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40322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3月22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244.83点,较3月15日下跌2.6%。其中,欧洲航线报收1856.30点,下跌1.6%;地中海航线报收2392.77点,下跌3.1%;美东航线报收1143.24点,下跌2.0;美西航线报收1001.68点,下跌3.8%;日本航线报收754.20点,上涨2.0%。
沿海散货:3月22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58.97点,较3月15日下跌1.0%。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DWT)煤炭运价31.7元/吨,较3月15日下跌11.7%;秦皇岛至上海(4~5万DWT)煤炭运价18.0元/吨,下跌1.1%。
远东干散货:3月21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934.27点,较3月14日下跌4.4%;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9.693美元/吨,下跌5.7%;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2.025美元/吨,下跌3.5%。
进口原油:3月21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1427.58点,较3月14日上涨4.7%。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74.71,上涨5.7%;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74.93,上涨3.4%。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平稳,多数远洋航线运价延续回落走势,但跌幅明显收窄,综合指数小幅下跌。3 月 22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1732.57 点,较上期下跌 2.3%。
欧洲航线,随着航商增加班次等措施的实行,航线受前期地缘局势影响已经逐步消退,欧洲航运市场价格继续回落,但伴随市场货量的逐步企稳,供需关系总体保持平衡。本周,多数航商保持运价不变,个别小幅降价揽货,即期市场订舱价格小幅下跌。地中海航线,市场情况与欧洲航线基本相似,即期市场订舱价格小幅回落。
北美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走势自今年 2 月初后持续下行,市场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动力。本周,各航班舱位利用率在 90%到 95%不等,部分班次满载。航商为提高装载率,仍以降价揽货为主,航线即期订舱价格继续下跌。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运输市场货量总体上升,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小幅下跌。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和东南地区运价下跌,北方地区运价小幅上升,出口成分指数微跌。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和东南地区运价有不同程度下跌,北方地区运价上涨,进口成分指数小幅下跌。
本周,受大宗商品进口量上升影响合指数小幅下跌。3 月 22 日,958.97 点,较上期下跌 1.0%。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当前非电开工率不及预期多,电厂负荷率持续下降,后续部分电厂将陆续迷。本周沿海八省日耗186万吨春半日暖,电煤消耗逐渐进入淡季模式外购煤价大幅下调,市场悲观情绪升温计日均调出 129.1 万吨,港口库存继续向下消耗弱背景下,下游市场采购需求疲弱乏货源支撑,整体价格波动向下内航线受运输成本支撑,持续低位震荡。受大宗商品进口量上升影响,港口库存持续积累,沿海内贸市场情绪转淡,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一方面,随着全国气温逐渐回升,居民取暖用电需求支撑减弱当前非电开工率不及预期,工业电需求难有大规模回升。加上清洁能源出力增后续部分电厂将陆续开始春季检修进程,终端补库意愿持续低万吨,库存 3278 万吨,存煤可用天数约18电煤消耗逐渐进入淡季模式,且非电需求不及预期,整体需求较差市场悲观情绪升温,终端采购仅维持常态化长协拉运港口库存继续向下消耗。运价走势方面,在电煤需求呈季节性走下游市场采购需求疲弱,煤价加速下跌,市场观望情绪较重整体价格波动向下。华南航线由于前期涨价幅度较大,跌幅持续低位震荡,沿海煤炭运价小幅下行。
本周,虽然部分航线运价下滑,但三大船型租金水平总体较好。海岬型船太平洋市场运价先涨后跌;巴拿马型船市场煤炭货盘支撑较弱,但在粮食航线运力阶段性紧张的支撑下总体表现不错;超灵便型船市场延续小幅回调走势。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继续小幅回调,不过仍明显高于去年同期。3 月 21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1934.27 点,较上周四下跌 4.4%。
海岬型船两大洋市场走势不一,太平洋市场先扬后抑,远程矿航线运价先稳后跌。太平洋市场,上周末澳大利亚台风对市场影响不大。本周上半周,澳大利亚货盘正常释放,FFA远期合约价格上涨,市场氛围较好,且国内北方港口因恶劣天气影响,船舶周转放缓,市场看涨情绪浓厚,太平洋市场运价上涨。下半周,虽然澳大利亚货盘不减,但随着FFA远期合约价格下跌,远程矿航线货盘减少,太平洋市场运价回调。3 月 21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31048 美元,较上周四下跌9.6%;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12.025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3.5%。远程矿航线,上半周,远程矿航线运价相对平稳。下半周,巴西、西非即期矿石货盘有所减少,运价回落。3 月 21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9.693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5.7%。