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周报20230901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9月1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892.98 点,较上期下跌0.2%。其中,欧洲航线报收1109.82 点,下跌0.1%;地中海航线报收1529.10 点,下跌1.1%;美东航线报收917.47 点,上涨1.4%;美西航线报收766.87 点,下跌1.3%;日本航线报收771.98 点,下跌1.4%。
沿海散货:9月1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49.56 点,较上期上涨0.7%。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 DWT)煤炭运价28.3元/吨,下跌2.7%;秦皇岛至上海(4~5万 DWT)煤炭运价16.7元/吨,下跌2.9%。
远东干散货:8月31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908.28 点,较上期上涨1.3%,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18.924美元/吨,下跌4.9%;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7.590美元/吨,上涨0.7%。
进口原油:8月31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943.16 点,较上期下跌6.7%。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41.46,下跌6.35%;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48.42,下跌7.10%。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平稳,运输需求保持稳定,不同航线因各自的供需基本面不同,走势出现分化,综合指数小幅上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综合 PMI 为 51.3,环比上升 0.2,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其中,制造业 PMI 连续三个月上行,制造业景气水平进一步改善。随着近期出台的多项经济支持措施,未来中国经济有望延续稳步复苏的局面。9 月 1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1033.67 点,较上期上涨 2.0%。
欧洲航线,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 8 月经济景气指数为 93.3,低于前值和市场预期,也是连续第四个月下降,服务业、工业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分项指标均不同程度的下跌。此外,自第三季度开始,欧元区多项经济指标都表现低迷,该地区未来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本周,运输需求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动力,供求平衡情况不理想,市场运价延续下跌走势。
北美航线,据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的显示,截至 8 月 26 日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为 22.8万人,环比减少 4000 人,好于市场预期,显示美国就业市场依旧较为稳固,有利于当地居民的消费以及运输需求继续维持较高水平。本周,运输需求延续良好表现,供需基本面稳固,市场运价小幅上涨。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运输市场货量小幅下滑,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小幅下跌。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地区运价微跌,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微涨,出口成分指数微跌。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东南地区运价小幅下跌,北方地区运价与上期基本持平,进口成分指数小幅下跌。
本周,多股台风陆续发展并逐步靠近我国沿海,商品拉运需求有所释放,综合指数小幅波动。9 月 1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949.56 点,较上期上涨 0.7%。
市场需求方面,本周,沿海多地气温下降,电厂负荷率不同程度减少,加之水电充足,电煤需求走弱,沿海八省日耗运行于191 万吨。在长协煤积极兑现和进口煤有效补充下,沿海八省电厂库存上涨至 3726 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上升至 19.5 天。煤炭价格方面,产地安监形势严峻叠加月底部分煤矿停产检修,整体供应收紧,环渤海各港合计日均调进 112.5万吨,环比下降 0.7 万吨,主产地煤价整体稳中偏强运行。运价走势方面,随着港口煤炭现货供应趋紧,市场情绪有所提振,下游释放一定拉运需求,北方港口日均调出量 130.9万吨,环比上涨4.8 万吨。但由于贸易商挺价情绪增强,而下游压价心态较高,市场较为僵持,实际成交增量有限。台风“苏拉”靠近我国,沿海船期受影响较大,但船舶集中抵北,船多货少格局下,沿海煤炭运输价格继续低位波动。
本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呈震荡行情。海岬型船分航线运价走势出现分化,太平洋航线运价总体平稳,巴西远程矿航线需求走弱,运价下行;巴拿马型船市场印尼煤炭货盘增多,叠加台风影响船舶周转,日租金较好上涨;超灵便型船东南亚市场虽受煤炭货盘增多以及台风天气等利好支撑,但运力供给充足,租金小幅波动。8 月 31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 908.28 点,较上周四上涨 1.3%。
