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30908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9月8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890.34点,较上期下跌0.3%。其中,欧洲航线报收1074.20点,下跌3.2%;地中海航线报收1495.42点,下跌2.2%;美东航线报收914.66点,下跌0.3%;美西航线报收784.04点,上涨2.2%;日本航线报收788.99点,上涨2.2%。
沿海散货:9月8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43.25点,较上期下跌0.7%。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 DWT)煤炭运价28.3元/吨,与上期持平;秦皇岛至上海(4~5万 DWT)煤炭运价16.4元/吨,下跌1.8%。
远东干散货:9月7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950.97点,较上期上涨4.7%,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8.847美元/吨,下跌0.4%;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7.929美元/吨,上涨4.5%。
进口原油:9月7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840.05点,较上期下跌10.9%。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36.58,下跌11.78%;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43.60,下跌9.95%。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基本稳定,运输需求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动力,多数航线运价下行,拖累综合指数下跌。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8 月份我国出口 2848.7 亿美元,同比下降 8.8%,降幅较 7 月份收窄。在外部需求疲软和全球供应链持续动荡的情况下,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一定的韧性。随着稳增长措施的不断出台,带动市场预期持续好转,预计未来有望延续改善态势。9 月 8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999.25 点,较上期下跌 3.3%。
欧洲航线,据研究机构 Markit 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 8 月 Markit 综合 PMI 终值下修至 46.7,低于先前公布的初值及市场预期,已经连续第三个月低于 50 荣枯分界线,这是自 2020 年 11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欧洲地区经济放缓的速度超过市场预期,低迷的经济也开始拖累贸易表现。据海关数据统计,按美元计价,8 月我国对欧盟出口同比下降 19.6%,对集运市场产生一定的下行压力。本周,运输需求增长乏力,供需基本面不佳,市场运价延续下行走势。
北美航线,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8 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为 18.7 万人,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失业率上升 0.3 个百分点至 3.8%,升至 2022 年 2 月以来的新高,显示美国就业市场出现放缓迹象。由于美国通胀下降缓慢,美联储被迫继续采取紧缩措施以遏制通胀,未来美国经济可能陷入滞胀的局面。本周,运输需求基本稳定,供需基本面基本平衡,市场未能延续前期上涨的势头,运价出现回落。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受天气因素影响,运输市场总体货量小幅下滑,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微跌。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地区运价小幅上涨,东南地区运价下跌,北方地区运价微涨,出口成分指数与上期基本持平。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地区运价小幅上涨、东南地区运价下跌,北方地区运价与上期基本持平,进口成分指数小幅下跌。
随着 9 月传统用煤淡季的到来,下游需求再次跌入低谷,市场采购热情不高,沿海散货运输价格跌至成本线,综合指数低位波动。9 月 8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943.25 点,较上期下跌 0.7%。
市场需求方面,受台风“海葵”残余涡旋环流影响,华南多地出现降雨天气,民用电煤消耗继续走弱,但在工业用电需求支撑下,沿海八省日耗运行于 204 万吨。在水电出力增加,煤炭消费水平快速回落态势下,沿海八省电厂库存上涨至3750.8 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为 18.4 天。煤炭价格方面,近期安全检查较多,部分煤矿停产检修情况增加,煤炭产量释放受限,加之周内大秦线个别区段出现机车故障,单日运量降幅较大,环渤海各港合计日均调进 107.3 万吨,环比下降 5.2 万吨,主产地煤价持续偏强运行。运价走势方面,天气逐渐转凉,叠加台风影响,降水增多,水电继续发力,电厂日耗走弱、库存高企。沿海煤炭运输市场价格虽有短时震荡波动,但在当前需求偏低的背景下,市场采购意愿较差,询货热度一般。叠加长协兑现率保持稳定,船东营运压力提升,运价已基本跌至成本线附近。
本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多数航线上涨,但涨势相对温和。海岬型船太平洋市场行情好于远程矿航线,两大洋运价持续分化;巴拿马型船市场南美粮食和煤炭货盘有所减少,美西粮食货盘增加,太平洋市场日租金涨势趋缓;超灵便型船东南亚市场货盘不多,日租金小幅波动。9 月 7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 950.97 点,较上周四上涨4.7%。
