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419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186.53点,较412日上涨0.1%。其中,欧洲航线报收1720.21点,下跌0.3%;地中海航线报收2242.50点,下跌0.9%;美东航线报1037.94点,下跌2.4%;美西航线报收914.67点,下跌4.0%;日本航线报收722.84点,下跌2.1%

沿海散货:419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87.93点,较412日上涨2.6%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DWT)煤炭运价37.2/吨,较412日上涨7.8%;秦皇岛至上海45DWT)煤炭运价23.0/吨,上涨18.6%

远东干散货:418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779.27点,较411日上涨26.5%;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6.944美元/吨,上6.6%;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1.779美元/吨,上涨16.6%

进口原油:418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1171.56点,较411日下跌1.4%。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60.23,下跌2.9%;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吨级船运价(CT2)报WS62.92,上涨0.6%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平稳,主要远洋航线运价小幅波动,综合指数小幅上升。月 19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1769.54 点,较上期上涨 0.7%

欧洲航线,运价自 月中旬以来走势较为平稳,市场货量较为稳定,供需关系保持良好,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本周,多数航商运价保持不变,只有个别略有调整。地中海航线,市场情况与欧洲航线基本相似,即期市场订舱价格小幅上涨。

北美航线,正值年度签约季,运价走势总体平稳。本周,各航班舱位利用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部分班次满载。部分航商此前预宣的月中上涨计划并未实施,多数仍保持原订舱报价,少数航商小幅降价揽货,航线即期订舱价格小幅下跌。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台湾航线运输市场货量保持稳定,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小幅下跌。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均有下跌,出口成分指数下跌。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有不同程度下跌,进口成分指数下跌。

本周,工业生产复苏势头向好,运输需求持续释放,加之油价上涨增加船舶营运成本,沿海散货综合指数平稳上行。月 19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987.93 点,较上期上涨 2.6%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全国气温总体继续升温,下游电厂库存消耗缓慢,且随着南方降雨带的持续发展,汛期内水电出力进一步增强,火电负荷继续走弱,电厂补库需求一般,市场拉运需求多以化工煤为主。本周沿海八省日耗 172 万吨,库存 3352 万吨,存煤数约20 。煤炭价格方面,本周,大秦线集中检修影响持续,北方口煤炭到港成本高,量小幅波动下行,加之化工用煤需求略有释放,部分煤应偏紧易商货情升温支撑报价。但受下游电厂“低日耗、高库存”影响采购需求释放整体弱,交,北煤炭调出量同步下行,合计日均调出 120.3 万吨,口库存续下行走势,煤价涨势缓。运价走势方面,周内市场煤炭价格反弹,部分采购释放,带动订船积极性回升。同受恶劣天影响频繁封航,船舶周转滞缓,沿海运力阶段性加之油价上涨,船舶运营成本增加,沿海煤炭运价上行走势。

本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大船运输需求表现强势,运价、日租金纷纷上涨。海船两大洋市场,澳大利亚、巴西铁矿石货增多,运价持续上涨。巴船和超灵便型船市场国煤炭运输需求有所改善,日租金均升。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在大船支撑下上月 18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 1779.27 点,较上上涨 26.5%

岬型船两大洋市场运价续上涨。本周平洋市场澳大利亚主要矿商现身市场租,市场氛围较好,运价小幅上涨。周中,铁矿石货增多,加之国内北方和长江港口大影响船舶周,运价涨幅大。临近,货量有所少,市场氛围显僵持,运价涨幅收月 18 日,中国-日本/平洋往返航线TCT 日租金为 29122 美元,较上周上涨52.9%;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1.779 美元/吨,较上周上涨 16.6%。远程矿航线,上周本周,市场较为安静,运价缓慢上涨。下周,巴西铁矿石货增多,运价较好上涨。月 18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6.944 美元/吨,较上周上涨 6.6%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布数据显示至 月 12 周,美国除却战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增加 273.5 至 4.6 亿桶,增幅 0.6%,进口 646.1 /日,较前一周增加 2.7 /日,出口增加 201.8 /日至 472.6 /日。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量为 1982.0 /日,较年同期少 0.21%。美国原油库存第三累积,美国降预期弱化、美元指数持续反弹拖累油价。上周末伊朗用无人机袭击了色列,美国宣布其实施制裁但新制裁避开了伊朗的石油工业。全球经济预期,需求担忧剧抑制了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涨幅。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周报 89.57 美元/,较 月 11日下跌 0.86%。全原油运输市场 VLCC 运价小幅下跌。

