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329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208.42点,较322日下跌2.9%。其中,欧洲航线报收1781.21点,下跌4.0%;地中海航线报收2349.48点,下1.8%;美东航线报1120.53点,下跌2.0;美西航线报收958.83点,下跌4.3%;日本航线报收767.95点,上涨1.8%

沿海散货:329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61.36点,较322日上涨0.2%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DWT)煤炭运价33.8/吨,较322日上涨6.6%;秦皇岛至上海45DWT)煤炭运价18.7/吨,上涨3.9%

远东干散货:328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617.52点,较321日下跌16.4%;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5.529美元/吨,下14.0%;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9.594美元/吨,下跌20.2%

进口原油:328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1233.09点,较321日下跌13.6%。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WS63.77,下跌14.6%;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65.73,下跌12.3%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平稳,不同航线因供需基本面的差异,出现分化走势,综合指数平稳运行。随着中国外贸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中国出口集运市场有望继续平稳发展。月 29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1730.98 点,较上期小幅下跌 0.1%

欧洲航线,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月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为 96.3,好于前值及市场预期,多数行业的信心指数都保持上升,尤其是消费者信心指数更是升至 2022 年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显示欧洲经济继续保持复苏态势。虽然依旧面临紧张的地缘局势,但对亚欧航线的影响趋于平稳。本周,运输需求稳中向好,供求关系有所改善,市场运价在连续调整后出现反弹走势。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基本同步,市场运价小幅上涨。

北美航线,据标普全球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月 Markit 服务业 PMI 初值为 51.7,连续第二个月下滑,并创 个月新低,显示美国经济出现放缓的迹象,未来美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并不乐观。本周,市场货量依旧表现出增长乏力的态势,即期市场订舱价格延续调整行情。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台湾航线运输市场基本稳定,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微跌。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地区运价微跌,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与上期基本持平,出口成分指数微跌。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和北方地区运价有不同程度下跌,东南地区运价上涨,进口成分指数与上期基本持平。

本周,终端电厂补库需求集中放,加之北方风沙扬尘频繁,煤炭运力供好,带动运输市场稳,综合指数平稳运行。月 29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961.36 点,较上期上涨 0.2%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期虽有冷空扰动,但全国大分地区气温正常回升,居民用用电需求持续低机组开始检修煤需求正式入淡季,终端库存稳定在高水平。本周沿海八省耗 184 万吨,库存 3324 万吨,可用天约 18 煤炭价格方面,大秦线春季检修日期临,上市场情到港优质增多,加之清洁能源出力逐渐煤需求淡季特征越显,下终端北上采购意愿较低,煤炭价格小幅下跌。环渤各港调出 103.1 万吨,调出量幅较大,调进量对稳定,库存大幅升。运价走势方面,临,终端补库拉运货集中放,加之口煤岸成本延续高采购转贸市场,口市场活跃度较前期有所升,成交情有所好。同期,北方频繁封航,装船效率降低,限制运力周,船东意愿强烈,沿海煤炭运价底部回升。

本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大船运价继续下跌,其中海岬型受远程矿货盘支撑及 FFA 期合价格下跌影响,运价跌幅最大;巴船和超灵便型船市场煤炭货盘偏局面未有改善,市场可用运力增,日租金下跌。东干散货租金指数跌幅较上期有所大。月 28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1617.52 点,较上周下跌16.4%

岬型船两大市场运价单边下行跌势大。上市场货盘尚可,但巴西和西非等远程矿货盘偏少、FFA 期合价格下跌、太市场可用运力增多影响,市场跌情绪浓厚,澳大利亚至青岛航线运价较大幅度下行。临FFA 期合价格反弹,矿活节假期前加快出货步,同巴西河谷也市场船,市场情运价现升迹象。月 28 日,中国-日本/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21605 美元,较上周下跌 30.4%;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9.594 美元/吨,较上周下跌 20.2%程矿航线,本周程矿市场安静受 FFA 期合价格下跌影响,运价下跌。月 28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5.529 美元/吨,较上周下跌 14.0%

