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40315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3月15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278.28点,较3月8日下跌2.6%。其中,欧洲航线报收1886.68点,下跌6.3%;地中海航线报收2470.10点,下跌1.6%;美东航线报收1166.70点,下跌2.8%;美西航线报收1041.39点,下跌1.3%;日本航线报收739.21点,下跌2.9%。
沿海散货:3月15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69.08点,较3月8日上涨1.1%。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DWT)煤炭运价35.9元/吨,较3月8日上涨9.1%;秦皇岛至上海(4~5万DWT)煤炭运价18.2元/吨,与上期持平。
远东干散货:3月14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2024.35点,较3月7日下跌4.9%;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31.486美元/吨,上涨7.6%;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2.462美元/吨,下跌6.6%。
进口原油:3月14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1363.57点,较3月7日下跌1.1%。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70.67,下跌1.8%;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72.48,下跌0.1%。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延续较为疲软的表现,运输需求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动力,供求平衡情况不理想,远洋航线市场运价继续下行,拖累综合指数下跌。随着各项稳外贸措施持续推进,中国外贸有望在新的一年中延续稳中向好态势,这将对中国出口集运市场起到长期的支撑作用。3 月 15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1772.92点,较上期下跌6.0%。
欧洲航线,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 月欧元区工业产出环比下跌 3.2%,为 2023年 3 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显示出欧洲地区制造业在进入 2024 年以来继续低迷的表现,这将拖累未来的经济复苏势头。此外,亚欧航线已经基本适应了地缘紧张局势的影响,供求平衡情况在近期成为影响运价走势的主要因素。本周,运输需求增长乏力,供需基本面继续承压,即期订舱价格延续下行走势。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保持同步,市场运价继续下跌。
北美航线,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 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 27.5 万人,低于前值。其中,2 月失业率升至 3.9%,创 2022年 1 月以来新高,显示出未来美国经济前景不容乐观。本周,运输需求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动力,市场运价继续调整行情。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运输市场货量小幅下滑,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微跌。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地区运价下跌,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小幅上升,出口成分指数小幅下跌。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和东南地区运价有不同程度上涨,北方地区运价下跌,进口成分指数小幅上涨。
本周,粮食运输放量,下游卸港拥堵显现,同时内外贸兼营船外放持续增多,沿海运输市场运力整体有所收紧,综合指数小幅上涨。3 月 15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969.08 点,较上期上涨 1.1%。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受阴雨及弱冷空气影响,南方气温回升较慢,且非电企业开工增加,用电需求支撑尚可,电厂日耗维持高位震荡。但随着用煤淡季临近,部分电厂将对所辖机组进行检修,加之在长协煤及进口煤补充下,库存仍维持高位,市场煤需求持续疲软,仅部分存煤偏少的电厂需求略有释放。本周沿海八省日耗 198 万吨,库存 3334 万吨,存煤可用天数约 17 天。煤炭价格方面,一方面,随着取暖季临近尾声,煤市淡季效应逐渐显现,下游需求疲软,压价采购的同时,贸易出货意愿加强,煤价成交价格重心小幅下移。另一方面,受发运成本偏高、优质煤种供应有限、进口煤价格倒挂等因素影响,市场仍存在情绪及基本面支撑。本周,港口进出作业效率均有提升,调出量略高于调入,环渤海各港合计日均调出 129.2 万吨,港口库存小幅下探。运价走势方面,随着天气逐渐转暖,下游需求进入季节性下滑通道,加之高位库存影响,终端采购热情受抑,市场货盘释放偏少。不过,受外贸行情走强影响,兼营船外放增多,巴拿马船型运力供给收紧,华南航线运价持续上行,带动沿海煤炭运价小幅上涨。
本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高位回落。海岬型船两大洋市场表现不一,太平洋市场先扬后抑,大西洋市场波动上涨。巴拿马型船太平洋市场,国内煤价下跌,市场观望情绪加重,日租金高位波动;南美粮食市场进入出货旺季,运价较好上涨。超灵便型船市场即期煤炭货盘减少,运价高位下跌。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周初上涨至 3 月 11 日的 2280.31 点,在创 2022年 6 月 22 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后,高位回落。3月 14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 2024.35 点,较上周四下跌 4.9%。