海岬型船市场分航线运价走势分化。太平洋市场,上周末,市场一度冷清,成交寥寥,且远程矿航线表现转弱,运力过剩加剧,运价下探。本周初,澳洲主要矿商发货量增多,运输需求稳中向好。加之台风影响下,不少船舶的船期延误,供需形势转好,运价触底反弹。周中开始,受远程矿航线低迷表现拖累,市场情绪转弱,运价呈震荡走势。8 月 31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10114 美元,较上周四下跌 4.9%;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7.590 美元/吨,较上周四微涨 0.7%。远程矿航线,本周 VALE 发货节奏继续放缓,询盘偏少,运输需求疲弱,市场氛围冷清,运价持续下行。8 月 31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18.924 美元/吨,较上周四下跌 4.9%。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25 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减少 1058.4 万桶至 4.23 亿桶,降幅 2.44%。美国上周原油进口 661.7 万桶/日,较前一周减少 31.6 万桶/日,出口增加 27.0 万桶/日至 452.8 万桶/日,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为2124.6 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增加 6.09%。俄罗斯副总理周三表示,俄罗斯可能将石油出口削减期限延长至 10 月份,石油供应或将持续吃紧。美联储主席表示可能需要进一步加息以对抗通胀,通胀预期略有恶化,疲软的经济数据和美元走强限制油价涨幅。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小幅回暖,周四报 86.86 美元/桶,较 8 月 24 日上涨 3.74%。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型油轮运价持续下滑。
VLCC 市场运价低位下跌。8 月 31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943.16 点,较 8 月 24 日下跌 6.7%。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41.46,较 8 月 24 日下跌 6.34%,CT1 的 5 日平均为 WS43.39,较上期平均下跌 4.40%,TCE 平均 1.9 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48.42,下跌 7.10%,平均为 WS50.73,TCE 平均 2.8 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布局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布局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的通知》,部署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布局建设工作。《通知》综合考虑城市资源禀赋、发展基础、比较优势、未来潜力,将 102 个城市纳入布局建设范围,覆盖全国 31 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流通支点城市将按综合型、复合型、功能型分类推进建设,城市人民政府发挥主体作用部署推进,努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增强辐射带动作用。《通知》明确,到 2025 年,流通支点城市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创新流通业态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作为流通设施集中载体、流通要素和流通产业组织中心、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聚集区域的功能作用得到巩固提升。到 2035 年,流通支点城市系统布局更加完善,相关城市率先实现流通现代化,联系生产消费、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多部门联合推进国际航线集装箱船舶和邮轮靠港使用岸电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办公室、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示范推进国际航线集装箱船舶和邮轮靠港使用岸电行动方案(2023—2025 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含东方海外)等 10 家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渤海邮轮等 7 家国际邮轮公司、上港集团等 14 家国际集装箱港口企业,辽港股份等 9 家邮轮港口企业自愿参与示范推进工作,到 2023 年底,具备使用条件的船舶和港口企业实现岸电常态化使用。根据《行动方案》,各企业制定三年实施方案,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细化年度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大资金保障和工作力度,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相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争取地方支持政策,完善岸电服务费价格政策,督促引航机构、港口企业对靠港使用岸电的国际集装箱船舶及邮轮提供优先引航、优先安排靠离泊服务,减免岸电服务费,鼓励港口企业对靠港使用岸电船舶给予靠泊费优惠。2025 年底前,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港口岸电运营商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
财政部、税务总局:延续实施远洋船员个人所得税政策8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延续实施远洋船员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根据公告,一个纳税年度内在船航行时间累计满 183 天的远洋船员,其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减按 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公告所称的远洋船员是指在海事管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的国际航行船舶船员和在渔业管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的远洋渔业船员。在船航行时间是指远洋船员在国际航行或作业船舶和远洋渔业船舶上的工作天数。一个纳税年度内的在船航行时间为一个纳税年度内在船航行时间的累计天数。远洋船员可选择在当年预扣预缴税款或者次年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享受上述优惠政策。海事管理部门、渔业管理部门同税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交换远洋船员身份认定、在船航行时间等有关涉税信息。公告执行至 2027 年12 月 31 日。