海岬型船市场有涨有跌,总体小幅波动。太平洋市场,台风影响船舶周转,且澳大利亚铁矿石租家均在市场询船,铁矿石货盘尚可,澳大利亚至青岛航线运价较上周稍有上涨。9月 7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10466 美元,较上周四上涨 3.5%;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7.929 美元/吨,较上周四上涨 4.5%。远程矿航线,由于前期空放运力较多,且巴西市场铁矿石货盘持续偏少,远程矿航线运价低位震荡。9 月 7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8.847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0.4%。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 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减少 630.7 万桶至 4.17 亿桶,降幅 1.49%。美国上周原油进口 677.0 万桶/日,较前一周增加 15.3 万桶/日,出口增加 40.4 万桶/日至 493.2 万桶/日,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为2111.5 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增加 4.89%。周二,沙特阿拉伯宣布将其每日 100 万桶的产量削减政策延长至 2023 年 12 月,俄罗斯也紧随其后宣布将其每日 30 万桶的出口削减政策延长至 12 月,持续的减产已将油价推升至 10 个月来的高位。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持续回暖,周四报 89.60 美元/桶,较 8 月 31 日上涨 3.15%。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 型油轮运价破位下跌。
VLCC 市场运价承压下行。9 月 7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840.05 点,较 8 月 31 日下跌 10.9%。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36.58,较 8 月 31 日下跌 11.78%,CT1 的 5 日平均为 WS37.02,较上期平均下跌 14.67%,TCE 平均 1.1 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43.60,下跌 9.95%,平均为 WS45.22,TCE 平均 2.1 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在京签约9 月 5 日,《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签约仪式在京举行。34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来京参加签约仪式,包括中国、瑞士、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利比里亚、洪都拉斯等在内的 15 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公约的首批签约方。该公约此后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供各国签署。《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是一项重要的多边公约,2007 年中国海商法协会在国际海事组织最初提出动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研究起草,经联合国大会于 2022 年 12 月审议通过。《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旨在解决船舶司法出售跨境承认问题,确保船舶司法出售中买受人的所有权在其他缔约国得到承认,增强了相关权利的稳定性,《公约》对“司法出售的清洁物权效力”“司法出售后船舶的注销或登记”“司法出售后不得扣船”等制定统一规则,其基本规则是在某一缔约国进行的司法出售,如果其具有授予购买人清洁物权的效力,则在所有其他缔约国都将具有同样的效力。
长三角四地签署商务发展合作协议 深化区域市场一体化9 月 5 日,在商务部指导下,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商务主管部门在北京共同签署《深化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商务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三省一市商务主管部门将重点在推进市场规则制度共通、商业基础设施共联、商贸流通体系共享、农产品产销协作共赢、供应链区域合作共促、市场消费环境共建等 6 个方面深化务实合作,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可以共享发展红利,更能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开辟道路、创造条件、积累经验。
大连出台 18 条举措振兴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9 月 1 日,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大连市促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若干政策》,旨在促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实现新一轮振兴和发展,提升港口联通性,提升要素集聚能力,培育产业发展生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取得突破性建设发展成果。《若干政策》总计 18 条,选择大连航运和物流发展最急需、紧迫的领域进行实质性的政策支持,其中包括新增远洋海运航线、南北内贸航线及外贸内支线、集装箱水水中转,航运企业落户、扩大运力规模、扩大运输生产,航运服务企业落户发展、港航物流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对航空运输业延续支持,研发建造绿色能源船舶,发展海铁联运、中欧班列,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和鼓励大型电商仓储项目落户,发展航运保险,航运和物流企业上市培育,以及建立航运发展基金、强化合作等。
