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610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3229.56 点,较62日上涨 1.3%其中,欧洲航线报收5069.07 点,上涨0.9%地中海航线报收6095.67 点,上涨0.5%;美东航线报收3023.22 点,与上期持平;美西航线报2665.78 点,下跌 0.6%;日本航线报收1221.57点,上涨0.2%

沿海散货:610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052.58点,较62日上涨1.5%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DWT)煤炭运价41.8/吨,上涨6.9%;秦皇岛至上海(45DWT)煤炭运价26.3/吨,上涨8.2%

远东干散货:69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2177.57点,较61日下跌9.5%,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31.416美元/吨,下跌2.3%;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2.164美元/吨,下跌6.4%

进口原油:69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795.76 点,较61日上涨0.9%。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44.61,上涨1.7%;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45.57,下跌0.2%

国际市场:6日,BDI 2342点,较61日下跌11.1%BDTI 1093点,较上期下1.0%

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导致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蔓延,全球每日新增病例继续保持高位。中国方面,疫情防控形势继续向好,上海已进入全面复工复产阶段。交通主管部门继续积极指导和支持相关港航企业全力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上海港恢复情况良好。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继续稳定,不同航线运价走势出现分化。6 月 10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4233.31 点,较上期上涨 0.6%。

欧洲航线,欧洲地区卫生系统继续面临严峻考验,新冠疫情尚未缓解,猴痘病毒又开始持续扩散。此外,因俄乌冲突持续,地缘政治风险始终处于高位。未来欧洲地区的经济复苏将面临高通胀以及能源危机双重考验。本周,运输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市场运价小幅下跌。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基本同步,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总体平稳,即期市场订舱价格小幅下跌。

北美航线,美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高位徘徊,累计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长期排名全球第一, 仍将严重拖累美国经济复苏。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6 月 4 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 22.9 万人,为今年 1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显示出美国就业数据回落,但通胀水平居高不下,美国经济面临陷入滞胀的局面。本周,运输需求保持平稳,供需基本面平衡,市场运价继续回落。

台湾海峡两岸间市场点评:本周,运输市场货量下降,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较上周微涨,出口成分指数与上周基本持平,进口成分指数微涨。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地区运价微跌,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略有上涨,出口成分指数基本持平。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北方地区运价有不同程度上升,东南地区运价下跌,进口成分指数微涨。

端午节后,复工复产进程持续推进,终端需求小幅释放,叠加天气因素影响,市场乐观情绪继续提升,综合指数小幅反弹。月 10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052.58 点,较上周上涨 1.5%煤炭市场需求方面,随着疫情好转,市场全面复工,上下游物流节点打通,积压订单集中释放,叠加沿海部分地区气温升高。本周,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升至 170 万吨附近,但受水电替代效应影响,当前日耗水平仍不及往年。电厂库存继续维持在3000 万吨以上高位。

煤炭价格方面,受需求预期好转与国际能源供应紧张双重影响,煤炭部分品种小幅抬价,但在国内限价保供政策大背景下,下游对价格提升接受度有限,成交僵持,价格延续平稳走势。本周,5500 大卡动力煤现货价格为 883 /吨,长协价格为 719 /吨。运价走势方面,随着本周上海全面复工复产,叠加迎峰度夏预期开始,市场货盘小幅释放,船东信心提升,报价小幅探涨。本周,电厂拉运继续以长协保供为主,非电企业需求增加,但受煤价和市场供应制约,需求兑现不畅,周转率较低。沿海运输市场需求释放缓慢,观望情绪再起,运价涨势趋稳。

本周,海岬型船市场受长航线货盘缩减影响,运价震荡下行。巴拿马型船货盘略有增加,但市场运力仍显富余,租金小幅波动。超灵便型船即期货盘表现偏弱,租金持续下行。整体而言,受海岬型船与超灵便型船市场弱势表现拖累,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继续下跌。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2177.57 点,较上周三下跌 9.5%

