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11210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12月10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3238.35点,较上期上涨 1.2%。其中,欧洲航线报收5161.89点,上涨0.8%;地中海航线报收
5844.85点,上涨0.3%;美东航线报收2489.21点,下跌1.0%;美西航线报收2438.17点,上涨 4.2%;日本航线报收1100.35点,上涨1.0%。
沿海散货:12月10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519.10点,较上期下跌6.4%。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DWT)煤炭运价79.4元/吨,
下跌15.0%;秦皇岛至上海(4~5万DWT)煤炭运价58.6元/吨,下跌20.6%。
远东干散货:12月9日,远东干散货综合指数报收2046.7点,较上期上涨9.6%,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9.413美元/吨,上涨1.0%;西澳大
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4.476美元/吨,上涨9.2%。
进口原油:12月9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634.37点,较上期下跌3.7%。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38.67,下跌
4.1%;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40.00,下跌3.2%。
国际市场:12月9日,BDI为3343点,较上期上涨7.3%;BDTI为777点,上涨 6.9%。
全球多地出现奥密克戎新冠毒株,疫情防控形势骤然严峻。本周,集装箱运输市场基本面保持稳定,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仍处于高位,市场
运行情况总体稳中向好。12月10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4810.98点。
欧洲航线,欧洲是较早发现奥密克戎新冠毒株的地区,当地新冠疫情反弹较为严重,市场对各类物资运输需求继续保持高位。航线运力总体变化不大,
港口随着当地疫情管控措施的加强,拥堵状况持续。本周,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基本处于满载水平,市场运价基本稳定。地中海航线,运输需求
总体稳定,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接近满载,即期市场订舱价格与上期基本持平。
北美航线,近期美国本土多地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每日新增新冠病例数再次突破十万,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市场对包括防疫物资在内的各类物资的运输
需求保持高位。疫情的加剧以及集疏运体系运转效能低下,美国港口拥堵状况依然严重,集装箱滞压和运输周转不畅。本周,上海港美西、美东航线的
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基本保持满载,航线运价保持较高水平。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台湾航线运输市场总体平稳,进出口市场运价涨多跌少,综合指数走强。大陆至台湾地区,各口岸市场运价均上涨,带动出口成分指
数上升。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北方口岸市场运价上涨,但东南口岸市场运价下跌,进口成分指数微涨。
本周,受政策和天气等因素影响,大宗散货价格下跌,下游囤货热情降温,观望情绪再起,市场成交冷清,运价波动下行。12月10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
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519.10点,较上周下跌6.4%。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本周沿海各地气温回升,能耗双控政策叠加环保限产,加之冬奥会临近,民用电和工业用电增速均不及预期。同时,11月我国进口
煤炭3505.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 200.33%。内外贸供应同步增长,缓解了电厂库存压力。煤炭价格方面,全国煤炭交易会于12月3日召开,会议要求供
需双方在12月15日之前完成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铁路部门于12月24日前完成产运需三方合同的签订,优先保障电煤运输。且要求发电供热企业除进口煤
以外的用煤100%签订长协合同,保障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发展。运价走势方面,随着煤炭供需形势好转,下游拉运开始回归自己的节奏。本周受煤炭交易
会影响,电厂拉运仍以长协为主,除部分下游消费企业需一次性补库导致快船需求增加外,市场货盘整体偏少。此外,受高运价吸引,内外贸兼营船回流,
叠加天气好转港口释放市场运力,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货少船多,运价大幅下跌。
本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三大船型继续走强。海岬型船本周货盘较多而即期运力相对有限,运价上涨明显。巴拿马型船与超灵便型船受即期煤炭货盘带
动,运价继续快速上行。在市场行情整体走强的带动下,远东干散货综合指数创最近一月来新高,收复2000点。12月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
货指数(FDI)综合指数为2046.70点,运价指数为1568.94点,租金指数为2763.33点,较上周四分别上涨 9.6%、4.3%和14.6%。
海岬型船市场大幅上涨。太平洋市场,上周末市场相对安静,仅有少量询盘,运价总体保持平稳。本周初,由于央行全面降准提振地产行业信心,铁矿石
期货现货价格强势运行。三大发货人均在市场询船,市场货盘较多而即期运力相对有限,运价涨势显著。临近周末,随着远期合约价格以及铁矿石期货价格
下跌,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运价涨幅趋缓,渐有回落之势。12月9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TCT日租金为42656美元,较上周四上涨17.9%;澳大利亚
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14.476美元/吨,较上周四上涨9.2%。远程矿航线表现不如太平洋市场,船货双方较为僵持,运价整体小幅上涨。巴西图巴朗至青岛
航线运价为 29.413美元/吨,较上周四上涨1.0%。
航运动态
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十四五”立法规划
近日,交通运输部编制印发了《交通运输“十四五”立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立法工作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交通
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提供法治支撑和保障。 此次印发的《规划》是部首次研究编制的五年立法规划,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交通运输重点领域重大
立法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法两条例”(公路法(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农村公路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颁布实施;一批服务交通运
输高质量发展、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回应人民群众期待、细化落实上位法规定的部门规章印发实施;交通运输立法质量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法规体系在更
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得到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对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推动、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加强。