美国能源息署(EIA)布数据显示,322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业原油库存316.54.48亿桶,增幅0.71%,进口670.2/日,较前周增42.4/日。原油出口减少70.0/日至418.1/日。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量为2009.3/日,年同期增2.17%322日,EIA战略石油储备库存2023428周以来最高,EIA库存增幅录得2024119周以来最大,结束此前连续7周的下趋势。美国石油(API)布的数据显示,上周原油库存意外大增933.7,为118周以来最大周增幅,市场原本预期为减少100,对油价产生拖累。上周俄罗生恐怖袭击事件加之俄乌能源础设施持续遭到袭击,地缘政治动荡升级,了联通过的有关加沙停火协议带来的影响。南最大的Nghi Son将提15%-20%力,以保稳定的供俄罗称将年第二末将原油900/日,较950量下降约50/日。在欧美即将降息之际,市场对包括原油在的大宗商品格的前景展望积极,油价上涨。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先抑,周87.48美元/321日上涨2.63%

VLCC运输市场运价较大幅度下跌。32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1233.09点,较321日下跌13.6%。周,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63.77,较321日下跌14.6%CT15日平WS65.74,较上期平下跌16.1%价期租租金(TCE)平3.9万美元/;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65.73,下跌12.3%,平WS67.64TCE4.3万美元/

航运动态:

国常会:审议通过《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草案)月 22 日,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草案)》。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空间大、制造实力强等优势,积极发展邮轮经济等新增长点,及时优化完善配套制度和服务体系,有力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壮大,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支撑。

2024 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在 20 个城市集中开展海关总署日前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 14 个部门,协调部署在 13 个省份的 20个城市集中开展为期 个月的 2024 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在去年专项行动基础上,今年参与城市新增辽宁沈阳、山东济南、安徽合肥,扩容后共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石家庄、唐山、南京、无锡、杭州、广州、东莞、海口、沈阳、济南、合肥 20 个城市。今年专项行动改革举措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及可持续贸易领域,围绕提升进出口全链条货物通关效率、优化促进外贸新动能产业贸易便利、赋能提升口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协同规范和降低进出口环节税费等 方面推出 30 余项措施。相关举措主要有:压缩检疫审批许可时长,提升鲜活农食产品通关效率,简化研发用途设备和样本样品进出口手续,支持将有关服务贸易管理事项纳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优化跨境贸易金融服务,加大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及应对力度,持续推广落实境内运费扣减措施等。

水运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出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水运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专项重点支持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撑区域重大战略、带动国土资源开发、改善交通条件、补齐发展短板、增进人民福祉、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的有关水运项目。根据《管理办法》,专项支持范围原则上为列入《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相关部门制定的水运行业发展规划的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范围内的航道及配套设施、通航建筑物、航电枢纽项目;列入《布局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领域相关重要规划文件和《全国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布局规划》的重点港口范围内的进港航道、防波堤、锚地等公益性港航基础设施项目;长江船舶受电设施相关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中央预算内投资采用直接投资或投资补助的方式支持水运项目,均以直接安排到项目的方式下达投资计划。

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2035 年全面建成月 26 日,《南京市政府关于出台加快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召开。根据《实施意见》,至 2035 年,“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要素集聚、创新高效”的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将全面建成,届时,南京港货物吞吐量达到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630 万标箱,开辟近洋航线超过 20 条,培育 7家水路运输周转量超过 100 亿吨公里/年的龙头航运企业,全面形成干支联动的内河航道发展格局。目前,南京已基本建成龙潭、西坝、新生圩三大公铁水联运枢纽,深水航道通航条件不断改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凸显。航线网络覆盖长江流域“六省一市” 对接成渝上游城市群、武汉中游城市群,皖江城市带,辐射效应不断增强,航运产业集聚优势不断扩大。根据《实施意见》,接下来,南京将聚焦江海转运主枢纽港建设、航线网络完善、港产城融合发展、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构建、航运发展环境优化等六个方面,贡献“水运江苏”南京力量。

吉林、辽宁深化港口合作 推动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月 26 日,吉林省商务厅与辽宁港口集团公司,长春兴隆综保区、长春国际陆港发展公司与辽宁港口股份公司在长春分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在扩大开放上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根据协议内容,合作各方将充分发挥政策、区位、服务,资源等优势,在优化运输服务、加快内陆港建设、推动海关监管互认、创新模式、畅通公共信息资源等方面探索深层次合作路径。