海岬型船市场震荡下行。太平洋市场,上周末我国以及欧洲均迎来小长假。小长假过后,周初市场稍显平淡,矿商询盘不多,运价总体保持稳定。周中运价虽然一度回升,但市场并未出现实质转好,船货双方相对僵持。临近周末,市场情绪受巴西长航线货盘稀少与印度煤炭采购节奏放缓等因素影响,整体市场氛围不佳,运价明显下挫。月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17689 美元,较上周三下跌22.9%;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2.164 美元/吨,较上周三下跌 6.4%。远程矿航线本周货盘仍然偏少,叠加北大西洋市场运力增加,运价整体呈震荡下行走势。月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31.416 /吨,较上周三下跌 2.3%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63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精炼油库存增幅超预期,汽油库存意外小幅下降。美国上周原油出口减少,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9%。美国47%的炼油产能位于墨西哥湾沿岸,根据以往的经验,即将到来的美国飓风季,对于提供美国近半炼油能力的墨西哥湾来说将面临较大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剧美国燃料供应的短缺。欧盟对俄罗斯的石油制裁方案正式落地,同时也为匈牙利等内陆成员国留有暂时的豁免。随着亚洲需求的反弹、西方驾驶季节到来,油市供应趋紧拉涨油价。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高位上涨,周四报122.09美元/桶,较61日上涨7.12%。全球原油运输市场VLCC型油轮运价波动盘整,苏伊士型油轮运价稳中有涨,阿芙拉型油轮运价小幅波动。

VLCC市场运价低位波动。6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795.76点,较61日上涨0.9%。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44.61,较61日上涨1.7%CT15日平均为WS44.25,较上周平均上涨2.5%TCE平均-1.7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45.57,下跌0.2%,平均为WS45.59TCE平均-1.5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李克强考察交通运输部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月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交通运输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畅通交通物流,保障市场主体运行,稳住经济大盘。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作了汇报。李克强说,交通运输是市场经济的经脉,也是保障民生、防控疫情的重要支撑。要切实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进一步打通交通物流大动脉和微循环,加强重点行业、区域和企业货运保障。各地各部门要强化协同联动,推动货运量尽快实现正增长,为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提供支撑,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平稳健康发展。

交通运输部部署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近日,交通运输部安委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安委办有关 2022 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有关要求,部署持续推动各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做好当前交通运输复工复产、汛期等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坚决避免重特大事故连续发生,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另悉,长江海事局近日正式公布《长江海事局关于实行水上交通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的通告》,鼓励水上从业人员及社会各界举报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和污染防治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下称举报人)均可举报水上交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违法违规行为。经查证属实的,长江海事部门将对举报人给予 500-2000 元奖励。举报重大事故隐患,消除了导致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现实即时危险的,长江海事部门给予举报人不超过 5000 元奖励。

5月全球主要港口远洋国际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在泊时间月中国主要港口综合服务水平保持平稳,欧美主要港口船舶平均在港时间延长。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 20 大港口中,中国占 席。数据显示,月,中国港口船舶平均在港时间、在泊时间分别为 1.82 天(上月 1.80 天)、1.03 天(上月 1.07 天),与上月环比分别增加 1.4%和减少 3.8%优于其他 11 个国外主要港口船舶平均在港在泊时间(3.22 天、2.24 天)。其中广州港平均在港时间 1.19天,同比减少 9.2%。欧美主要港口平均在港时间增减不一,纽约港和汉堡港平均在港时间分别为 5.02 和 4.27 天,与上月环比分别增加 29.4%和 1.9%。美西港口持续拥堵,其中洛杉矶港和长滩港,船舶平均在港时间分别为 6.56 天、6.32 天。

广州港南沙港区再迎两条外贸新航线广州港集团 月 日发布消息称,随着“兰丹计划”轮、“和进”轮陆续顺利挂靠广州港南沙集装箱三期码头,广州港南沙港区正式迎来全新的美东航线 AEC 和泰越航线 CTX2美东线 AEC 由海领船务与德翔海运共同运营,提供双周班服务,逢周三挂靠南沙港区,挂靠港序为:广州南沙、宁波、青岛、韩国釜山、美国诺福克、美国纽瓦克、美国查尔斯顿、美国杰克逊维尔、广州南沙。航线落地将联通东亚港口与美国东海岸港口,同时能避免出现类似其他港口的拥堵情况。泰越航线 CTX2 由锦江航运与海丰国际共同运营,逢周五挂靠南沙港区,挂靠港序为:上海、广州南沙、泰国林查班、泰国曼谷、泰国林查班、越南胡志明、广州南沙、上海。泰越航线 CTX2 的挂靠,加大了广州港南沙港区与东南亚之间的外贸联结力度。今年以来,广州港净增外贸班轮航线 条。截至 2022 年 月底,广州港集团共有集装箱班轮航线 194条,其中外贸 149 条、内贸 45 条。

锦江航运完成改制及更名月 日,上港集团发布公告,根据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同意筹划子公司上海锦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分拆上市事宜,并授权公司及锦江航运管理层启动分拆锦江航运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锦江航运已整体变更为上海锦江航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22 年 月 日取得了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 2022 年 月 日换发的《营业执照》。