五省市签署合作协议 共推长江上游航运高质量发展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五省市12月9日签署《关于共同推进长江上游地区航运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长江航运绿色发展样板区、长江航运协同发展先行区。 根据协议,五省市明确了“5个省市港航机构”+“N个重点水运发展市(区、县)”+“N个重点港航
企业”的合作主体,将在航运数据共享平台、水上应急救援协作联动、乌江通航船闸联合调度、航运政策标准研究等方面开展重点合作,并建立起发展规划
协同、重点工作会商、政策标准研究、年度轮值牵头、互访学习交流、重要成果通报等6项工作机制。来自五省市的33家航运企业还达成19项省际合作项目,
涵盖航旅融合、多式联运、干支直达、新开集装箱航线、货物“散改集”、船舶建造和运输合作等方面。
海事服务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近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关于推进海事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意见》,提出深化跨区域协同合作,推进海事治理现代化建设,助推西部陆海新
通道建设,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港口的快速发展提供高质量海事服务。 根据《意见》,海事部门将坚持协同合作,构建连接渝川黔云桂和中
欧班列至出海港口的海事服务体系,加强陆海运输沿线环节信息系统互联、数据互通、查验结果共享。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海事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
创新,推动海事服务和监管智能化发展,全面构建“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高效服务体系。坚持绿色发展,实施严格的船舶污染防治措施,支持沿海、沿
江清洁能源配套设施建设,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航运绿色可持续发展。
甬舟两地正式开启拖轮一体化试点经营
12月8日,来自宁波港域的“甬港拖31”轮、“甬港拖32”轮与来自舟山港域的“舟港拖12”轮、“港兴拖229”轮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水域联合作业,
协助“地中海米娅”轮安全驶离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4号泊位。至此,宁波舟山港正式开启甬、舟两地拖轮一体化试点经营。 今年8月份,浙江省交通运输
厅发布了《宁波舟山港港口服务业一体化试点方案》,对港口拖轮、港口理货和保税船用燃料油跨港供应进行一体化试点。《试点方案》的落地使原本只能
在宁波或舟山港域从事拖带服务的拖轮,今后可在宁波舟山港全港域从事经营活动,彻底解决了宁波舟山港“一港两拖”政策许可问题。
日照港华能电煤储备转运基地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12月4日,日照市政府与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山东港口日照港签署《日照港华能电煤储备转运基地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合作框架协议,三
方将聚焦能源安全和创新引领,携手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和交易平台建设,由华能在日照港开发建设电煤储备转运基地,依托日照港的区位和规模优势以及瓦
日铁路的运输优势,开展进口煤转运业务和国产煤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业务,提高日照港煤炭集聚、运输、储备、交易、生产(转化)能力,推进日照国家
物流枢纽建设。
国资委央企中国物流集团成立
经国务院批准,12月6日,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新组建的中国物流集团,由原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物流
板块的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有限公司、华贸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包装有限责任公司4 家企业整合而成,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
监管的又一家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中国物流集团同步引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形成紧密战略协同。目前
中国物流集团股权结构为: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38.9%;3家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分别为10%、7.3%、4.9%。
巴拿马运河将对船舶绿色分级 收取温室气体排放费
近日,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负责人Ricaurte Vasquez Morales 在AAPA Latino会议上发表讲话,宣布了巴拿马运河绿色船舶分类系统相关信息,其中将包
括收取温室气体排放费。新公布的绿色船舶分类系统,对所有总长度(LOA)超过125英尺(38.1米)的船舶,根据其能源效率被分为不同的等级。能源效率
的分级有以下三个因素:新造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有效的操作措施,如使用船艏侧推器;使用零碳生物燃料或碳中性燃料。这些因素将使得船舶在通
过运河时减少20%-100%的温室气体排放。此项征收的费用将用于绿色航运方面的投资,帮助巴拿马运河实现碳中和。
新加坡大士港首批泊位即将投入使用
近日,新加坡宣布大士港首批两个泊位将于12月开始运营,以巩固新加坡远东海上航运枢纽的地位。大士港第一阶段填海工程已经完成,为今年年底前两
个泊位的投入使用铺平了道路。全面建成后,大士港一期将拥有21个深水泊位,每年可处理2000万TEU。 据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称,大士港第
二阶段的填海工程正在按计划进行,而第三阶段的规划也已经开始。待第四个阶段完成后,大士港每年将能够处理6500万TEU,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这几乎是新加坡目前港口吞吐量3720万TEU的两倍。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再签3艘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建造合同
12月7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携手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上海中远海运液化天然
气投资有限公司和中远海运石油运输有限公司在北京与上海通过“云签约”方式,正式签订了3艘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船建造合同。 该型船由沪
东中华自主开发设计建造,采用沪东中华第四代“长兴系列”大型LNG船设计。该型船总长295米、型宽45米、型深26.25米,航速19.5节。该型船还配有先进
的环保装置,不论是以燃气模式运行还是以燃油模式运行,均能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全球新船订单创 8 年新高
根据克拉克森12月7日最新数据,今年11月全球新船订单量共计132万CGT,1-11月全球新船累计成交量为4507万CGT,相比去年同期的1897万CGT增加了138%。
这也是自2013年同期新船成交量达到5363万CGT之后8年来的最高纪录。截至今年11月底,全球手持订单为9007万CGT,比10月底减少了50万CGT。
连云港海港牵手兰州陆港开启苏陇海陆联运
12月9日,江苏省、甘肃省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交流洽谈会在连云港召开。作为会议的重要成果,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管委会成功
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苏陇两地经贸合作再结硕果,正式开启共建“一带一路”陆海联运新篇章。 根据协议,连云港港、兰州陆港将建设甘肃进出口
商品中转中心,共建共用“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实施通关一体化和自贸区经验复制推广,共同成立无水港服务平台公司,建立长期有效的人才交流培训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