,多以消耗库存为主。上半周,货主压价力度较大,海岬型船租金均承压下行。临近周末,随着 FFA 回升,船东信心得到提振,市场氛围好转,询盘报价止跌回升。6 月30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14967 美元,较上周四下跌 3.2%;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1.457 美元/吨,较上周四微涨 0.9%。近期,巴西发运节奏有所提振,但市场运力仍偏过剩,运价依旧处于弱势震荡中。6 月 30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9.7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0.7%。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24 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精炼油库存、汽油库存超预期增加。美国上周原油出口减少,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较去年同期减少 0.1%。上周日,美国总统拜登和七国集团(G7)其他领导人达成最新共识决定禁止从俄罗斯进口黄金,以进一步扩大对俄制裁。周一,白宫的声明还称西方国家将继续限制俄罗斯。OPEC+周四表示,将在 8 月将坚持之前商定好的增产计划,由于沙特 8 月份的产量目标将接近 1100 万桶/天,这是一个很少达到的水平,且持续性未知,市场担忧该组织缺乏进一步增产的能力。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受供应紧张支撑,周四报 114.81 美元/桶,较 6 月 23 日上涨 5.67%。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 型油轮运价持续上涨,苏伊士型油轮运价波动盘整,阿芙拉型油轮运价小幅波动。
VLCC 市场运价不断上升。6 月 30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951.65点,较 6 月 23 日上涨 11.4%。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52.99,6 月 23 日上涨 12.3%,CT1 的 5 日平均为 WS50.86,较上周平均上涨 10.9%,TCE 平均-0.9 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54.96,上涨 10.2%,平均为 WS52.31,TCE 平均-0.5 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国务院:全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运输保障 确保电煤等能源运输通道畅通近日,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全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运输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部署全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运输保障有关工作,确保能源运输安全畅通。《通知》要求,公路运输方面,对电煤运输的重点区域、重点通道、关键节点实施重点监测,加强协调调度,确保电煤等能源运输通道畅通。涉及电煤运输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应开通所有收费车道,最大限度提高收费站通行能力与效率;具备条件的,应开通电煤运输车辆专用通道,保障优先便捷通行。铁路运输方面,充分利用大秦、唐包、瓦日、浩吉、侯月、石太等铁路主要煤运通道运力,优先安排铁路装车和列车开行计划,增加电煤装车比重,对电煤列车加快放行,多措并举提高电煤卸车效率。水路运输方面,要加强对北方四港(秦皇岛港、唐山港、天津港、黄骅港)等重点港口的煤炭发运、港存情况等运行监测分析研判,对电煤等能源运输船舶优先过闸、优先引航、优先锚泊、优先靠离泊。加强航道船闸运行监测维护,及时协调堵点卡点。
广东布局“一核两极”三大港口集群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东省港口布局规划(2021-2035 年)》。该规划提出,以广东交通强省建设为统领,在全国率先建成世界一流港口,构建以珠三角港口集群为核心,粤东、粤西港口集群为发展极的“一核两极”发展格局。按照该规划,到 2025 年,广州港和深圳港具备较强的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港口,珠三角港口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携手港澳基本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汕头港、湛江港基本建成粤东、粤西地区枢纽港。到 2035 年,全省建成安全高效、智慧绿色、支撑有力、创新开放、国际先进的世界级港口群。该规划显示,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汕头港、湛江港为沿海主要港口,佛山港、肇庆港、清远港为内河主要港口;惠州港、汕尾港、东莞港、中山港等多个港口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其中,广州港、深圳港为国际枢纽海港。该规划还提出,广东要以铁水联运、江海联运等为重点,大力发展以港口为枢纽的多式联运,打造经济、高效、便捷的集疏运通道;铁路、高等级公路与重要港区连接,实现港口与铁路、公路陆上通道互通;内河高等级航道主通道与沿海港口连接,实现内河港口与沿海港口水上通道连通。
上海海事法院发布涉外海事审判白皮书上海海事法院 6 月 28 日举行发布会,发布涉外海事审判白皮书。此次发布的海事审判白皮书继续采用中英双语形式,系统梳理了近年来上海海事法院涉外海事审判的概况和特点以及创新机制和工作举措,并精选出十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白皮书显示,2017 年至 2021 年,上海海事法院平均每年受理涉外海事案件约占当年一审海事海商案件的 26%,涉外案件已经逐步成为上海海事法院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纠纷类型方面,虽然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占比 43.9%)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纠纷(占比 15.3%)两大传统类型案件仍占受理案件的主要份额,但新情况持续出现。其中最明显的是多式联运类型运输纠纷增长较快,尤其是长三角地区海铁联运模式逐渐普及。多区段运输纠纷往往争议较大,其原因在于货损发生在哪个区段不易证明;货物因知识产权、高新技术或者专业用途,损失或残值难以确定;保险公司赔付后代位追偿证据严重缺失等。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第九次刷新世界纪录6 月 28 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在“德翔许明”轮作业中,自动化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了 60.18 自然箱/小时,桥吊最高单机作业效率达到 67.76 自然箱/小时,效率一举提升 14.2%,第九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海南金控与中联航运签署航运产业基金合作备忘录6 月 29 日,海南金融控股与中联航运签署航运产业基金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在资金渠道、项目资源、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本着“共同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双方将重点围绕海上航运、陆上物流仓储、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等范围的投资业务,通过“产融结合”的方式,有效整合航运物流产业,做大产业基础流量,吸引更多航运要素集聚海南。同日,中联航运新造的一艘 1930TEU 集装箱船命名为“中联洋浦轮”并在中船集团黄埔文冲船厂位于广州南沙的龙穴厂区交付。“中联洋浦”轮是最新型的文冲 1930TEU 曼谷极限型集装箱船,是中联航运与中船黄埔文冲合作新造船订单中交付的第二艘新船。
全球首艘苏伊士型LNG/燃油双燃料油船在广州交付6 月 28 日,由广船国际建造的全球首艘苏伊士型 LNG/燃油双燃料动力油船——15.8 万载重吨 LNG/燃油双燃料油船首制船在广州南沙交付新加坡 EPS 航运公司,这也是目前华南地区建造的最大 LNG/燃油双燃料绿色船舶。该型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 708 研究所承担设计,船总长约 274 米,型宽 48 米,型深 23.7 米,服务航速为 14.2 节,载重吨在 15 万吨左右。该船在采用 LNG 模式推进时,能够减少约 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85%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和约 99%的颗粒物、硫氧化物排放量。
1-5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153列 同比增长2.7%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消息,1-5 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 6153 列、运输货物 59 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 2.7%、3%,综合重箱率达 97.7%,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5 月份,中欧班列开行 1340 列、运输货物 12.8 万标准箱,日均环比分别增长 11%、12%,往返综合重箱率达 98.5%,运行质量和运输效率稳步提升。截至 5 月底,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超过百列的国内城市达到 34 个,通达欧洲城市 195 个,涉及 24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