海岬型船两大洋市场表现不一,太平洋市场先涨后跌,大西洋市场波动上涨。太平洋市场,上周末本周初,澳洲主要矿商现身市场寻租,同时 FFA 远期合约价格上涨,运价上涨至年内新高。随后,由于澳洲铁矿石出货量不及预期,市场情绪转弱,运价迎来下跌。3 月 14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34333美元,较上周四下跌7.7%;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2.462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6.6%。远程矿航线,上周末本周初,巴西、西非矿石货盘明显增加,可用运力偏紧,船东挺价情绪较浓,运价持续上涨。随后,受 FFA 远期合约价格波动影响,运价经过小幅下跌后,再次上涨,并创年内新高。3 月 14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31.486 美元/吨,较上周四上涨 7.6%。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3 月 8 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减少 153.6 万桶至 4.47 亿桶,降幅 0.34%,进口 549.1 万桶/日,较前一周减少 173.1万桶/日。出口减少 149.0 万桶/日至 314.7 万桶/日。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为 1988.6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增加 0.95%。国际能源署(IEA)周四表示,由于油轮为避开红海而不得不增加航程,预估今年的石油需求增长量为 130 万桶/日,比上个月的预估增加 11 万桶/日;在供应方面,由于 OPEC+将持续自愿减产至 6 月底,下调了 2024 年平均石油供应量,供需紧张气氛助推油价。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小幅上涨,周四报 85.23 美元/桶,较 3 月 7 日上涨 2.37%。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 型油轮运价波动下行。
VLCC 市场运价先跌后稳。3 月 14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1363.57 点,较 3 月 7 日下跌 1.1%。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70.67,较 3 月 7 日下跌 1.80%,CT1 的 5 日平均为 WS69.92,较上期平均上涨 3.71%,TCE 平均 4.4 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72.48,下跌 0.07%,平均为 WS71.51,TCE 平均 4.8 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去年审结涉外海事案件 1.6 万件 同比增长 5.3%3 月 8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去年审结涉外海事案件 1.6 万件,同比增长 5.3%。报告指出,在服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人民法院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助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升涉外司法效能。去年审结涉外民商事案件 2.4 万件、海事案件 1.6 万件,同比分别增长 3.6%、5.3%,平均审理时间缩短近 10 天。某境外海域船舶碰撞案,多国享有管辖权,外国当事人选择我国法院管辖并协议适用中国法,经引入外轮所属希腊船东保赔协会共同调解后全额履行。深化司法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去年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司法合作国际论坛、中国—上合组织国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论坛等,与新加坡最高法院签署司法调解合作备忘录。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开放签署,成为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联合国国际海事公约。
粤港澳海关“三地一锁计划”正式启动据中国海关总署广东分署 3 月 12 日消息,粤港澳海关“三地一锁计划”于近日正式启动。首批货物于 8 日由香港国际机场 DHL 枢纽中心经港珠澳大桥,运往大桥澳门口岸侧新建的跨境货物转运站进行货物交收后,再驶往澳门清关点顺利办结报关清关手续。在粤港澳海关的共同努力下,目前粤港、粤澳海关“跨境一锁”已覆盖深圳湾、皇岗、港珠澳大桥和横琴等 7 个过境口岸,直接联通大湾区 10 个城市。为进一步推进大湾区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粤港澳海关通过深度合作,实现“跨境一锁”港澳段跨境直接联通,顺利将现行的粤港、粤澳海关“跨境一锁”合作项目升级为“三地一锁计划”。三地海关不断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对粤港、粤澳、港澳间货物运输监管共用一把锁开展实时监控,实现企业“一锁”便利通行粤港澳三地。
珠海港口岸整合并扩大开放获批同意据珠海发布微信公众号 3 月 14 日消息,珠海大力推进、多方协调珠海港口岸整合并扩大开放报批工作,于近期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此次珠海港口岸整合并扩大开放主要涵盖五个方面:一是将现有的珠海港口岸、万山港口岸、九洲港口岸、湾仔口岸、斗门港口岸 5 个国家一类港口口岸整合并定名为珠海港口岸,相应改设高栏、斗门、洪湾、九洲、万山、唐家 6 个港区;二是扩大开放的范围包括高栏港区的黄茅海、鸡啼门 2 个作业区,洪湾港区的洪湾、十字门、横琴湾 3 个作业区,以及唐家港区;三是对此前已对外开放但未明确水域范围的口岸开放水域范围予以明确,包括原九洲港口岸、湾仔口岸、斗门港口岸和万山港口岸的大万山岛、外伶仃岛 2 个作业区;四是对原开放水域范围标注不规范的原珠海港口岸和原万山港口岸桂山岛第一、第二作业区用现行统一规范坐标系进行重新标注;五是对原二类口岸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将原二类口岸斗门港货运码头、洪湾国码、西域码头分别纳入斗门港区、洪湾港区扩大开放范围,对长期未运作的原二类口岸启动退出机制。
