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月 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3186.65 点,较上期下跌 0.1%。其中,欧洲航线报收 5024.21 点,下跌 0.5%;地中海航线报收 6065.34 点,下跌 0.1%;美东航线报收 3024.65 点,上涨 0.2%;美西航线报收2682.40 点,下跌 1.2%;日本航线报收 1219.25点,下跌 0.7%

沿海散货:62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036.82点,较上期下跌3.5%。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DWT)煤炭运价39.1/吨,上涨0.5%;秦皇岛至上海(45DWT煤炭运价24.3/吨,下跌2.4%

远东干散货:61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2405.93点,较上期下跌13.8%,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32.164美元/吨,下跌11.3%;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2.997美元/吨,下跌4.4%

进口原油:月 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788.96 点,较上期上涨 3.1%。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43.84,上涨 4.7%;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45.68,上涨 1.3%

国际市场:月 日,BDI 为 2633 点,较上期下跌 10.2%BDTI 为 1104 点,较上期下跌2.0%

新冠疫情继续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全球每日新增病例继续高位徘徊。中国方面,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尤其是上海在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之后,本周开始稳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疫情期间,政府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支持相关港航企业全力投入生产经营,上海港的运营始终保持平稳。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保持平稳,欧美航线市场运价小幅波动。6 月 2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4208.01 点,较上期上涨 0.8%。

欧洲航线,近期欧洲多国出现猴痘病例,加之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卫生系统面临严峻考验。此外,俄乌冲突持续,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并导致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欧洲地区未来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本周,运输市场延续平稳态势,市场运价小幅波动。随着上海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状态,上海港运输需求持续好转,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维持高位。

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基本同步,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维持高位,市场运价小幅下跌。

北美航线,美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不佳,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高位徘徊,累计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长期排名全球第一。近期,多项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后继乏力,但通胀水平却处于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经济面临陷入滞胀的复杂局面。本周,运输需求总体稳定,供求关系基本平衡,市场运价小幅回落。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运输市场货量总体上升,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较上周微涨,出口成分指数与上周基本持平,进口成分指数上涨。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波幅均较微小,运价与上期基本持平,出口成分指数基本持平。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北方地区运价有不同程度下跌,东南地区运价上升,进口成分指数小幅上涨。

本周,大宗散货运输市场继续呈弱势盘整行情,不过随着 月上海全面复工复产,市场情绪得到较大提振,船东信心再起。本周,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行情先抑后扬,低位盘整。月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036.82 点,较上周下跌 3.5%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随着气温升高,电厂日耗增加。目前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升至 160万吨以上,但仍同比偏低 35 万吨左右。加上近期水电出力情况依旧较好,挤压火电需求。下游八省电厂库存也持续偏高运行于 3000 万吨以上,终端用户实际用煤需求依旧偏弱。煤炭价格方面,主产地销售情况良好,部分地区因煤管票短缺供应收紧。随着限价保供政策持续推进,煤矿长协兑现量增加,市场煤资源持续紧缺,产地煤矿基本保持产销平衡,政策调控引导下,煤价稳中微涨。运价走势方面,本周,在下游电厂低日耗高库存的大背景下,电厂长协补库节奏不变,叠加临近端午小长假,非电终端需求尚未释放,市场煤采购谨慎,成交冷清,运价跌至低位。月 日,随着上海全面复工复产,市场信心提振,加上后市还有“迎峰度夏”的预期,船东开始小幅挺价试探市场情绪,运价出现小幅回调。

本周,海岬型船市场受长航线货盘缩减以及远程矿航线空放运力增加影响,运价、租金快速下挫,但受燃油价格上涨支撑,运价企稳反弹。巴拿马型船与超灵便型船市场受煤炭运输需求低迷影响,租金持续下行。整体而言,三大船型市场行情均有转弱态势,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下跌幅度较大。6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2405.93点,较上周四下跌13.8%

海岬型船市场先跌后稳。太平洋市场,本周初虽有矿商在市场询盘,但受巴西长航线货盘缩减以及远程矿航线空放运力逐渐增加影响,市场连续降温,运价、租金快速下挫。周中国际燃油价格再创新高,新加坡低硫油突破1100美元/吨。在高油价支撑下,叠加太平洋市场矿石货盘明显增多,运价出现较大反弹。61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TCT日租金为22937美元,较上周四下跌23.9%;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12.997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4.4%。远程矿航线本周初货盘偏少,运价出现较大跌幅。周中受国际燃油价格大幅上涨支撑,运价止跌企稳。61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32.164美元/吨,较上周四下11.3%