豫皖携手共谋交通“一盘棋”月 21 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在郑州共同签署《关于加强交通运输领域合作的协议》。根据协议,两省将统筹推进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省际通道项目,打造一批优质运输服务品牌,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中部地区更高质量发展当好开路先锋。为落实好合作协议,两省政府将建立会商机制,由分管副省长担任召集人,定期对交通运输领域合作事项对接协商,统筹推动相关工作,合力推进两省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豫皖两省政府高度重视内河航运发展,正在加快谋划共建“中原出海新通道”。协议明确,两省将加快淮河皖豫段航道整治工程,提升淮河干流通道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沙颍河、涡河、洪河、沱浍河、汾泉河、惠济河等干支流航道建设,增强两省干线航道承载能力;加强港口建设协同,充分发挥江淮干线航运价值,全面构建豫皖两省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新格局。

洋山港完成首船绿色甲醇燃料货物接卸月 24 日,在洋山港海事局远程监控和现场保障下,装载着 500 吨绿色甲醇的“太阳小苍兰”轮靠泊洋山港申港石油码头开始卸货作业,这是上海港历史上首次接收绿色甲醇燃料货物,进一步提升了上海港船舶燃料供应的多元化和清洁化水平。根据洋山港海事局工作人员介绍,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甲醇被认为是未来较具潜力的脱碳燃料,在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框架下,绿色甲醇可减排约 63%-99%,能够实现船舶中长期减排目标。此次“太阳小苍兰”轮卸载的是生物质甲醇,属于绿色甲醇的一种,其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更低,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宁波将修订出台新一轮海铁联运扶持政策据 2024 年浙江宁波海铁联运工作会消息,今年宁波将修订出台新一轮海铁联运扶持政策,持续推动海铁联运发展提升质量、扩大增量、做大总量,推进甬金铁路双层高集装箱示范线路测试,力争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箱量 180 万标箱,重箱率目标在 50%以上。月至 月,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累计完成 27.75万标箱,同比增长 13.3%宁波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进港铁路北仑支线复线项目建设进度,先行完成穿山港站扩能改造;力争年内基本建成义乌苏溪集装箱办理站,上半年开工建设梅山铁路专用线;全力构建铁路、场站和海关信息化系统,实现场站作业、箱区管理、口岸业务等相关业务智能化,构筑海铁联运智慧化综合型枢纽场站,打造西向集装箱海铁联运集散中心。

今年两个月中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 95.4%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月 28 日公布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4 年 1-2 月,全国造船完工量 826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95.4%;新承接船舶订单量 1520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64.4%。截至 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 14919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31.3%数据显示,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2024 年 1-2 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 56.5%69.5%和 56.1%今年 月至 月,中国船舶出口金额为 67.9 亿美元。其中出口船舶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的比重为 92.5%90.7%和 91.8%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 50.2%66.6%和 55%。中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 14 年居世界第一。

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公布 2023 年年报日前,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 International)公布 2023 年年报,年报显示,成本压力上升促使 PSA去年净利下跌 6.3%至约 15 亿新元(约 79.29 亿人民币),集团营收也因市场条件严峻和贸易需求疲软而减少 11.2%至 70 亿 9500 万新元(约 375.05 亿人民币)。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指出,整体净利下跌,部分原因是成本通胀和融资成本更高。在这一年,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的融资成本大增 41.8%去年,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共处理 9480 万 TEU,比前年增加 4.3%,刷新纪录。去年,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在新加坡的集装箱码头,共处理了 3880 万 TEU,比前年多出 4.8%。集团在新加坡以外的集装箱码头,去年共处理了 5600 万 TEU,也比前年增加 3.9%

苏伊士运河 65 天无 LNG 船通过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公布的最新数据,已经长达 65 天没有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通过苏伊士运河。自 月 16 日最后 艘 LNG 船驶过埃及这条重要水道以来,红海地区安全形势的持续恶化导致大量 LNG 船被迫改道绕行非洲好望角。在各类主要航运板块里,LNG 船成为了近几个月来唯一完全避开苏伊士运河的船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24 年前两个月,苏伊士运河的整体贸易量同比大幅下降了 50%,而与此同时,绕行好望角的贸易量却激增了约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