深圳出台法规强化海域污染防治近日,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海域污染防治条例》,并将于明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条例》聚焦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域污染防治,坚持问题导向,在陆源污染防治、涉海工程污染防治、船舶污染防治以及海域污染应急处置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条例》对船舶污染物的接收、排放、监管等环节作出规定,进一步提升海域污染综合治理效能。明确港口、修造船厂等应当按照规定配备污染监控设备和污染物接收设施,在海上从事渔业生产活动的经营者应当为海上浮动设施配备密封性垃圾存储容器。对于在港区内停泊三十日以上的船舶、港内作业船舶、内河船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将相关排污管道进行铅封。《条例》还要求政府应当制定港口岸电、船舶受电等设施建设和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鼓励港口对“绿色船舶”实施优先靠泊、优先通行、减免岸电服务费等措施,规定市政府可以对符合《条例》规定情形的“绿色船舶”给予政策扶持。
济宁-万州首条集装箱航线开通9 月 2 日,济宁—万州集装箱航线首航仪式在济宁春江港举行。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旗下中交润杨公司“港航润杨 6002”驳船满载 96 标箱、2000 吨小麦整装待发,开赴上海太仓港,经过 28 天左右的航程转至目的地万州新田港。该航线的开通,将打通济宁和重庆内河航运的新通道,对于鲁渝协作将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济宁共拥有 4 个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港;规划航道里程 1100 公里,占全省 80%,建成全省内河第一条二级航道,千吨级轮船、万吨级船队实现通江达海;集装箱航线通达全国 50 多个港口。济宁市港口今年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 3455.7 万吨、增长 22%,稳居全省内河港口首位,集装箱吞吐量9.1 万标箱、增长 290%。
广州迎来首条常态化直航南美东(巴西)航线9 月 4 日,中远海运特运旗下“天乐”(TIAN LE V.42)轮从广州港南沙一期集装箱码头顺利启航,标志着广州港首条常态化直航巴西的南美东航线正式开通,该航线也成为今年广州港新增的第 5 条金砖国家海运航线,填补了南沙港区南美航线的空白。“天乐”轮作为南美东航线的首航船,在南沙港区完成卸载纸浆的任务后,将满载中国制造的乘用车、工程机械、电器等高附加值货物直航到南美巴西,依次挂靠维多利亚港、桑托斯港,再前往墨西哥拉萨罗卡德纳斯港。该航线未来计划投入至少 8 艘多用途船,以“双周班”的模式稳定运营,提供往返中国和南美的进出口双向直航服务。
新版《青岛港口章程》发布近期,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组织重新修编的《青岛港口章程》公开发布。新版《青岛港口章程》对青岛港地理位置、港口设施、港口管理部门、港口建设、港口经营、船舶进出港口、港口服务、港口安全与环境保护、港口应急事件处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共十章四十九条。其中,根据港口现状,更新了港口设施信息;新增岸电设施信息;完善了港口铁路、公路、管道集疏运通道;更新了青岛港口企业名录、青岛市主要船舶修造企业名录。根据《青岛港口章程》,青岛港主要由老港区、黄岛港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海西湾港区、鳌山湾港区六个港区及小型港点组成,全港规划形成“一湾两翼辖六区”的总体发展格局,现有生产性泊位123 个。
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为东方海外建造第三艘 24188TEU 集装箱船命名9 月 6 日,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为东方海外建造的第三艘 24188TEU 集装箱船“东方泽布吕赫(OOCL Zeebrugge)”号正式命名。该船将于 9 月 15 日开始海上试航,10 月上旬交付。“东方泽布吕赫”号将服务于亚欧 LL3 环回线,靠港次序为:上海、厦门、南沙、香港、盐田、盖梅、新加坡、比雷埃夫斯、汉堡、鹿特丹、泽布吕赫、瓦伦西亚、比雷埃夫斯、阿布扎比、巴生港、上海。
中国制造的 27.1 万立方米超大型 LNG 运输船获四大国际船级社 AIP 证书9 月 5 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 27.1 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设计,同时获得美国船级社(ABS)、英国劳氏船级社(LR)、挪威船级社(DNV)和法国船级社(BV)国际四大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开发设计的最大型 LNG 运输船,意味着中国 LNG 船研发设计建造从大型一举跨入超大型领域,也标志着中国高端船舶研发设计能力向着世界领先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韩国采取措施 限制来自日本相关区域的压载水据报道,韩国当局已采取预防措施,禁止福岛核电站废水中的放射性压载水进入韩国水域。自 2023年 8 月 24 日起,在日本东海岸青森县、岩手县、福岛县、宫城县、茨城县、千叶县港口吸收压载水进入韩国港口的船舶受法规约束。
BIMCO:预计 2023 年全球干散货运量增长 1.5%-2.5%国际航运协会 BIMCO 在 2023 年第三季度展望中认为,由于全球经济整体疲软,集装箱运量预测在2023 年将下滑 0.5%或增长 0.5%,2024 年将增长 3%至 4%。由于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需求增加,以及美洲的石油产量增加,预计油轮市场的未来几年发展势头较好。另外,预计 2023 年全球干散货运量将增长1.5%至 2.5%,2024 年将增长 1%至 2%,分别较基本情形低 0.5 个百分点和 1 个百分点。
马士基将斥资 5 亿美元在埃及扩建码头近日,埃及总统 Abdel Fattah El Sisi 签署东塞得港(East Port Said Port)2 号集装箱码头特许权合约,将其授予苏伊士运河集装箱码头(Suez Canal Container Terminal,SCCT),该码头由马士基集团旗下码头品牌 APM Terminals 拥有与营运。苏伊士运河经济区(Suez Canal Economic Zone,SCZONE)董事会于 2022年 9 月批准 2 号码头项目,并于 11 月签署合约,合约价值约 5 亿美元。这项合约包括按照建设―经营―转让(BOT)原则对 2 号集装箱码头进行融资、设计、开发、管理、营运、维护与重新交付。据世界银行报告,东塞得港处理着埃及将近 80%的集装箱过境贸易量,2022 年集装箱装卸效率在全球排名第十。SCZONE 董事长 Waleid Gamal El 强调,2 号集装箱码头项目占地 51.1 万平方米,泊位长 955米。SCCT 现有码头营运泊位长 2400 米,堆场面积 120 万平方米,是东塞得港的主要营运主体,年吞吐量400 万 TEU,此次扩建将新增 200 万 TEU 吞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