VLCC 市场运价跌。月 18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1171.56 点,较 月 11 日下跌 1.4%。周,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60.23,较 月 11 日下跌 2.91%CT1 的 日平均为 WS62.49,较上期平均下跌 2.12%TCE 平均 3.4 万美元/;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62.92,上涨 0.61%,平均为 WS64.67TCE 平均 3.9 万美元/

航运动态

交通运输部印发《水上交通事故调查简易程序规定》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水上交通事故调查简易程序规定》,自 2024 年 月 日起施行。《简易程序》与一般程序相比,省略了成立事故调查组、编写事故调查报告、事故结案审批等环节,工作流程更加简便。同时,事故调查的期限由 90 日大幅压缩至 个工作日,为航运企业、船舶节省了大量时间。《简易程序》充分考虑了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于 2012 年印发的《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简易程序规定》的实施情况,重点优化了简易程序的工作流程。《简易程序》的启动条件由当事人书面申请改为海事管理机构依法主动实施,流程更加简便快捷,同时《简易程序》适当扩大了适用范围。

商务部就美对华发起 301 调查发表谈话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月 17 日表示,美国时间 月 17 日,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发起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 301 调查。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美方申请书中充斥大量不实指责,将正常贸易投资活动曲解为损害美国家安全和企业利益,将自身产业问题归咎于中国,既缺乏事实依据,也有悖经济常识。美多份研究报告显示,美造船业因过度保护在多年前就已失去竞争优势。美方为本国产业提供数以千亿计美元的歧视性补贴,却指责中方采取所谓“非市场做法”。事实上,中国产业的发展是企业技术创新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美方指责根本站不住脚。美国上届政府启动对华 301 调查并对华加征关税,已被世贸组织裁定违反世贸规则,受到众多世贸成员的反对。美方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发起新的 301 调查,是一错再错。我们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和多边规则,立即停止错误做法,回到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中来。中方将密切关注调查进展,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权益。

DNV:上海有望在五年内跻身全球领先海事城市前两名月 15 日,DNV 和梅农经济(Menon Economics在新加坡航运周开幕首日共同发布了新一期即 2024《世界领先海事之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上海位列新加坡、鹿特丹和伦敦之后,排名全球第四。报告预测上海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排名上升至全球前两名。梅农经济和 DNV 于 2012 年首次发布《世界领先海事之都》报告 (Leading Maritime Capitals Of TheWorld Report)。2024 LMC 报告通过航运中心、海事金融与法律、海事技术、港口与物流、吸引力与竞争力等五个支柱领域的近 70 个指标来评价世界海事城市。从 2024 《世界领先海事之都》报告五大支柱领域上看,上海在航运中心、海事技术和港口与物流三个领域表现出色,均排名全球前五,其中,上海凭借航运要素的高度集聚和枢纽能力的不断提升在航运中心和港口与物流两个支柱领域分别排名全球第四和第二,同时,上海积极推动航运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海事技术领域排名第四。尽管在海事金融与法律和吸引力与竞争力领域,上海没有跻身前五,但在相关领域的主观指标中,受邀行业领袖与高管一致认为上海未来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海事城市之一。

中国船员人民币最低基薪标准正式出台月 12 日,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与中国船东协会经过平等协商,正式制定出台中国船员人民币最低基薪标准。该标准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平均汇率制定,将与美元最低基薪标准共同写入《中国船员集体协议(类)》。签约船舶参照执行的最低基薪标准将多一种选择,即可以参照人民币基薪标准执行。当汇率发生重大波动,导致根据平均汇率测算的人民工资标准明显不利于船员时,中国船员集体协议工作委员会将启动应急工作机制,适时调整以保证其满足公约要求,最大限度保障海上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16 项新举措促洋浦海事营商环境再优化月 12 日,洋浦海事局出台《洋浦海事局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洋浦海事局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便民举措工作方案》,旨在发挥海事专业优势,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洋浦海事局此次推出的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共 16 项,涵盖交通民生通道、航运市场环境、海事政务服务、海事监管环境、海事保障体系、海事法治环境等 个方面,聚力解决辖区港航产业高速发展中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港航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聚焦政务服务改革探索,以压缩办结时限、精简办事流程、减少申请材料为主线,主要包含 项便民举措,涉及船舶登记业务、船员证书办理、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审批以及在海事“一网通办”系统办理等相关业务,旨在解决航运企业和群众在政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材料多、流程杂、时间长等问题,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贴心”的海事政务服务。