自今年年初以来,油价一路飙升,将油价推至历史新高。尽管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需求不确定性和对潜在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但看涨油市的催化剂越来越多。因欧盟同意削减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本周初国际油价创3月上旬以来新高,周三美国总统拜登表示,美国目前仍无法大幅降低汽油价格,考虑允许俄罗斯原油以低价对外出售。OPEC+将在周四(62)召开会议,尽管该组织坚持认为石油市场是平衡的,将保持去年达成的小幅增产协议。但仍有报道表示,一旦俄罗斯产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沙特阿拉伯将增加石油供应。这极大的缓解了原油市场对供给紧张的担忧,令油价松动。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创新高后回落,周三报113.98美元/桶,较526日下跌2.84%。全球原油运输市场VLCC型油轮运价低位上涨,苏伊士型油轮运价止涨转跌,阿芙拉型油轮运价小幅下跌。

VLCC市场运价小幅反弹。6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788.96点,较526日上涨3.1%。周三,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43.84,较526日上涨4.7%CT15日平均为WS43.17,较上周平均上涨4.6%TCE平均-1.6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45.68,上涨1.3%,平均为WS45.62TCE平均-1.2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内容包括: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稳投资促消费等政策、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保基本民生政策六个方面 33 项措施。在《一揽子政策措施》中,部署了包括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对民航业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政策等涉及交通运输行业在内的一系列举措,进一步稳投资促消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国务院明确,对沿江沿海沿边及港口航道等综合立体交通网工程,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优化审批程序,抓紧推动上马实施,确保应开尽开、能开尽开。国务院还将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等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加大对水利、水运、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上海出台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 交通运输业迎“大礼包”

  日前,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方案》中提出的阶段性缓缴“五险一金”和税款、发放援企稳岗补贴等政策,有助于交通运输业复工复产、恢复发展。《方案》提出,对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餐饮、零售、旅游等 5 个特困行业,从 4 月起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并对交通运输、餐饮、零售、旅游、文体娱乐、住宿、会展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困难行业,发放援企稳岗补贴。为切实帮助外贸企业纾困,《方案》鼓励港口企业减免特定时期内的货物堆存费,鼓励航运公司减免特定时期内的滞箱费,倡导港航相关企业减免外贸进出口相关物流操作费用。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方案》表示,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支持铁路大通道、轨道交通网络、航空枢纽、港口、能源、内河航道、水利、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加快开工建设,推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落地,在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国家移民管理局实行国际货运船舶到港“零等待”验放通关

  从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该局近日部署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实施一批服务便利涉外企业生产经营的新举措,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提供政策、措施、环境服务支持。在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方面,主要措施包括为船舶制造、维修企业新造或完成维修的国际航行船舶出港试航、交付使用直接办理出境手续,允许国际航运企业集装箱班轮在国内港口间航行遇紧急情况时临时改港,为国际运输企业高频次出入境员工执行任务时一次办结入境出境边防检查手续,为境内企业派出员工赴境外参与重要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办理护照证件和出入境便利,简化企事业单位外籍员工在国内调配使用的居留手续等。在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方面,主要措施包括实行国际货运船舶到港“零等待”、离港“零延时”验放通关,对跨境运输医疗防疫和农业、能源、民生保障等重点物资的车辆实行优先查验、快速通关,对经停货运枢纽机场、不出口岸限定区域的货运机组简化边检查验手续等。

             国内首单外资班轮船公司沿海捎带业务正式落地

  5 月 31 日,随着 27 个从加拿大温哥华进口至中国的集装箱在上海洋山港冠东集装箱码头被装上“美若马士基”轮,运往最终目的地天津港,马士基沿海捎带运输业务试点正式启动,这也是国内首单外资班轮船公司“沿海捎带”业务正式落地。去年 11 月,《国务院关于同意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批复》发布,在临港新片区内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利用其全资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开展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与上海港洋山港区之间,以上海港洋山港区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另悉,上港集团 5 月 30 日发布公告,将沿海捎带业务视同国际中转,给予码头服务上的优先支持,确保中转效率;对于试点期间的沿海捎带业务,在国际中转标准费率基础上给予七折优惠,并纳入班轮公司的增量优惠范围。

