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月 24 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3244.78 点,较上期下跌 0.2%。其中,欧洲航线报收 5024.16 点,下跌 0.9%;地中海航线报收 5976.09 点,下跌 2.8%;美东航线报收 2982.23 点,下跌 1.3%;美西航线报收 2676.02 点,下跌 0.6%;日本航线报收 1205.37点,下跌 1.4%

沿海散货:624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054.14点,较上期上涨0.2%。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DWT)煤炭运价41.7/吨,上涨3.2%;秦皇岛至上海(45DWT)煤炭运价26.2/吨,上涨1.6%

远东干散货:623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2114.84点,较上期下跌3.9%,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9.920美元/吨,下跌6.4%;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1.351美元/吨,下跌10.4%

进口原油:月 23 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 854.44 点,较上期上涨 6.5%。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47.18,上涨 5.0%;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 49.86,上涨 8.4%

国际市场:月 23 日,BDI 为 2354 点,较上期下跌 4.4%BDTI 为 1222 点,上涨 1.9%

由于奥密克戎毒株不断变异,新冠疫情继续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全球每日新增病例高位徘徊。中国方面,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上海复工复产力度不断加大。相关港航企业继续在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力保障上海港正常运营。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基本稳定,远洋航线市场运价小幅波动。月 24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4216.13 点,较上期下跌 0.1%

欧洲航线,新冠疫情因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又出现反弹,加之猴痘病毒继续蔓延,欧洲地区卫生系统面临严峻形势;俄乌冲突持续,导致地缘政治风险始终未能缓解,多重风险拖累欧洲地区未来经济复苏。本周,运输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市场运价小幅走低。月 24 日,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 5766 美元/TEU,较上期下跌 0.5%。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基本同步,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基本平稳,即期市场订舱价格小幅回调。月 24 日,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 6425 美元/TEU,较上期下跌 1.0%

北美航线,美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继续徘徊在较高水平,累计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长期排名全球第一,疫情防控形势总体不佳。近期,多项美国经济数据显示增长速度大幅放缓,与此同时,通胀水平居高不下,美国经济滞胀风险加大。本周,运输需求总体平稳,供需基本面保持平衡,市场运价小幅走低。月 24 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 7378 美元/FEU 和 9804 美元/FEU,分别较上期下跌 1.5%和下跌 2.7%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运输市场货量总体略有上升,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较上周微涨,出口成分指数和进口成分指数微涨。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和东南地区运价小幅上涨,北方地区运价小幅下跌,出口成分指数微涨。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东南地区运价小幅上涨,北方地区运价下跌,进口成分指数微涨。


航运动态:

交通运输部印发《基于区块链的进口干散货进出港业务电子平台建设指南》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基于区块链的进口干散货进出港业务电子平台建设指南》,提出了平台建设要求,明确了提单信息、进口舱单信息、提货单信息等上链的数据格式、交互要求等,推动港航企业加强协调联动,加快平台应用和数据共享,促进航运数字化转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交通运输部积极推进基于区块链的全球航运服务网络建设,指导招商局集团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契机,在大宗散货运输领域推动构建基于区块链的贸运一体化数字生态链,建设了“丝路云链”数字平台,并逐步完善平台功能,深化平台应用。2021 年以来,招商局集团组织进行了实船测试,实现了数据上链流转,为制定出台平台建设指南提供了实践经验。《指南》的出台,在已实现的集装箱运输区块链技术应用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和场景,指导规范区块链在大宗散货运输中的应用,加快航运数字化转型,提升水路运输服务水平。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高能级航运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发布日前,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关于促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高能级航运服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重点支持优化配置高端航运资源,协同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航运枢纽的重点领域,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持续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实施意见》共涉及六大方面支持措施:支持高能级航运服务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航运重点领域制度创新和航运功能性机构、国际性组织集聚;支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建设中国洋山港船籍港;支持绿色低碳航运产业发展;支持航运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航运物流产业功能业态提升。

天津港推出十项惠企举措减免多项费用从天津港集团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天津市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助力优化天津口岸营商环境,为广大客户纾困解难,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天津港集团实施纾困解难惠企十项举措。实施时间为 月 日至 月 30 日。十项优惠服务举措包括:1、免收环渤海公共内支线“天天班”港口作业包干费,对环渤海公共内支线“天天班”承运的中转集装箱,免收港口作业包干费(装卸费);2、免收中转集装箱库场使用费,免收环渤海公共内支线“天天班”中转集装箱库场使用费;3、免收进口空箱 30 天以上库场使用费,进港的外贸进口集装箱空箱,免收其自第 30 天以后产生的库场使用费;4、免收中转空箱分拨库场使用费,对外贸班轮公司在天津港进行中转分拨的空箱,免收其码头库场使用费;5、减免进口冷藏集装箱制冷监护费,进港的外贸进口冷藏集装箱,第 天至第 天产生的制冷监护费用,按 80%标准计收;6、减免内陆企业出口费用,对海铁联运出口集装箱货物,减免因退关转船和超免费堆存期而产生的相关费用;7、减免查验相关费用,对海铁联运查验无问题的集装箱货物,免收其在查验过程中产生的 30 天内的库场使用费(堆存);8、开通海铁联运“绿色通道”,对海铁联运出口集装箱货物,开通预约集港“绿色通道”,享受免费提前集港服务;9、进一步提高“双直”比例,配合天津海关,进一步提高“抵港直装”“船边直提”业务比例,有效提高通关速度,减少物流环节,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10、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码头公司航陆运作业效率,对在港口集疏运作业过程中有纾困解难需求的企业,实行“三优先”,即港口手续优先、码头场地优先、港口作业计划优先。