冀津港口携手共建世界级港口群月 15 日,河北港口集团与天津港集团在天津签署《携手共建世界级港口群一致行动书》,认真落实天津市、河北省关于港口协同发展工作部署,共同推动建设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经济高效、支撑有力的世界级港口群,为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港口力量。根据《携手共建世界级港口群一致行动书》,双方约定共下“一盘棋”,合力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坚持资源共享,构建协同高效港口物流生态圈;强化航线互开,全面发展航道上的京津冀;加强活动共办,增强区域港口群国际影响力;开展人员互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对标一流标准,推动智慧绿色零碳港口建设,进一步优化港口群功能布局,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上海临港新片区与智利签约推广航运贸易“数字化”应用场景当地时间 月 12 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智利瓦尔帕莱索港有限公司在瓦尔帕莱索市(Valparaiso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在大宗矿产资源、特色农产品贸易等领域合作,开发和实施数字航运解决方案,探索推广电子提单、电子信用证等航运贸易“数字化”应用场景。

深圳港集团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月 15 日,深圳港集团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资源共享、模式创新和生态互补等方式,探索推进多方位战略合作,实现跨界合作和联合创新,加快深圳港集团数字化建设进程,全面提高港口服务水平和发展质量。根据协议,双方将秉持“自愿平等、开放公平、协同创新、互利共赢”原则,充分发挥深圳港集团行业优势,结合腾讯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能力,聚焦企业数字化升级、智慧港口与物流发展、港产城一体化、大铲湾片区建设与产业布局等方向,共同探索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在港口、物流等领域的场景化应用,加强在组织协同、对外服务、信息安全等企业经营管理层面的转型升级,共建全域数字孪生平台和业务体系示范。

巴拿马运河增加过境船舶数量巴拿马运河管理局(ACP)再度发布一项通知,宣布增加预约通行的船舶数量和最大允许吃水深度,这进一步证明,由厄尔尼诺引发的严重干旱在中美洲已经结束。ACP 决定,将逐步允许每天最多 32 艘船只通过。从 月 16 日到 月 31 日,每天通过巴拿马型船闸的巴拿马型船数量将从 17 艘增加到 24 艘,而新巴拿马型船将是 艘(总数 31 艘)。从 月 日起,新巴拿马型船闸的每日过境次数从 次增加到 次(总计 32 次)。从 月 15 日开始,通过新巴拿马型船闸的船只的最大允许吃水将提高到 13.71 米(45 英尺)。目前,新巴拿马型船闸的最大允许吃水为 13.41 44 英尺)。这一调整确保了安全航行,同时考虑了加通湖的水位预测和其他操作要求。

美国进口增长强劲月,美国集装箱航运市场延续强劲势头。Descartes 月度报告显示,月,美国港口集装箱进口量较 2月增长了 0.4%,较 2023 年 月增长了 15%以上。今年的春节假期比 2023 年晚了近三周,这是同比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Descartes 报告称,月美国港口的集装箱进口量达 214.5 万 TEU,为 2019 年以来的第三高,低于 2021年和 2022 年疫情期间。月上半月进口增长更为强劲,较一年前高出 22%以上。过去几年,供应链更加分散,美国排名前 10 的港口的市场份额有所下滑,这一趋势在 月延续。美国 10 大港口处理的集装箱进口量环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至 84.2%。其中,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港和华盛顿州塔科马港环比涨幅最大,进口箱量分别增长 6.6%和 18.9%;洛杉矶港的进口箱量环比下降了 7.8%,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了 30000 多 TEU,但 月底和 月初洛杉矶港进口箱量仍实现了同比增长;纽约港和新泽西港的进口箱量分别增长了 4.5%和 4.9%;巴尔的摩港受桥梁坍塌影响,月进口箱量下降了 15.7%

世贸组织:2024 年全球货物贸易将增长 2.6%世界贸易组织 月 10 日发布报告预测,2024 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 2.6%。报告认为,能源价格高企和持续的通胀导致去年全球贸易量萎缩,预计今年全球贸易将逐步复苏。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2023 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 1.2%2025 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延续今年的复苏势头,预计增长 3.3%报告预测,今年非洲地区出口额将增长 5.3%,增速高于其他地区。此外,今年亚洲地区进口额将增长5.6%,非洲地区进口额将增长 4.4%,这有助于支撑 2024 年全球对贸易商品的需求。报告指出,尽管目前看红海危机对经济的影响相对有限,但汽车产品、化肥和零售等行业已经受到延误和运费上涨的影响。报告认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对贸易格局产生了轻微影响,但并未引发持续的去全球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