曹妃甸港40万吨满载船舶经验航路水深探测项目启动近日,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启动曹妃甸港 40 万吨满载船舶经验航路水深探测项目标志着曹妃甸港 40 万吨级船舶满载直达工作进入“快车道”。此次启动的曹妃甸港 40 万吨满载船舶经验航路水深探测项目,将为 40 万吨矿石船舶不减载、直靠曹妃甸提供重要测绘基础信息支持保障,加快推动构建渤海湾 “陆海空天”一体化的水上交通运输保障体系。此次探测项目计划工期 60 天,拟通过多波束扫海、北斗定位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进一步掌握老铁山至曹妃甸干线航路 230km2 重点水域的水深特征,特殊浅区、浅点或障碍物分布情况以及潮汐规律。

全球班轮公司运力百强最新排名根据 Alphaliner 最新公布的数据,截止 月 日,全球在运营集装箱船数量共计 6378 艘,总运力为2567.65 万 TEU,折合约 3.08 亿载重吨。其中,前三大班轮公司总运力占全球市场的 46.47%全球班轮公司运力排名前三是地中海航运(440.22 万 TEU,占比 17.14%)、马士基航运(422.99 TEU,占比 16.47%)以及达飞轮船(330.05 万 TEU,占比 12.85%)。运力排名第 名至 10 名依次为:中远海运集团、赫伯罗特、长荣海运、海洋网联船务、现代商船、阳明海运和以星航运。其中前 名运力都超过 150 万 TEU排名第 11 至 20 名依次为:万海航运、太平船务、高丽海运、伊朗国航、海丰国际、UniFeederX-PressFeeders Group、德翔海运、中谷海运和长锦商船。

欧盟公布第六轮对俄制裁措施欧盟委员会 月 日公布第六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其中包括部分石油禁运,制裁俄罗斯油轮、银行和媒体等。欧盟委员会当天发布公报表示,制裁措施将立即生效,并将逐步削减俄罗斯石油进口。欧盟将在 月内停止购买俄罗斯海运原油,这占欧盟进口俄原油的三分之二,并在 个月内停止购买俄石油产品。到2022 年底,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将减少 90%公报表示,依赖俄管道原油的成员国可以得到临时豁免,直到欧盟理事会另有决定。但从豁免中受益的成员国不能将此类原油和精炼产品转售给其他成员国或第三国。公报同时说,禁止欧盟公司为运送俄罗斯石油的商船提供保险和再保险。新的保险合同将立即被禁止,现有保险合同将在六个月内逐步淘汰。

今年5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57据克拉克森 月 日发布的数据,今年 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为 57 艘、250 万修正总吨(CGT),比 月份下降 17%。其中,韩国承接了 20 艘、120 万 CGT,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 48%,位居第一;中国承接了 22 艘、84 万 CGT,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 34%,位居第二。据统计,今年前 个月,全球累计新船订单成交量为 1625 万 CGT,其中,韩国承接了 148 艘、734万 CGT,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 45.2%,同比增加 9.5 个百分点,位居第一;中国承接了 247 艘、716 万 CGT全球市场占有率为 44.1%,同比减少 3.2 个百分点,位居第二;日本接单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为 6.0%,同比减少 6.6 个百分点,排名第三。截至今年 月底,全球手持新船订单为 9853 万 CGT,其中,中国为 4158 万 CGT,继续排名第一;韩国为 3365 万 CGT,位居次席;日本为 965 万 CGT,位居第三。

长三角中欧班列前5月开行1135列 同比增8.8%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前 月,长三角铁路共开行中欧班列 1135 列、同比增长8.8%;发运 11.06 万标准箱(TEU)、同比增长 6.5%,班列开行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其中,长三角铁路开行中欧班列在 月份保持强劲增长,共开行 235 列、环比增长 12.4%、同比增长 14.1%,发运 2.3 万 TEU、环比增长 15.8%、同比增长 12.9%

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区内班列今年开行量突破1000从北部湾港集团获悉,1月,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区内班列开行量达 1080 列,首次年内突破 1000列,同比增长 231%,预计今年区内班列开行量将超过 2000 列,较 2019 年增幅超 110 倍,创下历史新高。广西区内班列自 2019 年开行以来,服务范围从当初的 市 个站点、条线路,到如今的 市 15 站点、条常态化线路(柳州南—北部湾港、桂林—北部湾港、河池—北部湾港、那厘—北部湾港、钟山—北部湾港等),货物运输品类也从 种增长到 15 种,班列开行量从 2019 年试运行的 18 列到 2021 年的991 列,增长了 54 倍,2022 年预计开行量将超 2000 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