洋山港首次完成甲醇燃料加注船燃料补给测试3 月 13 日,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远”轮在洋山港申港石油码头顺利完成甲醇燃料补给测试,这也是洋山港首次完成该补给测试。甲醇是一种有毒的有机化合物,闪点低,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造成损害,在装卸作业期间需密切关注管系连接处的密封情况,防止气体泄漏引起人体中毒及火灾爆炸。此次“海港致远”轮顺利靠泊完成燃料补给测试,标志着洋山港已具备甲醇燃料补给能力,在港内即可实现甲醇燃料补液,进一步降低了燃料加注公司的船运成本。
湖北省 2023 年港航投资居全国内河第三从近日召开的湖北省港航工作会获悉,2023 年湖北省港航投资稳中有升,完成 87.5 亿元,同比增长7.1%,占年度目标的 109.4%,位居全国内河第三位。建成航道项目 2 个、港口项目 15 个,新开工项目 12个,新增高等级航道里程 64 公里,新增港口通过能力 5200 万吨、旅客通过能力 550 万人次,全省港口通过能力突破 5 亿吨。2024 年,湖北省将坚持扩大有效投资,打造经济水运,完成港航固定资产投资 100 亿元,新增港口吞吐能力 3000 万吨,确保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 15%。同时,推进第一批 11 个旅游渡运码头建设,建成武汉港中华路码头改造提升项目、荆州港江陵经济开发区综合码头工程、武穴港黄家山散货码头工程,加快建设三峡枢纽江南成品油翻坝码头(坝上)工程、荆州港斗湖堤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工程等港航项目。
泉州市出台实施意见 推动航运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日前印发,为泉州首部惠及航运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惠企政策。《意见》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 2026 年 12 月 31 日。《意见》施行之后,将有效提升泉州市航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在政策期内,预计每年新增船舶运力 40 万载重吨,拉动船舶投资 12 亿元。《意见》鼓励新增优质运力,鼓励企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意见》支持设立船舶交易中心,支持开展船舶保税燃油业务,支持修造船产业与航运业融合发展,支持国有企业进军航运业,重点支持有条件的市属国有企业进军航运业,组建国有控股的集装箱物流企业,鼓励本土及在外的泉籍集装箱船东入股,整合公路、港口、工贸、物流仓储等资源,推动港、航、产、城融合发展。
前两个月中欧班列发送货物量增长 10%今年前两个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 2928 列,发送货物 31.7 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 9%、10%。截至 2024年 2 月底,中欧班列国内出发城市达 120 个,通达欧洲 25 个国家 219 个城市。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和效率,西(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中(二连)、东通道(满洲里、绥芬河、同江北)运量同比分别增长 9%、19%、4%。另悉,今年前两个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52 亿元,同比增长 9.5%。
新加坡计划扩建其裕廊岛码头(JIT)新加坡港务集团(PSA)日前宣布,计划扩建其裕廊岛码头(JIT),以建设更加可持续、高效和更具弹性的供应链。裕廊岛西北海滨的 JIT 提供每日两次驳船航行,将裕廊岛的货主与位于大士、巴西班让和布兰尼的 PSA 主枢纽连接起来。近年来,裕廊岛码头的驳船需求持续增长,据报道,2023 年 JIT 运量同比增长 13%,创下 14.9 万 TEU的新纪录。JIT 扩建后,其年处理能力将提高到 30 万 TEU,用以满足预测的需求。除此之外,PSA 还将创建新的危险品(DG)处理和货物中转设施,作为其物理和数字解决方案组合的补充,旨在协助货主更好地管理库存和供应链。JIT 扩建项目预计将于 2025 年完成,根据新加坡的绿色计划,此次扩建也将有助于裕廊岛至 2030 年转变为可持续能源和化学品园区。裕廊岛是新加坡的能源和化学工业中心,虽然集装箱原材料和成品可以通过卡车运输到裕廊岛,但驳船需要的劳动力较少,且不会造成道路拥堵,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减少约 30%。
苏伊士运河将对部分通行船只征收额外费用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当地时间 3 月 12 日宣布,决定从 5 月 1 日起,对拒绝或无法接受系泊服务的船只征收 5000 美元的额外费用。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还宣布了新的系泊和灯光服务收费标准,按照新规定每艘通行船只将收取总金额为3500 美元的固定系泊和灯光服务费用。若通行船只要求提供照明服务或灯光不符合航行规定,前项中灯光服务费率将增加 1000 美元,总计为 4500 美元,包括系泊和灯光服务。
巴拿马运河宣布增加每日通航量至 27 船次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当地时间 3 月 11 日宣布,在对加通湖目前和预计水平进行分析之后,将对每日船只通航量做出调整,从目前的 24 船次增加至 27 船次。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表示,新增的 3 个船次,其中 2个将于 3 月 18 日开放通航,另 1 个将于 25 日开始开放通航。
皇家加勒比率先发布 2025-2026 中国部署计划在国内邮轮行业持续复苏的大背景下,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于 3 月 12 日率先揭晓 2025-2026 年中国航线部署计划。2025-2026 年,皇家加勒比将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在中国三大母港——上海、天津和香港同时部署两艘 17 万吨级的国际巨轮 “海洋光谱号” 和 “海洋赞礼号”。此轮发布的航线一直覆盖至 2026 年 5 月 1 日期间,皇家加勒比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超过 130 条丰富多样的国际游轮度假行程,前往冲绳、福冈、长崎、鹿儿岛、熊本、大阪、神户、东京、舞鹤、新泻、函馆、佐世保、釜山、仁川、芽庄等亚洲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继续以多元化的航线组合和全新升级的 “双旗舰三母港” 部署计划引领中国游轮行业的加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