山东河南两省合作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8 月 31 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关于加强交通互联互通 服务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协议》。两省将坚持协同推进、陆海统筹、合作开放的原则,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充分发挥山东作为黄河流域唯一出海口省份和河南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全国铁路枢纽的引领作用,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为携手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提供强力支撑,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鲁豫实践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苏通共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8 月 28 日,苏州、南通签订共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两地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和跨江融合发展。根据协议,两市将以加快交通运输一体化、同城化为路径,全面深化合作,进一步加强综合交通规划对接,推进航运物流枢纽建设,聚焦过江通道、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加快实施一批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共同打造交通运输跨江融合发展新典范、现代化建设新标杆。
河南周口港至南京港集装箱航线开通8 月 25 日,周口中心港至南京港集装箱航线首航仪式在河南省周口中心港码头举行。首航货船将把40个装有化工原料的外贸集装箱出口到越南胡志明港。周口中心港至南京港集装箱航线航行时间约为 7天,南京直航至越南胡志明港约为 7 天,全程半个月之内即可抵达。近期周口航运事业发展迅速,周口港已被列入全国重点建设的 36 个内河主要港口,正加快建设以周口中心港为龙头的“1+9”港口体系。目前,周口港已开通了 12 条国内集装箱航线和 8 条国际集装箱航线。今年 1-7 月,周口港口货物吞吐量 2524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 64237 标箱,占河南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 85.5%,成为河南省第一内河大港。
我国完成首单散货船外锚地“船对船”液化天然气加注作业从中国石油获悉,8 月 24 日,中国石油在舟山市衢山临时锚地完成国内首单港口外锚地散货船“船对船”液化天然气(LNG)试点加注作业,这是国内首单港口外锚地散货船“船对船”LNG 加注作业,标志着中国沿海 LNG 加注网络建设迈上新台阶。本次加注时长约为 18 小时,共计加注 2200 吨 LNG,可以满足该航船往返中澳航线的燃料需求。与绕行至新加坡加注相比,本次加注为该航船节省了 2 天的航行时间,以及船租费用和燃料消耗。
大连造船承接 3 艘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新造项目8 月 31 日,中国船舶集团大连造船联合中船贸易成功承接中远海运能源及中石化冠德控股的 3 艘 17.5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新造项目。本次项目造船是中远海运能源、中石化冠德控股、大连造船三方首次携手。此项目的船东及买家为中远海能全资附属公司上海中远海运 LNG 与中石化冠德全资附属公司冠德国际的合资企业中国能源运输在香港成立的三家单船公司,分别是中能兴程液化天然气运输有限公司、中能兴越液化天然气运输有限公司及中能兴远液化天然气运输有限公司。这 3 艘新船预期分别于 2027 年 3 月 31日、2027 年 6 月 30 日和 2028 年 4 月 30 日交付,总合同价格约为 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0.81 亿元),相当于单船造价 2.33 亿美元。本项目船型由大连造船自主研发,船舶总长 299.7 米,型宽 46 米,型深 26.2米,设计吃水 11.5 米,设计服务航速为 19.5 节,货舱总舱容 17.5 万立方米。新船建造完成后,将出租给中石化使用,租期为自各船交船日起固定租期 19 年+选择租期 5 年。这 3艘新船将用于支持美国维吉 LNG 项目协议下的运力需求。
东方海外、ONE、太平船务与 SGTraDex 签署谅解备忘录日前,东方海外、海洋网联船务(ONE)、太平船务,与新加坡贸易数据交易所(SGTraDex)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签署各方将以促进供应链生态为目标,积极推动数据共享,并让其客户和合作伙伴了解数据交换的优势,鼓励数据流动,优化供应链。该合作是继今年 7 月新加坡贸易数据交易所与新加坡港务集团(PSA)等签署谅解备忘录后,再次扩大合作范围,与知名航运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新加坡贸易数据交易所表示,其将积极保障航运公司和供应链各方的利益,推动数据标准化。同时,航运企业可以有效利用新加坡贸易数据交易所的数据资源,简化数据流,优化运营。
2023 年上半年汉堡港集装箱吞吐量下跌德国汉堡港营销协会日前发布数据表示,今年上半年,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为 380 万标准箱,同比下降 11.7%。汉堡港营销协会表示,欧洲尤其是德国的紧张经济形势以及地缘政治条件继续对汉堡港的吞吐量产生影响。尽管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德国汉堡港在散货吞吐量方面仍取得了 7.7%的增长,达到1900 万吨;杂货吞吐量为 3920 万吨,同比下降 11.1%。海运货物吞吐量较去年同期下降 5.8%至 5820 万吨。2023 年上半年,中国以 110 万标准箱继续稳居汉堡港十大贸易伙伴榜首。来自美国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 7.4%达 31.3 万标准箱,位居第二。来自加拿大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了 6.7%,达到 95000 标准箱。中美洲的集装箱吞吐量也增长了 6.3%,达到 10.8 万标准箱。
迪拜环球港务投资 5.1 亿美元在印度新建集装箱港迪拜环球港务集团(DP World)近日宣布,将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坎德拉港新建一个集装箱码头,预计投资 5.1 亿美元。新码头预计于 2027 年初完工,设计年吞吐量达到 219 万 TEU。坎德拉港建于 60 年代,是距印度首都新德里最近的海港。目前,迪拜环球港务在印度运营着五个集装箱码头,在印度集装箱运输量中占 28%——其中两个在孟买,总吞吐能力约为 600 万 TEU/年。