                  宁波舟山港单月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

  据生产快报数据显示,5 月份,宁波舟山港单月集装箱吞吐量继上月首次突破“300 万箱”大关后,再创历史新高,完成超 330 万 TEU,同比增长超 16%。5 月份,宁波港集装箱航线增至 299 条,再创历史新高;宁波舟山港新开 2 条船公司专列,预计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 13.5 万 TEU,同比增长 33.8%。另悉,宁波市交通运输局和宁波市财政局联合发出《关于继续执行水路运输业扩量提质实施办法的通知》,为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有效纾解企业经营困难,宁波对航运企业落户、航运企业新增船舶运力、航运企业扩大运输生产,以及航运企业拓展国际海运业务,给予奖金支持。

                    船员健康检查新国标61日起正式实施

  近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对外发布通告,于 6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强制性国家标准《船员健康检查要求》(GB 30035-2021)。《船员健康检查要求》(GB 30035-2021)是《船员健康检查要求》(GB 30035-2013)自 2014 年 7 月 1 日实施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降低了裸眼视力的要求;降低了轮机部值班船员及无线电操作人员、服务及其他船员矫正视力的要求;取消了同一职务男女身高不同的要求;降低了部分岗位船员身高限制;并对血压、听力、职业限制和禁忌证等内容进行了适当的优化和调整。

           “中联南沙”轮在广州南沙交付 将投入中国-泰国航线

  5 月 29 日,“中联南沙”轮的命名交付仪式在中船黄埔文冲船厂广州南沙龙穴厂区举行。该船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交船后将投入中国-泰国航线运营,目前每周安排 1 班。随着运力升级,将提供更稳定的舱位供给,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贸易与运输需求。“中联南沙”轮总长 172 米,型宽 27.5 米,型深 14.6 米,载重 24000 吨,是中联航运股份有限公司与中船黄埔文冲合作新造船订单中交付的首艘新船。该船挂港次序为广州南沙港、深圳蛇口港、泰国林查班港、泰国曼谷港、泰国林查班港、广州南沙港,航程共 14 天。同时,该船型也满足中联航运在亚洲近洋航线其他大部分港口的需求,有助于船队的灵活调遣和最大化舱位利用。

                    长荣海运、ONE加紧船队扩张

  长荣海运持续更新扩张船队,未来 5 年将有 57 艘在建新船待交付,新增运力约 55 万 TEU。根据长荣海运的交付计划,今年将有 9 艘新船交付运营,新增运力约 10.8 万 TEU;2023 年预计将交付 6 艘,新增运力约 8.7 万 TEU;2024 年将有 22 艘新船交付,新增运力约 23 万 TEU;2025 年将有 14 艘新船交付,新增运力约 8.8 万 TEU;2026 年有 6 艘交付,新增运力约 3.7 万 TEU。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的船队扩张计划也迈出第一步,ONE 首次作为船东斥资 16 亿美元订造 10 艘新巴拿马型集装箱船。5 月 31 日,ONE 宣布与由今治造船和日本造船联合(JMU)合资的日本船厂(NihonShipyard)以及韩国现代重工签署了建造合同,分别订造 5 艘 13700TEU 集装箱船,新船预计将在 2025 年交付。虽未公布造价,但业界预测,每艘新船造价约为 1.6 亿美元,10 艘订单总价值高达 16 亿美元。

             国铁集团:5月份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3.4亿吨

  据国家铁路集团消息,5 月份,国家铁路货运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累计发送货物 3.4 亿吨,同比增加2110 万吨,增长 6.6%,单月货物发送量再创历史新高。5 月份,国家铁路日均装车 18.26 万车,同比增长 7.4%。其中,国家铁路集装箱日均装车 45954 车,同比增长 25.9%,单日装车最高达到 48271 车。5 月份,国家铁路发送粮食、化肥 502 万吨,同比增长 28.2%;发送电煤 1.1 亿吨,同比增长 7%,全国 363 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平均达 33.4 天,保持较高水平。5 月份,中欧班列开行 1357 列、发送 12.95 万 TEU,日均环比分别增长 12%、13.3%;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 7.8 万 TEU,同比增长 20.5%;中老铁路发送跨境货物 13.82 万吨,环比增长 4.3%;主要港口铁水联运量 107 万标箱,同比增长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