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减少195.2万桶至4.45亿桶,降幅0.44%,进口627.8万桶/日,较前一周增加78.8万桶/日。原油出口增加173.4万桶/日至488.1万桶/日。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为2009.2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增加2.24%。EIA预计美国主要页岩油盆地4月产量将攀升逾 9,000 桶/日至 977万桶/日,将创2023年12月993 万桶/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伊拉克表示,未来几个月将减少原油出口13万桶/日至330万桶/日,以抵消1月以来出口超过欧佩克配额的部分。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炼油厂的袭击至后者原油加工量下降,俄罗斯增加原油出口,3月西部港口的石油出口将增加近26万桶/日。3月21日,美国提交的关于加沙地带停火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决议将允许释放以色列人质,换回数百名巴勒斯坦人,该消息引发市场疑虑,油价承压。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先涨后跌,周四报85.57美元/桶,较3月14日上涨0.13%。
VLCC运输市场运价冲高回落。3月2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1427.58点,较3月14日上涨4.7%。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74.71,较3月14日上涨5.71%,CT1的5日平均为WS78.32,较上期平均上涨12.02%,等价期租租金(TCE)平均5.3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74.93,上涨3.37%,平均为WS77.58,TCE平均5.6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创新海事服务 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3 月 20 日,从交通运输部在上海召开的“创新海事服务 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部海事局按照部党组决策部署,推出 10 项便民利企的海事创新服务,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支持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海事创新服务推出 3 个方面 10 项具体的利企便民举措:一是推进长三角区域水上交通运输更加便捷、畅通。实施一次性船位报告,实现船舶“一次报告、全域通行”;实施一体化锚泊管理,实现长三角区域内锚泊申请统一入口,统筹锚泊资源使用;实施重点船舶“直进直靠、直离直出”一体化交通组织,实现“一次申请、一程进出”;实施船舶检验通检互认,缩短船舶待检时间,降低船舶营运成本。二是推进长三角区域水上交通运输更加安全、绿色。实施一体化船舶安全等级标识,推行“绿码”船舶“无事不扰”;设立船舶能效管理中心,实施船舶能效管理“一站式”服务;提供江海融合“一张图”服务,实现江海图无缝衔接。三是推进长三角区域海事政务服务更加便民高效。实施海事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跨域办、无感办”,推进企业群众办事成本最小化;统一长三角海事政务服务客服,打造全天候不间断“接诉即办”总客服;推行航运公司符合证明“极简办”,提高航运公司符合证明的发证效率。同时,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和海事通 App 已正式上线启用。海事通 App 将面向海事管理机构服务对象,首批上线“政务服务、港航服务、信息查询、安全服务、绿色服务、船员服务、航行服务”等 7 类服务内容,用户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
江苏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打造“水运江苏” 迈向“水运强省”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充分发挥江苏海江河湖联动的特色优势,进一步推动水运联网、补网、强链,加快建设畅通高效的内河航道网、协同一体的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北翼、经济开放的水运物流网,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实现由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高质量转变。根据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包括打造畅通高效的内河航道网、打造协同一体的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北翼、打造经济开放的水运物流网、提升运输船舶现代化水平、提升水运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水运智慧化发展水平、推动水运绿色低碳转型等。行动计划明确,到 2026 年,江苏省基本形成“联网畅通、通江达海、优质高效、保障有力”的“两纵五横”高等级航道网,形成长江干线横穿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的“十字形”二级以上航道主轴,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北翼功能更加完善,特色化多式联运和水运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水运智慧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上海海事局船舶能效管理中心正式启用3 月 20 日,为推进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现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交通运输部在上海设立的统一负责中国籍船舶碳排放管理机构——上海海事局船舶能效管理中心正式启用。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将确保我国船舶能效管理工作有序推进,推动航运业绿色低碳智慧转型升级,也将进一步提升上海航运服务业能级,助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活动当日首次向业界发布《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碳强度管理履约实施指南》和《船舶能效管理整改行动计划工作指南》。