河南布局“一纵三横九支+其他航道”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222035 年)》,《规划》按照“通江达海、河海联运,干支联动、交旅融合”的思路,将航道划分为骨干航道、支线航道和其他航道,形成“一纵三横九支+其他航道”的总体布局,规划航道总里程 3670 公里。港口方面,河南提出,打造布局合理、保障有力、量能匹配的港口体系,围绕港口货运功能形成“2+8”分层次港口布局;依托黄河、大运河河南段适宜河段和库湖区航道,规划建设客运码头。根据《规划》,到 2025 年,河南规划航道通航里程达到 2000 公里以上,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达到 200公里以上;周口港、信阳港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效,港口吞吐量达到 7000 万吨以上(含集装箱 30 万标箱),初步形成安全畅通、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上海规划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港口月 20 日,《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 年)》发布,规划提出,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港口。《规划》明确指出,探索建立长江氢能运输走廊,布局沪外、海外氢源生产基地和进口码头,构建多渠道氢能保障供应体系。在有条件的港口码头探索建设氢能(富氢载体)船舶输运码头,为国内外氢能进口提供接驳条件。《规划》还提出,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港口。利用洋山港、宝山港、外高桥港、罗泾港等港口物流设施资源,加大港口集卡、叉车、轮胎吊等设备的氢燃料动力替代,鼓励氢能在港口特种车辆的推广应用。 

印尼线CIS首航广州港南沙港区月 19 日,班轮“MTT SAMALAJU(沙玛拉祖)”顺利靠泊南沙二期码头,印尼线 CIS 正式首航广州港南沙港区,将进一步拓宽珠三角地区企业往来印尼的贸易途径。该航线航程短、班期稳、时效高、舱位足,由 Meratus Line 和 Bengl Tiger Line 共同派船,高丽海运、天敬海运和南星海运加入共舱,每逢周日挂靠南沙,装货后从南沙至雅加达只需 天时间。

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通过竣工验收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北部湾港钦州港域大榄坪港区大榄坪南作业区 7#8#泊位集装箱自动化改造工程,于 月 22 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工程就是将已建的 个 万吨级多用途泊位(7#8#泊位码头水工结构按 10 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设计和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改造成 10 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 102 万 TEU。该项目自动化码头应用全球首创 型工艺布局,具备高效、经济、节能的典型特点,同时配备全球领先的自动化码头装备及控制系统,实现生产组织自动化运维。后方堆场毗邻铁路中转站,实现海铁联运无缝衔接。

欧亚经济联盟会议决定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期 天的欧亚经济联盟政府首脑会议 月 21 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结束。欧亚经济委员会执委会主席米亚斯尼科维奇会后表示,各成员国决定将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米亚斯尼科维奇表示,与会各方通过决议,将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欧亚运输走廊和线路的建设。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会上表示,新的基础设施将成为新的南北方和东西方国际运输走廊的一部分。与会各方还讨论了粮食安全、监管酒类市场、增强联盟内部市场、关税调整和数字化、联盟框架内进口替代等问题。

俄保险公司为本国油轮巨头提供全面保障月 18 日,俄罗斯能源运输巨头 Sovcomflot 首席执行官表示,该公司已为其所有货船向俄罗斯保险公司投保,保险符合国际规则。在欧盟公布的第六轮对俄制裁措施中,禁止了欧盟公司为运送俄罗斯石油的商船提供保险和再保险。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称,俄罗斯国家再保险公司已经成为俄罗斯船舶的主要再保险公司。俄罗斯的替代保险计划能够使俄罗斯的船只在世界各地航行。Sovcomflot 首席执行官 Igor Tonkovidov 表示:“在技术上,我们符合所有国际贸易要求,目前公司的船队几乎全部投入市场,将石油和液化天然气运往全球各地。”俄罗斯的替代保险计划能够使俄罗斯的船只在世界各地航行。

20221-5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5 月,全国造船完工 1428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15.3%;承接新船订单 1769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 46.0%月底,手持船舶订单 10220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20.2%1-5 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 44.0%52.5%和 48.2%

沪东中华交付全球最大24000TEU集装箱船交付月 22 日,中国首艘、全球最大 24000TEU 超大型集装箱船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签字交付。该船由沪东中华自主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入级美国船级社(ABS),投入运营后将服务于远东至欧洲的航线。该船总长 399.99 米、型宽 61.5 米,货舱深度达到 33.2 米,可承载 24 万吨货物,一次可装载 24000 多只标准集装箱,最大堆箱层数可达 25 层,是目前全球装箱量最大的集装箱船,被誉为海上“巨无霸”。其中“三大”亮点,赋予该船“带货王”、“节能强”和“宜居佳”的特征。

天津港银川海运集装箱箱务管理中心揭牌成立月 20 日,天津港银川海运集装箱箱务管理中心揭牌仪式在银川国际公铁物流园举行。这是天津港在异地成立的首个集装箱箱务管理中心,也是宁夏首个海运集装箱箱管点。在银川国际公铁物流园设立的天津港银川海运集装箱箱务管理中心,将为公铁物流园赋能更多港口航运功能要素,不断丰富完善“天津港内陆无水港”功能。该中心是宁夏商务厅为打造更有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更为便利的跨境贸易营商环境而成立的新业务部门,将助推“一单制”海铁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营。海运箱箱务管理中心可为宁夏本土外贸企业获取出口用箱、降低进口货物回空费提供充足保障,避免传统贸易模式下港口换装和货物损耗,有效破解外贸企业“一箱难求、一舱难求”的国际物流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