指南将为我国航运公司和船舶全面履行国际公约要求,有效实施国际海事组织温室气体减排各项措施,提高船舶能效水平提供切实指导和服务,助力我国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天津港 20 万吨级北航道正式开通日前,天津海事局发布航行通告公布天津港北航道通航参数,这标志着天津港 20 万吨级北航道正式开通,天津港集装箱船舶实载率将得到有效提升,北港池内 16 个 20 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吞吐能力将得到充分释放,天津港总体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天津港北航道是天津港区域集装箱船舶进出的主要通道之一,搭建起新港航道与北疆、东疆各集装箱码头公司间水上的通路。
我国重点水域省际客运航线全面应用电子船票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截至目前,我国渤海湾、琼州海峡、三峡库区等国内重点水域省际客运航线,在区域联网售票基础上,已全面落实电子船票应用,实现了船票无纸化、电子化。电子船票制度下,网络购票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二维码,旅客可凭二维码或身份证验票过闸,全程最快只需两秒钟。电子船票的全面应用,在便利群众出行的基础上,省际水路客运航线电子船票的全面应用,也提高了港航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为水路客运行业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
长三角铁路签订首单物流总包协议3 月 19 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 2024 年度物流总包协议。这是长三角铁路首单物流总包协议。协议明确,上海局集团将以“物流总包+提供全程物流服务方案”的形式承接中新钢铁年内约 1000 万吨货物的物流运输服务。签订物流总包项目,可以让铁路参与到生产制造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促成生产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分类运输,能进一步理顺企业采购、运输、装卸、生产、仓储、销售等各环节的堵点。此次签约,将“公转铁”项目合作从单一的铁矿石运输,拓展到菱镁矿、煤炭、外销钢材产品等。
胡塞武装称扩大袭击“关联以色列”船只范围也门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 3 月 14 日晚发表讲话说,胡塞武装对“关联以色列”船只的打击范围已扩大到印度洋南部海域。胡塞在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发表讲话,胡塞武装正试图阻止与以色列关联的船只从印度洋南部绕行非洲南部的好望角。
红海危机持续,全球两大船舶加油中心表现抢眼由于红海危机持续,全球两大船舶加油中心 2 月船用燃料销售量继续同比大增。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4 年 2 月,新加坡船用燃料销售量达到 448万吨,同比增长 18.1%。富查伊拉最新数据显示,2 月份船用燃料销售量连续第二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增幅为 10.7%,达到 633436 立方米(约 62.7 万吨)。新加坡和富查伊拉船用燃料销售量的同比增长显示出红海危机持续下全球船加油需求增加,大量船舶在经过新加坡和富查伊拉等主要船舶加油中心时改变航向并加注更多燃油。根据克拉克森发布的最新红海扰乱追踪,3 月 11-17 日,抵达亚丁湾的吨位较 2023 年 12 月上半月的水平下降 68%,并与 2 月平均水平一致。该机构预测,红海中断将导致全球航运需求增加约 3%,其中集装箱需求增加 11%、汽车运输船需求增加 7%、石油产品和天然气运输需求增加 4%。
加州洛杉矶港、长滩港 2 月集装箱吞吐量大涨由于美国进口激增,加州两大港口洛杉矶港与长滩港 2 月份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大涨。洛杉矶港 2 月份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78.14 万 TEU,同比暴涨 60%,并连续七个月实现同比增长。洛杉矶港 2 月份的进口重箱量达到 40.87 万 TEU,同比增长 64%,历史同期中仅次于 2022 年和 2021 年 2 月;出口重箱量达到 13.28 万 TEU,同比增长 61%;空箱吞吐量 23.99 万 TEU,同比增长 54%。2024 年前两个月,洛杉矶港共处理了 163.71 万 TEU,同比增长 35%。长滩港 2 月份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67.47 万 TEU,同比增长 24.7%,该港表示吞吐量增长的原因是通胀降温,消费者信心回升,以及港口夺回市场份额的努力见效。长滩港 2 月进口重箱 32.99 万 TEU,同比增长 29.4%;出口重箱 8.75 万 TEU,同比下降 21.1%;空箱吞吐量 25.74 万 TEU,同比增长 44.8%。2024 年前两个月,长滩港共处理了 134.87 万 TEU,同比增长了 20.7%。全美零售联会(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预计,今年上半年美国主要集装箱港口的入境货运量将增长 7.8%,达到 1150 万 TEU,因为供应链已经适应了胡塞武装对红海商船的持续袭击。
THE 联盟宣布恢复两条跨太平洋航线在暂停两条跨太航线近半年后,THE 联盟近日决定,恢复两条跨太平洋航线。今年 4 月 15 日,THE 联盟将恢复去年 11 月因淡季而取消的亚洲-美国东海岸 EC4/SUEZ1 航线,新挂靠港序为:高雄、厦门、盐田、盖梅、新加坡、诺福克、萨凡纳、查尔斯顿、纽约、新加坡、高雄。新航线将部署 13 艘运力为 13000-14000TEU 的集装箱船,首航将由 14080TEU 的“YM Warmth”轮执行。今年 4 月 19 日,THE 联盟将恢复去年 10 月取消的美西航线 PN3,航线新增挂靠香港和海防,新挂靠港序为:香港、海防、盐田、上海、釜山、温哥华、塔科马、釜山、高雄。新 PN3 航线将部署 8 艘船舶,由 HMM 和阳明海运运营,首航由运力 13788TEU 的“HMM Aquamarine”轮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